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互联互通的 络时代, 络安全一直是公民持续关注的话题,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互联 在中国刚刚兴起之际,上海便有一家企业投身信息安全领域,成为中国首家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信息安全企业——格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支部队的气质和性格与其初创者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会嗷嗷叫,就有了灵魂。从此以后,这支部队不管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格尔软件的一路成长,与创始人孔令钢、陆海天等自身敢于尝试、勇于突破、不断创新、坚持不懈的“亮剑”精神分不开。
“砸掉铁饭碗”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跨界到“软件研发”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解放了很多人的思想,滋润的很多人的心田,也点燃了格尔软件创始人孔令钢的激情,萌生了他“下海经商”的念头。
当时引起了亲朋好友的不理解,因为年满34岁的孔令钢插过队、下过乡、劳动过,后来回城上学,并在上海轴瓦厂入党、提干兼任单位的团委书记,前途一片光明,可谓“正青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令刚联系同学陆海天,决定“砸掉铁饭碗,一展凌云志”,共同创建了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格尔品牌。
“作为一个初创的民营公司,想要和同类型的国营企业竞争,必须要摸清市场,产品的生产速度、产品制造工艺、产品质量等都是重要环节,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是发展的重要步骤。”据现任格尔软件副总经理叶枫回忆,公司成立初期,孔令刚和陆海天几乎天天睡在公司,亲自跑一线,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是有思想的付出,他们利用这些契机抢占了市场,将产品配套出去,又开始涉及其它领域,但这些都还是属于打拼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没有重大突破。
1998年初,孔令刚与吴田平博士的一次偶然相遇,让格尔企业走上了跨界的道路。一位是董事长、企业家,一位是获得信息、生物双学位的博士;一位在经营管理上颇有才华,一位在密码学、神经 络方面颇有建树;一位有资金,一位有技术;一位睿智胆识,一位敢于创新。孔令刚与吴田平一见如故,“激发出想要打造信息安全产业的创业动力,让每个老百姓都能拥有一个买得起的加密软件。”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加上1992年到1997年的资本积累,1998年3月,上海格尔软件有限公司成立。格尔人有了新的梦想:把技术变成产品,打造中国民族品牌的信息安全产业。
创始人抵押房产发工资 坚持发展信息安全领域
“从”砸掉铁饭碗”到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孔令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干熟悉的事,但是从事信息安全产业生产则是一次巨大的””勇敢跨越”,跨界干不熟悉的事。” 叶枫说。
“守土有责,殊为不易。”公司创立之初,上海市原副市长杨晓渡来格尔视察,并着重强调了这八个字,这是对格尔的褒奖,也是对格尔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格尔软件,有一个词被提起的频率最高,那就是“责任”。
投资办企业,谋盈利、要回 ,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然而, 1998 年3 月,公司创建之时,格尔人就下定决定,以打造中国安全软件的民族品牌为己任,当 会责任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把 会责任放在首位。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孔令刚曾把房产抵押来给员工发工资。
“一面国旗和一面党旗。”2006年底,曾在上市公司杭州信雅达集团担任了十多年的董事及副总裁的杨文山受孔令刚的邀请来格尔软件担任总经理,当时正值格尔软件的低谷期,董事长送给了他这份特殊的见面礼,并告诉全体格尔人:“企业再困难也要坚持,因为我们不能对不起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各界朋友。我们要坚信,未来的国家安全一定会用自己的产品来维护。”直到现在,杨文山的办公桌旁都摆放着那面国旗和党旗。
“一个企业能不能生存下去,首先是看人,然后再看走的方向对不对。” 叶枫介绍,早在1999年,格尔软件就成功开发出数字证书系统,但没有急于推出,抢占市场。因为当时的用户需求不明确,系统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客户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直到2003年,格尔软件才把区域CA推向市场,得到了客户认可,占据了绝对优势。
格尔软件作为格尔实业集团的下属,在格尔软件成立初期面临巨大挑战时,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2000年,格尔从 表的数据来看,早就已经资不抵债了,每年不是靠格尔实业集团支援,就是靠孔令刚个人的资产来维持。叶枫说:“从1998年到2008年,信息安全产业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也有爬坡爬上来的,但60%的从事信息安全的企业都已经不干了,从事了别的领域,但格尔软件依然坚守岗位,砥砺前行。”
推进国产化 自主研发打造民族品牌
身份管理平台及应用产品技术体系、安全认证 关技术与产品体系、银行IC卡密钥管理技术体系、统一信任 络平台体系;SRQ15数字证书认证系统、SJY128 SSL安全认证 关、SJR01 盾桌面保护系统、SJY49金融IC卡密钥管理系统等;整体安全集成解决方案、PKI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和IC卡产品及其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正是20年来坚持,格尔软件形成了以密码技术为核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大技术体系、四大类产品系列和三大应用业务群,推进国产化,也成为了格尔软件的品牌特质。
“除了自主产品的研发,在CA的整个市场里面,格尔软件做了两大块比较关键的技术积累,第一块是98年开始做一直到目前还在做的安全认证码 关性产品;还有一块比较关键的技术积累,密码云产品在终端上的使用,有两个技术路线:一个是Windows平台,要自己做一个完全驱动来实现整个安全管理和应用;另一个是直接借用微软浏览器中自带的数据—CSP,只要Key符合这个协议可以直接使用。”叶枫介绍,格尔软件在这个技术路线上始终坚持了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维护和实现自己的这套体系,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很快能够实现往其它平台上的移植,否则只能重新开发。
目前,格尔软件拥有22 项发明专利、56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密码行业标准共计23 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党政密码科技40 年成就40 个故事进步一等奖等多个科研奖项。
格尔软件的技术与产品,为全国6 大军工集团、20 多个部委、100 多家大型企业以及200 多家银行提供优质地信息安全服务,业务范围涉及政府机关、国防军工、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以及金融、证券、电力、通信、邮政等十多个领域,并在新兴的电子商务、互联 络实名、金融电子支付、云计算平台、虚拟化、移动互联 、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业务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 年4 月,格尔软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全国安全信息企业中唯一一家上证主板上市企业。叶枫认为,选择上市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上市以后,除了可以借力资本市场整合资源、健康发展、降低风险外,还可以从自我做起,带动行业其他企业守住底线,担起责任,发挥工匠精神,真正把安全产品建立在自主平台的基础上,让国家信息安全的大门牢牢把握在自己人手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