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工信部发布1-10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整体来看,1-10月份,我国软件业务收入8421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
大东时代智库(TD)发现,以上软件业务收入中,涉及工业互联 的收入主要是工业软件产品、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其中,1-10月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为1861亿元,同比增长12.8%。1-10月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8234亿元,同比增长7.7%,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5.1%。
而对比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的对应数据,2021年整年,工业软件产品和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的收入的同比增长是24.8%、21.2%。这意味着,今年1-10月,工业软件产品和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的收入增速同比去年整年均几近腰斩。
虽然11月、12月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按照往年经验,软件业每年第四季度数据都会走低。因此,2022年工业软件产品和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方面收入增速同比腰斩或成定局。
出现以上情况的大背景是,单就同比增速而言,1-10月总的软件业收入增速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与1-10月10%的增速对应的是,2015到2021年,该增速分别是15.7%,12.6%、14.2%、12.4%、16.4%、13.2%、17.7%。
利润方面,1-10月份,软件业利润总额10047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但与去年相比,2021年的同比增长是9.1%,降低了快一半。
软件出口方面,1-10月份,软件业务出口427亿美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0.1%。相比2021年的11.2%增速,也是降低了一半左右。
关于工业互联 的收入增速同比腰斩的原因,必须考虑疫情持续、国际市场变化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大东时代智库(TD)曾在8月文章《电子行业“砍单潮”再起 工业软件服务商迎接凛冬》中进行过相关 道。
比如,文章中提到广东年营收10亿的PCB厂销售部王总表示,2月到8月,工厂经历了客户的持续砍单,需求一直没能恢复过来,总体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0%-50%。7月到8月,市场端陆续传出半导体供应链“大幅砍单”的消息,涉及到三星、LG、戴尔、台积电等头部大厂,覆盖了驱动IC、TDDI(触控与显示驱动器集成)、PMIC(集成电源管理电路)、MCU(微型控制器)等关键芯片/元件。长期来看,工业企业订单下降,最终肯定会影响到大部分工业软件服务商的营收和利润。不管是工业企业端还是工业软件服务商端,均称无法预测“砍单潮”的持续时间,都表示要做好迎接寒冬、长期“作战”的准备。
说明: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的范围是:
(1)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主营业务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且软件业务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嵌入式系统软件)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30%、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2)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3)主要从事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工业互联 平台服务或数据服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