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聊天软件知多少

上线了一款一对一视频聊天app,没想,半年内,这个方向不知不觉变成了所谓的“风口”。毕竟风口不一定是自然刮起来的,也许是资本推起来的,抑或是整个存量市场无奈的集体转型,甚至是媒体硬生生贴的标签。

综观目前国内的市场,做一对一视频 交群体有:

1以阿里系Tiki为代表的一对一视频聊天交友应用,主要借手机直播的势头起来的,这家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具有多个产品的开发经验,产品体验优秀。

2传统的一对一语音或异步聊天应用,新增一对一视频聊天板块,拓展产品维度,顺应技术潮流,这类公司在一对一领域积累多年,有流量优势和变现能力,玩的是荷尔蒙经济。

3以facebook/snow相机/美图为代表的现象级娱乐产品,通过 交化增强产品生命力,1对1视频聊天成为其选择步入 交的热门方式,这种方式的选择,对标的是美国的snapchat,尤其是近期snapchat上市之后,国内一些具备较大流量优势的图片相机类应用开始谋求转型。

4手机直播泡沫下,一些直播app转型做1对1视频聊天,技术难度不大,且宽带成本低,用户新鲜感高于传统直播。

5以如约为代表的手机一对一直播产品,在现有的一对多的产品框架下增加1对1聊天,拓宽 交的维度和营收点。一对一视频直播的优点有目共睹,只是有些坑踩过才知道,技术潮流对于 交来讲并不一定是最优解。

探究这里面有多少坑,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更全方位,更真实地了解这个事情。

1目前的一对一视频 交产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快速匹配与营收上。当A和B快速匹配进入房间后,刚开始就会很尴尬,一者考验聊天者破冰的能力,二者又要让 交双方经得起钱的考验,压力重重。回到 交的链条,高效只是起步,一对一视频只是其中一种高效匹配的刺激性很强的方式而已,如果没有在破冰,互动玩法,关系链养成, 群互动等方面有所着墨,那么充其量只是一种 交玩法,撑不起一款 交应用。

2露脸这个事情,欧美与亚洲用户在态度上是有区别的,亚洲人相对含蓄。所以一对一 交,我个人认为从一对一语音再过度到一对一视频,是一个相对保守,顺水推舟且符合亚洲人使用习惯的方式。当然,最近跟一些人也讨论说,目前的年轻人对于露脸这个事并不太在意,露个脸,屁大点事。问题是,虽然露脸的动作是容易发出去了,但露脸的结果却很大可能“伤人伤己”。说白了,视频 交就是一项马太效应极其严重的颜值游戏,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如果你颜值不高或者在颜值上没有自信,你面对的可能是每次随机都是被人拒掉的局面。人都是不喜欢被拒绝的,尤其是自己这么主动的情况之下,被拒绝了三次以上,较大可能就流失了。而高颜值的人,又可能是经常被骚扰的状态,又不能享受到一对多的众人膜拜的炫耀与成就感,再加上他们在现实中本来就容易达成一对一 交,所以也会存在问题。玩到后面,高颜值的可能都是请来的。

3基于第二条,同时结合前两期的文章《手机直播是一门B2C的业务》,一对一视频 交表面看起来就是C2C,实际上跟手机直播一样,也是B2C的业务。除非你把一对一视频聊天当成一种在现有产品中衍生的刺激 交玩法,不然里面的优质用户一般情况下都是运作的主播群体,他们的目的不是来 交,而是来赚钱,来象征性地在虚拟空间陪用户。相比一对多 交,一对一聊天中,主播的营收目的与套路更容易被识破。

4目前一对一视频的主要营收点有时间收费,刷礼物,特权消费。时间收费的问题很明显,时间是固定的,生产力有明显的天花板。礼物与特权消费,又让 交本身变质了,如果是单纯的 交,那么刷礼物与特权消费的方式,是非常鸡肋的,因为你把 交变成金钱交换了,何况又是在一对一面对面的情况下,刷礼物会成为一种很尴尬的行为。比如,我刷多少呢,刷一个又不好意思,刷多了又不值得,总之,尴尬。如果不是单纯的 交,那就是走荷尔蒙路线,这个方向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你敢露,用户就敢消费,尤其是男性用户。比如韩国的一对一视频聊天应用azar(大陆也可以使用,偷偷用就好了),我们一位女同事每次使用都会遇到打飞机的男用户。很好理解,大家寻求的就是打发无聊时间和荷尔蒙刺激。因为避免不了用户之间这种肉体交易,那么就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了。手机直播被相关部门管制了,接下来就是一对一视频聊天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5月23日
下一篇 2018年5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