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收购电子病历公司Cerner,交易总规模约2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03亿。这笔交易预计于2022年完成。
一旦收购靴子落地,这将是甲骨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
Oracle入局医疗行业
甲骨文公司Oracle,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
早在2007年,甲骨文就将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列为五个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之后,甲骨文在医疗行业均有所动作。
2011年,甲骨文推出医疗保险交易解决方案;
2017年,甲骨文开始探索“云上医院”的实现可能性,尝试提供区域医疗大数据云服务方案;
2018年,甲骨文收购健康科技创业公司goBalto,以此扩大其健康科学业务部门。
此次被收购的Cerner,是美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巨头,在电子健康记录现代化、改善医护人员体验以及简化和自动化临床和工作管理流程方面拥有超过40年的经验。在2014年,Cerner公司就曾宣布以13亿美元收购西门子公司的医疗信息技术(即医疗IT),双方已计划围绕医疗器械、成像、医疗保健技术达成战略联盟。
对于Oracle来说,此次对Cerner的收购,或许能帮助甲骨文在医疗保健行业站稳脚跟。
甲骨文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拉里·埃里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通过合作, Cerner 和甲骨文有能力通过为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更好的信息来转变医疗服务,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好地治疗决策,从而带来更好患者结果。”
巨头入场,医疗信息化赛道火热
近年来,许多资本、技术巨头都看到了医疗行业的巨大潜力,而医疗服务信息化,亦是国际发展趋势。尤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医疗行业再次迎来新的增长空间,数据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参与因素。
今年4月,微软就曾宣布,将以每股56美元的价格收购已为美国77%的医院提供转录技术的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
据IDC《2021年全球健康产业预测调查》,到2021年底,10家行业领先的腕戴式可穿戴设备公司中的7家将发布算法,能够及早发现包括新冠病毒和流感在内的传染病的潜在迹象。到2024年,数据的激增将导致医疗机构60%的IT基础设施建立在数据平台上,平台将使用人工智能来改进流程自动化和决策。
回观国内,据天风证券研究资料显示,预计到2023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同时,在政策方面,医疗健康信息化已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国内技术的进步以及各大技术巨头的崛起,更是推动着行业应用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手握海量科技人才、充足资金、庞大流量,甚至强势的渠道等资源互联 巨头们在医疗科技赛道,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无论是国内的阿里、腾讯、百度、京东、字节跳动,还是国外的谷歌、微软,以及亚马逊无不对医疗科技领域抱有极大的兴趣。
此前,合壹汇以来曾多次发文,分析过腾讯、百度、字节、美团等互联 巨头跨界医疗行业的动态。它们要么通过投资医疗公司间接入局,要么成立子公司亲自下场,每一次的动作都引来行业的关注、研究,甚至警惕。
合壹汇医疗观点
医疗信息化赛道潜力巨大,近年来,互联 巨头转赛道到医疗领域已经屡见不鲜。但是,站在风口起舞的人,也有被飓风吹落神坛的时候。
今年8月,谷歌健康部门Google Health 宣布解散;国内的昔日明星公司依图医疗被剥离,变卖给深睿……
在六七年前,互联 公司带着强大的算法和软件技术能力冲入医疗行业,颠覆不成,却反被“教育”。回望微软、IBM、Facebook等诸多科技巨头的医疗健康项目,在这些年的发展均不尽如人意。科技公司想要在医疗领域取得颠覆性成果,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