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不用于手机, 民有点心凉!解密操作系统造得出用不起的魔咒

图片源自 络

7月5日,华为CEO任正非接受英国《金融时 》采访时的纪要公布。任正非表示,鸿蒙操作系统的产生,本身并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物联 。

早在5月21日,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曾放出消息,最快今年秋季,最晚明年春季,鸿蒙操作系统便有可能正式向市场推出。

但是,近期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又称,面对未来,华为依然会坚定支持安卓系统生态,继续融入到安卓操作系统生态当中。目前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进展到何种程度则不便向外人过早、过多透露,且还无明确上市时间。

不同的表态,不同的说法, 民心中的疑问不断被放大!

而假如真如任正非所说,鸿蒙只是为了物联 ,那么 友真的会心凉。这其中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幽怨,更有为国争光的强烈意愿。

同时,在中国,推出应用于电脑、服务器和手机上的操作系统的企业有几十家,企业和国家投入的资金上百亿,行业一度也热闹非凡。但是目前尚无公司依靠操作系统实现盈利。

在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方面,造得出与真正用起来是两种不同的境界。

1.鸿蒙燃起的希望之火

因为被美国盯上了,华为一下子成了全球关注的对象。一方面,华为没了谷歌的安卓系统,华为手机怎么发展?另一方面,在华为宣布将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后,鸿蒙能否满足华为手机发展需要,与安卓抗衡呢?

随后,鸿蒙系统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华为鸿蒙系统打通了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汽车和智能穿戴等,将这些设备统一成一个操作系统;

鸿蒙系统是面向下一代技术而设计的,能兼容全部安卓应用和所有Web应用;

若原来的安卓应用在鸿蒙系统重新编译,在华为鸿蒙操作系统上运行,性能的提升超过60%。

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伴随着美国对华为政策的不断变化,让国人兴奋,希望鸿蒙能够让华为走过难关,也让竞争对手谷歌胆寒。

然而,任正非认为,鸿蒙系统不是为了手机用,而是为了物联 。

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在6月26日的上海MWC19上表示,华为销售手机运行的是安卓系统,我们是安卓生态的坚定支持者,能确保现在华为的手机用户在使用安卓的系统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据此,有专业人士推测,作为一个没有经过长期应用与验证的系统,即使被给予厚望,鸿蒙系统很可能在推出后体验会赶不上安卓。同时也会造成华为和安卓的对立。

2.缺少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是核心

民直呼,假如真如任正非所说,鸿蒙只是为了物联 产生,那么大多数人将兴趣大减,因为物联 操作系统中,国内有阿里、百度、腾讯等,都已经做的不错,多一个华为不多,少一个华为不少。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太需要被手机电脑都能用的鸿蒙来填充!

无数的 友曾表示,愿亲身公测鸿蒙系统,协助华为让鸿蒙系统流畅好用,能够替代安卓。毕竟安卓是美国谷歌的东西,主动权在他们手里。

业内人士认为,以华为已有的能力,想要开发出一款操作系统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设计好UI用户界面以及打造出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则不是那么容易能实现的。除非华为的鸿蒙系统与苹果的iOS一样实力巨大,能够独立撑起一个生态。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外媒采访中也说道,操作系统最关键的是建立生态,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态需要两、三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希望继续使用全球公用开放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生态,但是如果美国限制我们使用,我们也会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

3.生态伴随着操作系统的发展

操作系统是覆盖在硬件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的控制中枢,是重要的基础软件之一,也是整个信息系统的地基。操作系统在长期应用过程中,都会形成围绕自身的生态系统,包含支撑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硬件(芯片、其他硬件厂商)、终端(基于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各种服务等、支持的开发工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等,各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和支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据NetApplications发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初,在全球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中,Windows占88.22%,Mac OS占9.38%,Linux占1.99%,谷歌Chrome OS占0.34%,其他系统合计仅占0.07%。

而在全球移动操作系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中,安卓占68.93%,iOS占29.4%,其他如Windows Phone、Linux、黑莓、塞班等操作系统合计市场份额还不到3%。

因此,操作系统垄断性强,Windows、Linux和安卓在PC、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领域拥有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拥有的市场地位难以撼动。

其中,Windows瞄准了刚刚兴起的PC市场,通过Windows+Intel联盟最终成为PC领域操作系统的一代霸主。

Linux则借助开源文化,顺应人们对开源的需求,瞄准服务器市场深入耕耘,目前是服务器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

图片源自 络

Android操作系统则瞄准近几年兴起的智能手机市场,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和开放能力,赢得了最广泛的手机市场。因此有专家认为,目前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生态问题。能开发出操作系统的企业很多,但是能真正用起来的操作系统就很少。

4.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之痛

中国基于Linux发展了多达十余款的通用操作系统、服务器用操作系统,包括中标麒麟、普华、一铭、红旗、深度、优麒麟、威科乐恩、起点、凝思磐石、共创、思普、中科方德、中兴新支点等。它们大多是以Linux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有的发展时间长达十年,推出的产品也已经覆盖不同领域。

依托开源系统,国内企业建立起一个坚强的拥有一个稳定的Linux内核和庞大的开发团队,保证了整个开源生态系统的持续增长。同时,Linux 区也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国产操作系统在可靠性、可用性以及安全性方面的技术进步明显,获得了国内用户的认可。

但是目前其应用领域基本上局限于政府、军队等对自主可控和安全有特殊的需求领域。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主要包括Google推出的开源安卓、微软的Windows phone、苹果的iOS,以及阿里巴巴的YunOS等,配合目前高通骁龙、联发科、华为海思、Intel、ARM、Apple等主流的CPU。

国产手机大多采用安卓系统,一是因为安卓操作系统实行的是免费策略,其开发者Google并没有用此来盈利,整个终端商与应用开发商的使用都是完全开源的,可以降低成本。另一个原因是安卓系统中存在着大量面向移动云联 时代的特性定义,适用于云端服务。

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处于生态环境和产业链的完善过程中,厂商实力和 区参与度逐步提升,第三方软件、行业解决方案、标准规范等逐渐丰富完善。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在国家自主可控战略支持下,市场规模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其中国内Linux操作系统竞争中,国产操作系统供应商中标软件和普华软件,与微软、IBM、红帽、Oracle处于领导这象限。

国产桌面和服务器计算体系已达到“可用”,替代Wintel体系条件已经成熟。2018年企业推出了涵盖桌面、服务器、智能手机、大型实时操作系统等领域的多种产品,利用人工智能、容器等新技术,扩大产品的应用。同时,国产基础软硬件在国家政务云、国家电 、中国铁路、卫星发射等重大项目中担当大任。

不管对于哪类国产操作系统,我国操作系统厂商通过自主开发应用、与硬件厂商成立联盟等形式,在丰富生态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投入不够,无论在技术还是产业生态发展方面,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都与国外微软、谷歌、苹果的操作系统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国外产品在市场中仍然居于垄断地位,国内相关企业均依赖于国外的技术、生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现有产品的技术成熟度、软件仓库、软硬件协同配套发展、 区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生态环境亟待加强。因此,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生态问题。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生态环境是决定最终成败的重要因素。

5.国产操作系统的机会

操作系统垄断性强,Windows、Linux和安卓在PC、服务器和智能手机领域拥有成熟的产业生态系统,市场地位难以撼动。那么国产系统市场机会在哪儿?

在技术和市场上,机会是万物互联时代,一个系统在各种设备之间同步。

专家认为,在未来的万物互联时代,操作系统必备的一个特点就是可移动性高,能够在各种设备之间同步,而现在的情况是Windows系统老态龙钟,体量太重太臃肿,而微软自己的新系统Midori又下落不明,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在新框架中重新实现?遍Windows的全部功能。

Linux只专注服务器,MacOS、iOS被苹果封闭在了自家的硬件里,安卓还没法甩掉虚拟机,至于其它操作系统就更不用说了,应用适配这一步就被卡死了。

机会现在对大家相对而言是公平的。

另一个机会就是坚定的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和其生态。

中美贸易战爆发,中兴通讯和华为被制裁,让国人如梦初醒,互联 模式创新并不能让国家真正强大,只有硬科技才是国之重器,而在信息技术领域,国产CPU和操作系统就是其中的“硬科技”。

我们既要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也能发展壮大自己的应用生态。正像任正非所说:“我们有信心依托中国、面向全球打造生态。一是中国市场就有庞大的应用,相比所有互联 软件,我们的系统时延非常短,如果有的人认为在这个短时延的系统上应用得很好,就会迁一部分业务到华为来。二是中国大量做内容的服务商渴望走向海外,但是走不出去,它们搭载在我们的系统上就可以走出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