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央视财经曝光一条新闻:四川德阳消费者罗女士在火锅店就餐时,被要求扫码点餐,罗女士提出想使用传统菜单点餐,被店员拒绝。店员使用罗女士手机扫码后,罗女士发现,扫码点餐的前提是商家要获取客人的“微信头像、昵称、地区和性别信息”,而且只能允许,不能拒绝,否则无法点餐。
罗女士认为火锅店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而法院审理后表示,是否接受扫码点餐服务应该由消费者自由决定,商家不得强制要求。
不管是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还是平时 上冲浪时作为 民的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当我们的隐私权遭受侵犯并且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像罗女士一样,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这也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正当权利。
比如《民法典》就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 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 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并且收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除了法律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1. 担心扫码点餐会暴露个人信息就尽量选择传统的菜单方式;
2. 上购物的快递地址选择就近的菜鸟驿站或者丰巢代收;
3. 撕掉快递盒上的个人信息或者进行涂抹后再丢弃;
4. 任何时候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哪怕是给银行,也要提前用word在照片加上水印“仅供XXXXX使用,他用无效”再打印(用黑色签字笔手写也可以);
5. 有条件能用双卡双待手机就用,一张是私人用,一张对外,用于迫不得已需要留电话的地方,比如租房、买房、办会员、注册一些不常用的软件等。不想被人骚扰时,设置一个白名单;
6. 笔记本有摄像头的,用贴纸遮住,用的时候再撕下来等。
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途径保护具体隐私信息。比如:
1. 利用手机的隐私空间,隐藏涉及敏感信息的软件;
2. 给重要的备忘录内容添加笔记锁;
3. 关闭通知栏显示具体消息内容的设置;
4. 给重要的、常用的软件或 站设置不同的密码。
如果需要一个安全私密的聊天空间的话,像我就会选择一些安全加密的小众聊天软件:蝙蝠、Signal、Line等,依靠他们的加密算法保护聊天内容的安全传输。这里面蝙蝠的话,还有匿名群聊、应用锁、暗语聊天、阅后即焚等特色功能,我自己用起来很放心,完全不用担心聊天内容被泄露。
最后,隐私的保护是消费者、商家、监管部门三方长期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隐私保护意识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