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听力测试,靠谱么?

听力测试如何普及到千家万户,这是一个大难题。传统上,需要昂贵而专业的设备和特定的听力学人才,即便是全部以专业人士巡回方式测试听力,也很难大规模普及,从人力物力成本来说,都是很难做到的事。

络时代的到来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听力测试具有一定专业性,仅仅依靠传统软件的“触发式原理”并不能准确得出结果。直到移动互联 (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新技术公司开发出了用于大众筛查的自助式听力测试软件,让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测试自己的听力。

刚开始,这种模式饱受质疑,尤其是听力学专业人士,曾广泛认为这种“非传统”形式和“非专业”设备测试的结果准确性低。而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人工智能不断优化,这些“负面观念”已经大大改观,特别是很多人通过这些手机软件开始了解自己的听力下降,从而寻求助听器验配师帮助后,更多听力专业人士开始欢迎这种模式,因为它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以一种更廉价更普及的方式,了解自身听力概况。

这种模式早期受到了以销售为主的听力服务企业反对,因为这也让传统听力服务企业的客源受到截流,然而,更多人意识到听力健康的重要性,也给传统听力服务企业开发出了更大的市场。现在,更多听力服务企业也参与进来,实现了一个完整的服务链。

那么,手机测听软件是否靠谱呢?

手机自我听力测试应用在不同频率和耳机类型下的准确性评估

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基于手机的自我听力测试应用在阈值评估中的准确性,研究在不同频率和耳机类型下的筛选有效性。研究包括了22名成年人参与(10名听力正常;12名患有听力损失;总计44只耳朵)。他们经历了传统的听力测试和进行了6种手机自我听力测试(2种不同的应用软件和3种不同的耳机组合),研究人员对所测量的结果与传统的听力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阐释了不同的听力测试应用在频率和耳机类型上的准确性差异。研究发现,频率在1000, 2000, 4000和6000 Hz时,使用iPhone 标准耳塞耳机和手机测听软件时,与传统阈值结果相比是准确的(校正后p>0.002);并且在 500, 1000, 2000, 4000和6000 Hz时,筛选轻度或者更重听力损失(>25dB HL)时是有效的((81%-100%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另外,手机测听app在使用帖耳式耳机时,在2000, 4000和 8000 Hz下对阈值的评估和轻度或者更严重的听力损失(>25dB HL)的筛选也是有效的。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当使用合适的耳机时,自我听力测试app在听力阈值的评估上和轻度到更严重(>25dB HL)听力损失的筛选上是有效的。为了确保准确性,制造商应该特别指出特定app所用的耳机类型使用说明。

结论:从非诊断性(听力筛查)的角度来说,正确使用手机测听是靠谱,但要选对特定的测试耳机。(前提是靠谱的测听软件)

原始出处:

Barczik J, Serpanos YC. Accuracy of Smartphone Self-Hearing Test Applications Across Frequencies and Earphone Styles in Adults. Am J Audiol. 13 sep 2018.

湘潭惠耳书院路店(市一医院对面公交车站牌后)0731-5853376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0月20日
下一篇 2018年10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