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吃一年的南京早餐地图!整整三十天,天天不重样!

/ 有人的地方,就有早点摊子 /

南京从来就不是一个江南温柔似水的城市。

这里有霸气的南京话,有性情耿直的南京菇凉,有鲜香美味的鸭血粉丝汤,有百吃不厌的大碗皮肚面,有冬夏分明的天气,还有张家长李家短的楼下大妈。南京这座城市流传的,不仅是市井文化,还有百年的传承。

这里有一条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片开阔玄武湖,一个被谁环绕的城市,讲究的老南京称之为“路子”。一份早点,近的可以就在路上头,是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的必备之物;远则可以成为每一个上路子的菜鸟所需要的积累和酝酿。

同样吃早餐,广州人讲究找个舒服的店,一杯茶水,几笼巴掌大点的小糕点,细细的“品”,一吃一上午,美其名曰“慢工出细活儿”。南京的早点,在出门五分钟,闷气两小时的黄梅天里都要端上一份小混沌,一个油端子,坐在路边的小板凳上,开始新的路子。

/ 轻描淡写之间 /

我们用“点”字将早餐轻描淡写,却自信满满地明白在这座城里,为了早点,蒸煮炒煎炸我们都会用上;青菜肉馅米粒面团全都会出现在碗内。

即使有几十种品类,上百个品种,我们仍旧在朋友面前嘻嘻一笑,不就早点嘛,但心里清楚,世界上除了这江河湖海的金陵城,还有哪座城敢对这世界说,“早点,就是点的这座城”。

所以,吃货菌帮你选好了三十天内不重样的早点,从明天起,照着吃吧!

| Day 1|

小馄饨

不管在全国哪一个角落,是南京人之后,都会问一句“你们吃馄饨是不是都要辣椒油”之类的问题。在吃货的眼里,一句“阿要辣油啊”已经成为南京早点的标签。

现在很多地方都说吃混饨,但是在老南京的眼里,我们的馄饨真的是用“喝”的。

汪家馄饨 |来凤小区里的金栗庵9

安庆锅贴 | 大行宫科巷18

南湖鸭血馄饨 | 建邺区南湖公园附近

| Day 2 |

大肉包

在老南京记忆里,金陵大肉包一度就是南京大肉包的代名词。如今肉包子也有了不同的派别,麻油甜口或者香葱咸口,总有自己爱的那一口。

金陵大肉包 | 金陵饭店

金太隆 | 中山东路60

四鹤春 | 三元巷加油站旁

| Day 3|

鸭血粉丝汤

熬了一个通宵之后,早晨吃一大鸭血粉丝汤,顿时回血,满满的查克拉。嗯,南京人对于鸭子的热爱,是从一碗鸭血粉丝汤开始滴。

回味鸭血粉丝 | 南京很多家分店

鸭德堡老鸭粉丝汤 | 南京秦淮区丰富路134-4

红庙王记鸭血粉丝 | 玄武区红庙杨将军巷(巷子路口)

| Day 4|

生煎包

记得小时候吃早点,生煎包绝对是最高的奖励。酥脆的外皮还有第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嘴里爆出的感觉,配一份豆浆,实在是早点里的佳品。

小杨生煎 | 南京有很多分店滴

吴家生煎 | 迈皋桥街道长营村38幢106室(华电路与华电西路交叉)

| Day 5|

大碗皮肚面

南京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皮肚的意境无从考据了,各种皮肚面店感觉要把南京这座鱼塘,哦不,是城市承包了。虽然开的店满大街都是,南京人最爱的,还就是那么几家。

鸿福面馆 | 大行宫科巷菜场西门

南湖中华面馆 | 鼓楼区中央北路173

祁家面馆 | 秦淮区明瓦廊大香炉32-2

| Day 6|

蒸饺

总觉得蒸出来的饺子会比下的水饺咬上去要Q一点,猪肉和香菇的混合馅儿能透过晶莹剔透,秀色可餐在这里运用的刚刚好。

四川酒家 | 太平南路171

绿柳居总店 | 秦淮区太平南路248 1-2楼

| Day 7|

牛肉锅贴

全国各地都有锅贴,但是南京正宗的锅贴是清真牛肉馅儿,形状细细长长的,刚出锅的锅贴颜色澄黄,咬一口皮子酥脆,肉馅喷香。

七家湾锅贴 | 评事街七家湾甘雨巷33

小董锅贴 | 大行宫科巷18 (他家是猪肉锅贴哈)

| Day 8|

糖饼

| Day 9|

凉皮

南京人的夏天,是从一碗凉皮开始的。南京很多凉皮店,都是夏天卖凉皮,冬天卖板栗。想吃正宗的凉皮?这个夏天还不赶紧来!

福印凉皮 | 科巷菜场北门对面(华仔发型旁边)

笑凉皮 | 秦淮区新街口时尚莱迪B1美食美客IP001

| Day 10|

小笼包

南京的小笼包口感偏甜,微甜中带着鲜香。先开窗,后喝汤,轻轻提,慢慢移。12字口诀正是南京人吃小笼包的精髓所在。

小李汤包 | 秦淮区殷高巷30 (近集庆路)

同庆楼(河西万达) |建邺区 江东中路98 万达广场4楼(近水西门大街)

四川酒家 | 太平南路171 1-3楼(近常府街)

| Day 11|

鸡蛋汉堡

孟老大鸡蛋汉堡 | 秦淮区瑞金路

鸡蛋汉堡 | 文体路

| Day 12|

油端子

人们生活越来越健康,油炸类的早点也越来越少见了。像油端子这样这些当年随处可见的早点,都渐渐消逝在时间里。

在我的眼里,最正宗的油端子,一定要用带花纹扁扁的,和臭干一起炸的才是最正宗的,不然只能叫萝卜丸子或者其他丸子。

南京大排档(紫峰点) | 中山北路6 紫峰购物广场5层

| Day 13|

鸭油烧饼

小郑酥烧饼 | 江汉路地铁站 C 出口麦当劳对面

韩复兴 | 中山北路105 (军人俱乐部旁)

| Day 14|

年糕

这种在商家眼里已经变成“韩国料理”的中华民族传统食物,在我们的早餐里越来越少见,却在韩国烧烤店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虽然它烤起来的味道特别好,但别忘了,最初它是被我们煮着吃的。

| Day 15|

水饺

南京爱吃水饺,这话不准。准确的来说,南京人爱吃荠菜饺子。荠菜的清香冲淡了肉馅儿的油腻,爽口!

小兜老爸 | 秦淮区解放路23-3

禾园饺子馆 | 栖霞区 仙隐南路46-7

| Day 16|

梅花糕

在记忆深处,南京似乎并没有梅花糕的存在,但酷似甜筒的外形和上面一层挤得满满当当的糯米小元宵伴随了吃货菌的童年时代。

左师傅梅花糕 | 鼓楼区马台街(童家巷口)

孙氏梅花糕 | 鼓楼区马台街36 (近北京华联)

| Day 17|

煎饼果子

温大大煎饼(华为店)| 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01

● 煎饼小侠| 秦淮区 程阁老巷富建大酒店旁边

| Day 18|

豆腐涝

南京话中这个应该叫“豆腐涝”的东西已经被我们玩成了豆花,有些人说其实两种东西并不相同,但在吃货菌看来,除了味道,都还是豆腐脑,所以……呃……都好吃。

豆腐涝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请各位留言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小鲜鲜抄手 | 新街口白下路18

木缘新豆花(新街口店) | 中山东路56 新华书店4楼(新华书店新街口店)

| Day 19|

蒸饭

南京人把包着油条的米饭叫蒸饭,这是南京人最喜欢的早点之一。蒸饭的软糯和油条的韧劲,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同入口中,演绎出南京人朴素、实在、随和的品性。

芳婆糕团店 | 王府大街50 (正山堂对面)

大个子蒸饭 | 新街口汉中路螺丝转弯石鼓路天主教堂后门摊点区

| Day 20|

千层饼

外酥里嫩,层层相分,油而不腻,味道香美。很多店面把千层饼刷上辣椒酱,就成了“土家酱香饼”,味道也是杠杠的。

千层饼(没有店名字) | 科巷菜场和善园包子铺

层饼 | 中山门大街农行对面

| Day 21|

什锦菜包子

什锦菜包子,一口下去满满的麻油香,香菇、豆干、还加上了一丢丢的木耳。

记得小时候老妈总是丢给我一块钱,然后拿着去楼下买包子。那时候的菜包子还是一块钱三个,我和老妈一人一半,香到不行。

绿柳居(总店)| 新街口地区太平南路248

和善园 | 南京连锁

| Day 22|

蒸儿糕

一副挑子,一头盛米粉,一头是小火炉,现加工、蒸熟,热腾腾的。这样的蒸儿糕,就是南京人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老蔡蒸儿糕 | 教敷营巷口教敷营65 (近健康路陶瓷商场)

蒸儿糕| 浦口区南门疏导市场内

| Day 23|

糍粑

金灿灿的糍粑是候南京街最常见的早点之一,卖糍粑的通常也卖油端子。松软的糯米做成巴掌大的块状,下油锅一炸,外酥脆内软糯,色味俱佳。

如今糍粑和油端子一样,在南京已经难觅踪影,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固定的摊位长期卖糍粑的。如果你知道哪里有固定摊点,请在下面留言给我哦~

| Day 24|

赤豆元宵

国营的百年老店,还是保留着取票—拿食物的节奏,软糯的元宵,熬得透烂的大红豆,还有不喜欢的莲子,都是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份。

莲湖糕团店 | 夫子庙景区内

白下元宵铺 | 南京连锁

| Day 25|

汤圆

南京最有名的元宵应该就是夫子庙的“老太叠元宵”了吧,只有过年才出来卖元宵,每一次排队的长龙都是夫子庙的一景。卖了六十多年的元宵,在南京也算得上是个老字 了。

老太叠元宵 | 秦淮区瞻园路夫子庙大门旁

罗家桂花汤圆 | 曹都巷18 (近丰富路)

蓉家汤圆 | 秦淮区秣陵路18 (近秣陵路小学)

| Day 26|

胡辣汤

| Day 27|

各式糕团

花花绿绿各式的糕团,小时候就希望能够全部吃一遍!

莲湖糕团店 | 夫子庙景区内

建发糕团店 | 秦淮区金沙井35 临(近地铁三山街车站4 出口)

| Day 28|

回卤干

鸡鸣汤包店(狮子桥点) | 湖南路狮子桥7

吴老太黯然销魂小馄钝 | 太平北路42-2 ,1912米乐星对面多克多旁

| Day 29|

豆浆油条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早点对大多数南京人而言,就是豆浆、油条,此外大概就是蒸饭包油条了。鸭血粉丝汤这样的“金陵名小吃”都是后来的产物,而豆浆和油条,在南京人的眼里,似乎就是早点的标配。

南京大油条无明矾 | 南京科巷菜场李记水西门鸭子旁边

金润发超市 | 丹凤街29 ,恒基中心B座4栋202金润发超市

| Day 30|

菜饭

在老南京的日历中,小寒这一天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菜饭。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

听年迈的姑婆婆说,她小时候,有钱的人家还会用猪油伴着饭吃,那叫一个香,而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用猪油伴着饭了。

如意菜饭(连锁)

仅仅是上面这些,吃货菌整整吃了一个月,才将每一个品类翻转轮回一次,分享给你。

除此之外,那些酥饺、过桥米线、鸡蛋灌饼、金陵炒饭、馅饼、酱香饼、酥饼、韭菜盒子、绿豆汤、红糖馒头、发糕等等等等……由你自己安排,每日一种。

吃货菌想你应该可以吃到明年不重样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推荐私房早点的地方。

商务合作 | 加微信:17714310951(莉莉安)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里吃

记得扫描下方二维码

勾搭吃货菌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16年6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