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亿收购公 案拟终止 瀚叶股份一周三跌停
上周,瀚叶股份拟出资32亿元收购量子云100%股权的计划宣告终止。之前,因估值暴涨量子云遭到市场的激烈质疑,同时量子云能否持续盈利成为资本关注的重中之重。市场普遍认为,微信公 通过A股上市公司被收购实现变现的渠道似乎仍不明朗。
A股上市公司瀚叶股份进军“微信生态第一股”的资产重组计划,上周宣告终止。
瀚叶股份拟出资38亿元收购量子云100%股权,交易价格后来降至32亿元。这桩张扬了大半年的重组方案,在哪个地方卡壳了呢?
谁将是重组中的大赢家?
瀚叶股份终止收购量子云100%股权的计划,在过去的一周十分显眼。
去年11月28日,瀚叶股份发布关于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告并于当日开市起停牌,到2018年10月31日,历时11个月,这桩吸足眼球的重大资产重组案宣告终止。瀚叶股份在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说明中表示,公司将终止原因归结为“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发生变化,继续推进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面临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谈及重组终止影响,瀚叶股份表示,重组方案尚未正式生效,公司尚未参与标的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将继续推进文化娱乐发展战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场注意到另一面,一旦重组成功,谁将是资产重组的大赢家?三个人备受关注,一是量子云创始人李炯,二是浆果晨曦的实控人喻策,三是量子云董事长和CEO纪卫宁。
这桩交易案的蹊跷之处在于,同一天早些时候,重组方案公布前,量子云创始人李炯先行清空了所持公司股权。瀚叶股份公告中表示,李炯出于自身风险收益及职业发展的考虑,自愿放弃参与本次重组。市场对此紧追不舍,为什么被重组公司创始人在交易前套现离场。
量子云一路走高的市场估值成了市场所关心的一块心病。
市场的第一个疑问是,量子云2016年营业收入为1.32亿元、净利润为8713.21万元,而李炯对量子云估值只有3亿元。为何李炯要贱卖,并且还卖掉85%股权?
此后量子云的估值继续被推高。2017年3月,浆果晨曦将其持有的量子云资产包小部分股权进行转让时,量子云的估值增加至6亿元。之后到了6月,浆果晨曦再将量子云资产包更小部分股权继续转让时,量子云的估值增加至20亿元。今年4月13日,经量子云股东会决议,同意李炯将其持有的量子云15.00%股权以3亿元价格转让给纪卫宁;交易于4月26日完成,量子云在此次交易中的估值也是20亿元。
同一天,瀚叶股份披露拟38亿元收购量子云100%股权的交易预案,此次收购将以现金方式支付9.5亿元,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28.5亿元(发行价格为4.62元/股)。尽管之后估值调整到了32亿元,但市场的质疑依然激烈,为什么量子云的估值如此暴涨?
这场收购案能否最终达成,其争议核心在于量子云的天价估值。
上交所在对瀚叶股份下发的问询函中对收购标的的高估值直接质疑,要求其对估值飙升、数据真实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等进行说明。
除了业内普遍存在的“洗稿做 ”、标题党等问题,能否持续盈利才是资本关注的重中之重。
市场一直质疑,2018年至2022年的承诺净利润分别为2.66亿元、4.13亿元、5.19亿元、6亿元和6.59亿元,远高于2016年8713万元、2017年1.53亿元的净利润!量子云承诺期平均预测净利润是近两年实现平均净利润的3.74倍,若想实现业绩承诺意味着要在未来四年实现40.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能否保持高增长以实现业绩承诺尚存疑问。
量子云另一个风险是商誉减值。由于量子云属于轻资产行业,且量子云100%股权的预估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幅度较大,本次交易预计将形成巨额商誉。若量子云的业绩承诺无法实现,可能导致上市公司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冲减利润,进而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监管层连续质疑用户真实性
巧合的是,瀚叶股份最早披露拟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的时间,也出现在10月26日晚间。此前的10月12日,另一家准备收购微信公 运营公司的利欧股份也表示,将终止23.4亿元收购苏州梦嘉75%股权的计划。利欧股份在公告中解释,鉴于近期证券市场的巨大波动,协议各方对标的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差异,经友好协商,协议各方决定终止该收购项目。
瀚叶股份回应本 “停牌时间太久了”
11月1日,瀚叶股份发布公告称,10月31日下午以 络互动方式召开了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投资者说明会,着重回答了投资者所关心的若干问题。
有投资者问公司在3季 中披露公司只有1.9亿货币资金,公司如想继续对外并购,资金来自哪里,下一步还会收购量子云吗?瀚叶股份表示将承诺在股票复牌后的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续是否进行对外并购,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针对公司下一步进军新兴行业的打算,公司称,将根据市场环境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做出经营决策推动公司发展。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文化娱乐发展战略,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闻链接
投资收益已成为瀚叶股份主业
据媒体披露,目前瀚叶股份靠投资收益“活着”。2013年至2017年、2018年1-6月,瀚叶股份的投资收益分别为6151.78万元、1.31亿元、2.27亿元、3.87亿元、3.23亿元、1.21亿元,占利润总额的216.79%、148.45%、168.85%、164.39%、113.24%、88.31%。
自2016年以来,瀚叶股份火力全开跨界,几乎所有热点均有涉及。涉及大数据、投资、影视、直播、教育等,目前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沈培今累计质押的公司股份数量为9.39亿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数量的96%。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