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拓持续在智慧水务和节能供热上发力 构建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生态

“这次做得不错,仅从产品外观来看,就很有质感!”近日,在采访迈拓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拓”)创始人、董事长孙卫国时,他正在查看公司工程师更新的产品。“六年,是水表的一个使用周期,时间到了就要进行检查和维护。”孙卫国笑着表示,近期,公司对一批老产品进行了性能升级和外观提升,实现产品二次使用。

落户在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的迈拓,在孙卫国的带领下,将创新技术作为发展第一动力。如今,凭借绝对竞争优势,迈拓不断推动水表行业从传统走向智能和数字化,同时,也实现了自身飞跃式发展。据了解,公司是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南京市瞪羚企业。

迈拓的成立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对依赖人工抄表完成数据采集这一形式的思考,是公司成立的偶然因素;而始终不放弃技术研发,积累大量技术经验的孙卫国,则是公司成立的必然结果。

2003年,孙卫国与志同道合的合伙人建立了南京迈拓智能仪表有限公司,2006年迈拓落户于美丽的滨江开发区。成立之初,公司重心是热计量行业。锁定该领域,专注研发,公司拿下了行业内多个“首个”产品,如无磁热计量表、超声波热计量表等。“即使不被机械表企业看好,但现有市场说明了一切!”孙卫国说道。

唯有坚持,方得始终。“不要快速度但要高质量”,这是技术出身的孙卫国对公司发展的第一要求。为此,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是调研国际市场,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获得调研 告后,公司于2009年构建了超声波流体测量技术的发展战略,并于2015年实现相关产品正式上市。

成长中总会伴随“烦恼”,迈拓也不例外。近年来,国内外复杂环境对企业发展造成阻力,而迈拓则化阻力为动力,并借力扩大生产。

“芯片是水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浮动决定了公司的生死存亡。”孙卫国颇有感触地说道,国外芯片曾长期垄断国内市场,2019年公司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将水表内的国外芯片替换为国产芯片。看似简单的替换,其实困难很大。为此,他们做了数百次实验,才实现核心部件替换不影响智能水表整体性能。坚持研究不停步,2020年,公司实现了70%产品使用国产芯片,今年产品则100%使用国产定制芯片。正是这几年来的坚持,才让迈拓在面对芯片大幅调价时,也可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并进一步扩大份额。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孙卫国的做事原则。

2020年疫情突发时,所有研发人员均吃住在公司,就做一件事——智能水表研发。“半年时间,我们的研发成果至今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孙卫国说,那时就一个想法——不能停。

研发有成果背后,是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据了解,特殊时期,江宁滨江开发区特派 格员到公司实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帮助,保障了公司研发有序开展。孙卫国表示:“用地政策,江宁区相关部门给予了支持,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始终将技术研发放在首位,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公司从管 供水、供热系统全局出发,针对“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应用”三个功能层次,开发出了软硬件相结合、涵盖完整产品生态链的智能超声水表和热量表两大系列产品,满足了公用事业部门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精准计量、远程抄表、营收管理、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等需求。

服务台>>>

创新金融机制 工行为实体发展注入动能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及产品服务体系,南京工行为科创企业提供综合化、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

“科创中心作为南京工行直属内设机构,从资金、人员、政策等方面得到总行的全方位支持,是工行对南京科创金融服务的一次全面升级。”南京工行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刘君表示,科创中心具有独立的审批权,大大提升了服务科创企业的效率。聚焦科创企业的痛点和难点,南京工行科创中心在体制机制、评价模型、审批体系等方面打破传统模式,开创了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新格局。

此外,工行具有全球布局优势,通过切入跨境支付结算场景,促进数据、交易和生态融合发展,支持跨国企业“一点接入”集中开展全球资金结算,有效控制支付操作风险,更好地满足了科创企业的国际业务需求。“全球账户、资金状况、快速支付和综合化业务服务场景等,在工行均可实现。”刘君说。

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南京工行始终坚持积极探索支持科创企业的“大行模式”,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工行样板”,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宁发轩 陈伟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