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WLC 7.4 版本之前,无线局域 控制器 WLC 软件还需要依靠单独购买的专用硬件进行运行。
但是现在,我们要以 “软” 代 “硬” 啦!!!随着 SDN 络的发展,思科祭出 DNA 这一全新数字化 络架构大杀器,带领大家一起玩 “软” 的!
几个意思?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什么是 “以软代硬”?
无需专用硬件,虚拟无线局域 控制器 vWLC 软件通过基于标准的 X86 硬件平台便可实现传统专属硬件功能。从 DNA 的架构中可看到,各项传统 络的硬件功能都可通过虚拟化方式实现。包括 vRouter,vFirewall,vWAAS, vWLC 等。
谁适合 “以软代硬”?
具有虚拟基础设施,且要求现场控制器的中小型部署场景;
每天背着沉重设备行囊的攻城狮。
对于后者而言,采用虚拟化解决方案简直是居家旅行、上天入地必备神器。“抛弃” 沉重的路由器,防火墙和无线控制器,只需轻击鼠标,即可满足绝大部分的测试需求和软件版本功能性验证。不过,虚拟控制器 vWLC 并不是传统硬件控制器的替代产品,偶尔大家还是要背背装备哒~
“以软代硬” 有哪些好处?
vWLC 根据不同的需求,能够弹性化、灵活地选择硬件平台。
大大降低了硬件投资成本、空间要求和其他开销(毕竟省钱才是王道~)
以往提起虚拟化,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容量低,性能弱,功能少,总而言之比不上 “硬” 的。而现在随着 CPU 计算性能的增强、思科研发力度的加大,vWLC 早已今非昔比!看看它的新特性——
有 “容” 乃大
vWLC 具备超大规模的 AP 管理能力,依据目前思科发布两个不同版本的 vWLC 软件版本:
小型 vWLC 支持 200 个 AP 及 6000 个客户端 。
大型 vWLC 支持 3000 个 AP 及 32000 个客户端。
“机” 不择食
不挑不捡,即使最基本配置的 PC,也可满足虚拟无线控制器的硬件要求:
有求必 “应”
传统硬件 WLC 所支持的各项功能,在虚拟控制器上也同样能够实现,包括:
从 WLC 8.4 版本开始,支持高可用性 HA N+1 备份;
继 VMware ES Xi4.x, 5.x, and 6.x 和 KVM 之后,也支持 Microsoft HyperV;
软还是硬?用过才知道!
-广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