高交会开幕第二天,光明科学城迎来重大利好。11月14日,光明区人民政府与深圳湾实验室、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首批大科学装置组团启动以来,落地光明的第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将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形成交叉融合、紧密协作、相互支撑的创新链条,也标志着光明科学城进入了由硬件基础建设到软性学科建设的“双轨”时代。
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光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周荣生、深圳湾实验室主任詹启敏、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中科院先进院院长樊建平等出席当日签约仪式。
通讯员供图
首个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的研究机构
作为首个正式入驻光明科学城的研究机构,深圳湾实验室有何“小目标”和“大目标”呢?首先是落实实验室过渡场地和光明科学城永久场地建设,5年内实验室建设150个科研团队,人员规模达2000人,形成包括中外院士在内的各类领军人才梯级队伍,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建设,重点领域逐步产生国际领先成果。其次是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创新人才团队选聘、考核、评价体系,粤港澳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早日跻身国家实验室行列。
通讯员供图
年底光明区国高企业预计达1252家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鼓励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光明区于9月17日制定了《光明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围绕7个方面,推出22条措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升级。
一是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二是扶持科技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科技研发平台,分别给予最高300万、200万、100万元资助。三是扶持科技服务机构: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分别给予最高500万、300万、200万元资助。
在此之下,光明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迎来大幅增长。光明区科技创新局透露,预计今年年终全区国高企业预计达1252家,通过率和增长率名列全市前茅。
通讯员供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