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打游戏、沉迷电子产品。是现代家长最怕孩子做的事情,毕竟手机太让人上瘾了,大部分成年人都手机不离手,更何况孩子。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不让孩子接触太不现实。家长如何把握好度,既让孩子享受科技 会的便捷,又避免孩子上瘾,才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玩手机会上瘾?
这些套路与心机家长一定要知道
现代 会,很多人早上起床就摸手机,每天花大量时间在上面,脱离一会儿就犹如裸奔,魂不守舍、焦虑不安。为什么手机有如此魔力呢?要帮助孩子控制玩手机的时间,就要先弄清楚里面的套路。
英国BBC的纪录短片《智能手机:阴暗面》介绍了很多隐藏在手机里鲜为人知的套路与心机,科学地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沉迷手机。
套路一 :未读提醒:各类app上的小红点你看到了吗?它不断提醒着人们——又有更新了。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红色是一种最能触发人体警觉性的颜色,可以一秒唤醒大脑的注意力。频繁出现的提示小红点,会让人忍不住点开软件。何况很多人无法忍受这些小红点的存在,单纯为了消灭提醒,也会打开软件。
套路二 :无限滚屏功能:微博、知乎、抖音、淘宝等软件都有这个功能,刷起来就没有结束。当信息能够不断被汲取时,人们就会无意识的大幅提高看手机的时间。
套路三 :无法预期的奖励或点赞:很多平台都有抽奖、抢红包或点赞留言等功能,吸引大家参与其中。因为人们不知道这次会抽到什么大奖、自己的朋友圈会有哪些人点赞留言。这种无法预期的奖励或惊喜,会促使人们持续不断地继续玩下去。
既然我们打不过手机的套路,不妨换个方法,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手机。毕竟一味禁止孩子上 、玩手机也是在关闭他走向未来的通道。
如何避免孩子手机上瘾?
平时家长要多 关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在做什么 ,如果是看纪录片、玩益智类优质游戏、利用app探索与创作,这种就不用太过担心。 我们真正要限制与杜绝的,是一些让孩子被动接受的娱乐方式,比如容易沉迷却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快餐式信息软件、聊天灌水、以及血腥暴力的 络游戏。
家长要帮孩子屏蔽手机的套路
针对前面提到的手机上瘾套路,家长可以关掉手机app上的更新提示、把屏幕调成黑白色、把抖音、微博、淘宝等应用藏在主屏幕以外的文件夹里,许多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家长们都要设置好,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防止孩子玩电子产品上瘾。
有效掌握孩子手机使用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AAP)关于儿童使用手机登电子产品给出过建议:
一岁半之前,除了打视频电话,不要使用任何电子产品;
一岁半至两岁,家长可选择一些优质的内容和孩子一起观看,不要让孩子单独使用电子产品;
两岁至五岁,每天对着屏幕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并建议家长和孩子商量可以观看的内容,共同分享。
五岁以后,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玩电子产品的时间,并严格执行。
与此同时,孩子需要遵守“20-20-20”原则以防近视,即“每20分钟就将视线转向远处至少20英尺处(大约6米)至少20秒”。
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手机世界
当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手机使用内容中,并和孩子讨论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例如共同讨论手机播放的故事,有趣的益智游戏。
手机早已和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教会孩子合理使用,而不是被其控制,让学业生活受到影响,才是真正的对孩子成长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