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超强台风“灿都”横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给闽、浙、沪、苏等带来大范围的狂风暴雨。
与此同时,华为于周一、周二在科技界连刮三阵“旋风”,引起广泛关注。
超强台风刮了3天,减弱为热带风暴,渐行渐远,消失了。然而,华为刮起的三阵“旋风”对科技界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这种影响将是深远的。
下面来看看,华为刮了哪三阵“旋风”?都有哪些影响?
一、华为首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
周一晚上(9月13日),华为首次专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十余款智慧办公新品,覆盖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电脑、商用电脑主机、显示器、激光打印机、Pad等。
智慧办公是华为全场景智慧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次终于补齐。同时,华为首次公布其智慧办公的理念与愿景,即以优势的“连接”能力,构建设备协同、生态融合、数据无缝流转的全面智慧体验,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自由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
这场智慧办公新品发布会,有哪些深远影响?我们捋一捋。
1、对商用终端产业链的冲击
华为涉足商用终端时间并不长,大规模介入应该是这一、二年。一方面,因为手机芯片被限,为求盈利增长;另一方面,万物互联的全场景智慧战略的需要,为了鸿蒙生态的繁荣。
很短时间,华为商用终端已完成商用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打印机等产品的布局。华为布局商用终端,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利用其研发优势,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把握,加之华为“联接”特长,打造出的系列创新产品,或将引发行业变革。
在此不断创新、不断跨界、不断融合的时代,任何一家传统企业若不能与时俱进,总想着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怕是很难了!
2、电脑手机化
华为耗时3年,倾力打造的业界首款移动应用引擎正式发布,很可能就此开创移动办公/生活的新时代。手机APP不仅只能在手机上运行,借助华为移动应用引擎,可直接在电脑端安装、运行,比如手游、短视频等诸多APP。
大屏的电脑总比小屏的手机看起来轻松、愉悦,所以,是否意味着未来手机可能不需要那么多了?而,现在不少人都是人手2部/3部手机。
另外,预装了移动应用引擎的电脑,是不是比其他电脑更具竞争力?
3、办公设备鸿蒙化
搭载HarmonyOS的激光打印机,具有更简单的直觉式交互、全程可视化操作、硬件资源共享、高效稳定的体验,一碰打印、打印权限分享、跨设备打印等方便快捷,刷新大家对于传统打印机的认知。
搭载HarmonyOS的MatePad,配以第二代手写笔,为自由创作及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
显然,HarmonyOS的加入,使得办公设备在便捷连接、跨设备操作、硬件能力共享、数据无缝流转、任务接续、跨系统应用体验等方面得到持续优化。
未来是否需要搭上鸿蒙这趟车?可能需要办公设备厂商认真思考了。
二、矿鸿操作系统发布
周二(9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携手华为公司,在京共同发布“矿鸿操作系统”。这是华为鸿蒙系统与智慧煤矿融合的作品,标志着鸿蒙与工业互联 相结合,开创了我国工控领域的新纪元,具划时代的意义。
从任正非亲自下煤矿考察,到华为成立“煤矿军团”,并投入包括多名“天才少年”在内的强大的研发团队,华为对智慧煤矿业务可算是下了血本。
华为为何要在煤矿大举投入?
1、5G及F5G在工业互联 的应用已进入关键阶段,煤矿工业互联 有巨大需求及广阔应用前景。
2、煤矿的安全事故多、招工难、生产效率低,急需数字化、智慧化赋能。
3、我国大量的煤矿需要智能化升级,不仅我国的煤矿,华为还可以立足国内,走向全球;不仅是煤矿,还有铜矿、铁矿、稀有金属矿等,系统只需平移。
说实在的,以前只知道华为在搞5G/F5G+智慧煤矿,没想到如此快就将鸿蒙系统落地到智慧煤矿。我们看看矿鸿系统如何工作的?
井上控制中心的大屏幕,实时显示井下综采面、机器人实时工作画面,即矿井下搭载了矿鸿操作系统设备的工作和互动情况。数十种设备、数百个应用单元,通过矿鸿“软总线技术”,实现设备“无屏变有屏、固定按键操作变手机移动操作”,巡检机器人和传感器“近场经过式”快速数据采集和互联互通。
自主可控的鸿蒙操作系统与工业互联 的融合,标志着我国工控领域新时代的来临,未来,矿鸿系统将可移植至更多的钢厂、港口、机场、电厂(包括火电、风电、水电)等。
三、公开发布任正非的讲话《江山代有才人出》
也在周二,华为公开发布任正非的讲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引来全 刷屏,主流媒体及自媒体纷纷转发、解读。
这篇任正非上月初的讲话,为什么现在公开发布?我们先看看相关背景。
1、老任不仅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总裁,更是华为的精神支柱。每隔一段时间,华为会发布任总相关讲话,凝聚人气、指引方向、激发斗志,这些讲话有的限内部,有的对外公开。
2、9月15日是华为公司成立纪念日,成立仅34年的华为,在波澜壮阔的当代中国科技史上谱写了一幅壮丽篇章。华为公司34岁生日之际,公开这篇讲话,具独特意义。
3、华为遭受超级大国极限打压已经两年,从当初的惊恐、手足无措,到如今从容应对、主动出招。这两年,华为员工的工资、奖金、分红、晋级一切依旧,同时,还不断招募高端研发人才、“天才少年”等,研发投入不仅没有减少,还更多了。
4、老任讲话不仅讲给华为员工听,公开发布后,也给华为的合作伙伴、客户们(包括运营商、政企客户、个人消费者等)看,增加对华为的了解,增强对华为的信心。
老任的这篇讲话普遍引起关注,那么,都有哪些看点,值得行业及关心华为的人们思索、参考。
1、关于科学家的路线
两年前,任正非接受采访时说,华为至少有700多数学家,800多物理学家,120多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做基础研究的专家,现在可能更多了。
这些科学家在华为,有两条道路可选择。一条,是走科学家的道路,做科学无尽前沿的理论研究,在公司的愿景和假设方向上创造新的知识;另一条,是走专家的道路,拿着“手术刀”参加公司的“杀猪”、“挖煤”……的商业化战斗。
华为追求的不仅是当期经济效益,还有长期愿景与使命!
2、关于海思
关于海思,任正非说,允许海思继续去爬喜马拉雅山。
(1)喜马拉雅山是全球最高峰,海思的使命是攀登最高峰,而不是一时得与失,尽管遭遇挫折,目标未变。只有登上山巅,才能一览众山小。
(2)海思不追求短期效益,不要海思产多少粮食,相反,需要山下的人运送粮食上去支援。这是华为对海思的一向定位,海思存在的价值不是对外卖多少芯片,赚多少钱,而是,对华为所有硬件产品赋能,是华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3)攀登珠峰的人,考虑的不是商业利益,而是,挑战极限,挑战自我,这也是海思的使命。
3、关于技术追溯/纠错
华为无线通信的“Massive MIMO”,进入5G时代,现在很火,很先进,然而,曾几何时,Massive MIMO曾被打入冷宫。
科学探索、技术研究,可能是曲折的过程,当期认识的局限,需要后期的回溯来纠错,重新发掘价值。
4、关于“外脑”
华为一直重视“外脑”,在全球部署了几十所海外研究所,哪里有人才聚集,华为的海外研究所就设到哪里,几乎遍布发达国家了。
未来还将在上海青浦研发基地“筑巢引凤”,引入七八百个外国科学家。甚至,在国外发生战乱、疫情时,将那边的科学家及家属包机接过来,安心做科研。
5、关于技术领先
华为现在不会满足于某一点的技术领先,任正非说,“立足于这个研发体系上,我们不仅仅要在5G上引领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是要在一个扇形面上引领世界”。
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扇形面上引领世界,是多维度地“拖着世界往前走”。
6、关于6G
老任说,4G是数据能力,5G是万物互联能力,6G则充满无限想象空间,必须未雨绸缪,抢占专利阵地,不要因没有专利而受制于人。
所以,华为从2017年开始“拼命”研究6G,老任用了“拼命”一词,可见华为在6G的研发投入够早、够“很”!
7、关于华为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这两年,华为因受制裁,没有选择了,不再追求用最好的零部件造最好的产品,在科学合理的系统流量平衡的方法下,用合理的部件也造出了高质量的产品,大大地改善了盈利能力。
这就给众多国内厂商,甚至一些中小厂商提供了机会,在以往这是不可能的!希望借此,华为能带领更多的国内企业发展、壮大,稳固生态链。
8、关于鸿蒙与欧拉
老任说,鸿蒙、欧拉任重道远,鸿蒙已经开始了前进的步伐。欧拉正在大踏步地前进,欧拉的定位是瞄准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的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既要面向服务器,又要面向通信和实时操作系统,这是一个很难的命题。
在软件与服务这块,华为极力打造的鸿蒙已初战告捷,面向智能终端的鸿蒙OS 2升级用户已突破1亿,与智慧煤矿融合的矿鸿操作系统也已经发布,未来鸿蒙将继续大踏步前进。
欧拉,即EulerOS,是华为花了十年打造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华为的目标是完成从芯片到应用的一体化生态系统建设。在强调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今天,EulerOS的意义不言而喻,华为在这一领域又将担起重担。
综上,经过本周的三阵“旋风”,感觉华为更稳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