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截图显示,Figma通过邮件通知大疆,由于大疆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因此,根据美国法律,Figma无法再给大疆提供访问软件的权限,Figma已经开始冻结大疆的账 ,大疆将无法通过Figma访问文件,但是Figma会在未来两周内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将文件回传给大疆,Figma不会删除大疆的文件,如果未来大疆从美国的制裁名单中被移除,大疆访问权限可能会被恢复。
这一信息不光引起人们对大疆等企业的担忧,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软件自主性及安全性的审视和讨论。
断供与替代
糖糖是一名UI设计师,也是Figma的忠实用户。她一开始知道Figma是因为行业前辈的推荐,对比使用过sketch、AdobeXD和Figma这三款全球最主流的设计工具后(这三款工具均为美国厂商提供的工具),她认为Figma是最好用的。但看到Figma断供大疆的消息后,3月14日她开始接触即时设计和MasterGo,尽管目前她还能正常访问Figma。
在设计圈里,像糖糖这样未雨绸缪的设计师不在少数,另一名设计师田田自认为是Figma的重度使用者,把Figma视为生活必需品,但她已经在接触MasterGo。
但天天同时认为,在 区生态方面,“Figma完爆国内的设计软件。”
但自去年底,小H开始迁移到MasterGo上,对比Figma,MasterGo对国内设计团队来说一个很明显的好处是提供私有化部署:“对于大公司来讲,大厂更愿意把设计资产拿在自己手里,将设计工具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这样更安全,不会受制于人。这也是很多公司到现在都没有选择在线协作的设计工具,还是选择本地存储的原因。”小H说。
小H回忆,从Figma迁移到MasterGo上,她也有过适应期,但上手很快,基本两三天后就可以正常工作产出。在小H看来,Figma不是必需的工具,在功能上,MasterGo与它的差异不大,两者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性能上,例如顺滑程度,又如MasterGo和即时设计都设置了 区,但是由于上线时间短,素材资源不够Figma丰富。但她能感受到MasterGo在越做越好。
审视软件自主性
最近几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已经发生多起美国软件断供中国企业、中国机构的情况。2020年6月,美国通过实体清单禁止中国部分企业和高校使用 MATLAB软件。MATLAB软件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访真、信 通信和图像处理的标准软件,已经是国际性科学与工程通用的开发软件,断供MATLAB,对中国一些企业的工业技术开发和高校人才培养均造成影响。
一名从事工业互联 的企业CEO曾在近期的演讲中说,他在学校时就用过MATLAB,在市面上很难找到MATLAB的替代品,对于高校师生来说,不能使用MATLAB还会影响发论文。
尽管在工业软件领域里,经营管理类软件已经是中国厂商的强项,但在历史上,依然出现有的中国企业一开始用国产的ERP软件,随着业务复杂后,转为用国外的SAP,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国产化”。而华为是中国企业中业务体量和复杂度均十分突出的企业,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可以完美承接华为业务的管理软件,确实有难度。
陶景文介绍,华为的ERP国产替代过程分三步走,一是维稳,二是解耦,三是换新。首先要确保国外厂商断供后,手上已有资源的使用不太受影响,然后是将过去多年嫁接到国外ERP系统上的业务逐一分拆下来,再转移到国产的软件、系统、平台上,2021年11月,华为已经走到换新阶段。
国外厂商的断供行为,使得一些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寻找国产替代方案。
工业软件困境
Figma的断供风波,也在 上引发新一轮的对工业软件发展前景的担忧。
2021年6月中国工业技术软件产业联盟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虽然目前业界对于工业软件的界定还未统一,存在多种定义,但对工业软件的判断可以把握两点,一是实际内容——软件中的技术/知识以工业内容为主;二是最终作用——软件直接为工业过程和产品增值。从这点两来看,Figma和Figma的国内竞品均算不上是真正的工业软件。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Figma的断供对于国内的设计师来说,较容易找到国产替代品,但在工业软件领域,“卡脖子”的情况相当严重。上述白皮书提到,中国在用的95%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70%的运维服务类工业软件依赖进口,虽然在生产制造类和经营管理类工业软件方面,国内厂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低于50%,但在这两类工业软件的高端市场,国内厂商还是不占优势。
上述白皮书亦指出,工业软件的研发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软件,工业软件的研发技术门槛高、硬件条件开销大、可靠性要求高、需要复合型人才。据估计,大型工业软件的研发周期一般需要3到5年,要被市场认可则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全球最大的CAE厂商ANSYS每年的研发投入在人民币20亿元左右。这些因素都导致工业软件的行业壁垒较高,而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外的工业软件就经历了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的阶段,当今头部工业软件,几乎每一家都有几十次的并购记录。
(文中设计师名字糖糖、田田、天天、小H,均为化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