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盛夏的夜空总是热闹非凡

Tea-tia

天文摄影师,水下摄影师

其天文摄影图片曾三次登上NASA 天文每日一图APOD

入围格林尼治天文台年度天文摄影大赛,TWAN摄影大赛

____

八月盛夏的夜空,夏季大三角、英仙座流星雨、星空调色盘等天象都如期而至。在刚刚过去的英仙座流星雨期间,你是否收获了那颗属于你的流星,有没有试着用着手中的相机把它记录下来呢?英仙座流星雨贵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以数量多、流量稳定著称。相比12月双子座和1月象限仪座流星雨,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有着更为舒适温暖的观测环境。它每年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前后出现,并在8月13日达到最高潮,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流星雨极大夜。今年八月我携带尼康Z 5前往青海,将2021年8月的美丽夜空记录了下来,在此之前我没有想象过一台微单相机可以拥有如此惊艳的夜间拍摄性能。

天气预 程序:Windy

拍摄星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完成相当多的前置工作,才能得到一张完美的作品。而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学会如何根据天气规划行程。在天文摄影圈里,比较常用的几个气象预 程序有:天文通、windy、meteoblue和莉景天气。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小程序“天文通”,它集合了老牌天气预测软件“晴天钟”的功能,同时还提供了小时预 及未来半个月的预测,虽然说日期离得越远,预 精度越差,但通过这些预 ,我们能够在出发前,整体评估未来行程的天气趋势,尽可能地选择天气晴朗的地方。

“巧摄”夜景摄影模式

通过气象预 ,我们框定了一个大致晴朗的拍星区域,但如你所知,我们拍星的时候需要尽可能地避开光污染的影响,但是如何去寻找一片漆黑的天空呢?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一款非常专业的拍摄规划软件“巧摄”,通过这个程序,我们可以精准地预测到拍摄当地的光污染程度,同时能规划出日升月落等天象的时间和方位,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地模拟拍摄的地景。通常来说北半球的银河常常会随着地球的自转从东南升起、至西南落下,所以我们一般会寻找朝着东南抑或是西南的地景来拍摄。在这里我更推荐寻找一些方位位于西南方向的机位,因为在8月的青海,不久银河便会划过正南方,移向西南,而此时此刻的银河将会划过天顶,实现真正的“坐北朝南”,大富人家的气象,也因为银河里肉眼可视的恒星实在是太多了。通常我们称呼天蝎座方位的银河为银河的中心,而我们的英仙座流星雨便是从银河的尾巴附近向四周辐射出来的,因此我们常能看到长长的流星沿着银河的方向,笔直的从银河尾巴划至中心。

在选定了拍摄的机位后,我们就要等待天色渐暗,进行入夜之后的拍摄,捕捉流星雨。为什么我这里要说等待天色渐暗呢?因为在荒漠的无人区里,这里没有一点点光源,在天黑后除了头顶上的点点星光,你便再也无法找到可用的光源。这时候你所能依赖的,只有你身旁的车灯和手里的手电筒,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会给你的抹黑操作带来繁冗复杂的困难,因此我们为了更好的前期准备,也是为了安全的因素,无论如何请尽可能的在日落之前到达拍摄地点,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尼康Z 5 光圈f/1.8 快门1/15s ISO8000 焦距20mm

镜头:尼克尔 Z 20mm f/1.8 S

25张拼接

当夜幕完全落下,终于等来了天色全黑的这一刻,我们开始拍摄星空,捕捉流星雨啦!捕捉流星雨的方式,其实有点类似于我们拍摄延时摄影的方法,通过不间断的间隔拍摄,尽可能记录下每一瞬间从眼前消失的流星,当然我们的设备始终是有限的,越多的设备也会带来越多的负担,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使用超广角镜头来捕捉广阔天域里一闪而过的流星,这一次我使用的就是尼克尔 Z 20mm f/1.8 S镜头来拍摄流星雨。早在单反时代,尼康的20mm焦段镜头就以其出色的画质表现而著称,它保持了和前辈相同的水准,甚至在画质上有着更进一步的突破。毫无疑问,20mm f/1.8的组合非常适合用来捕捉流星雨。由于流星的亮度不是很高,所以曝光时间过长会导致流星被吃掉,通常捕捉流星雨的曝光时间不能超过15s。但是曝光减少会影响星空的信息收集,这个时候对相机的感光度要求就非常高了。因此尼康Z 5这方面的表现在目前市面上的数码相机中可以说是非常顶尖的。利用机内自带的间隔拍摄,配上充足的电力补给和存储补给,如监控照相机一样对着天空捕捉一整个晚上,接着在后期的时候,从大量照片里筛选出含有流星雨的照片,为后续的照片调整做准备。

当你在守候流星雨的时候,我们能做一些什么事情呢?当然是用闲置的另外一台相机进行拍摄,以用作流星雨照片合成的全景接片图。

尼康Z 5 光圈f/2.8 快门1/20s ISO10000 焦距20mm

镜头:尼克尔 Z 20mm f/1.8 S

为了方便拍摄全景照片,我建议使用三维全景云台进行拍摄,在保证每张图片之间有20%左右的重合度的情况下,将全天的星空和环境地景收入镜中,用作后期接片的素材。20mm焦段的镜头我们该如何设置曝光参数呢?众所周知,天上的星点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旋转,当相机的曝光时间过长,星点必然会产生所谓的“拖线”现象。这里通常有一个300法则可以参考,即镜头所能使用的最长星空曝光时间为300÷镜头焦距,以20mm镜头为例,理论上用300÷20得到15秒曝光时间,可以保证星点基本不拖轨。而关于ISO的设置,基于尼康Z 5优秀的高感表现,让我能够自信地使用看起来较为极端的4000-8000的ISO参数。

拼接示意图

到这里,我们前期的拍摄工作就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就要进入冗长的后期流程。第一步是产出我们的星空拼接底图,这里我们会使用到一个软件叫做Ptgui来完成全景接片的操作。我们需要把拍摄得到的RAW文件里批量的导入PS里使用camera raw插件完成镜头暗角和畸变的矫正,然后保存为DNG格式。接着我们把DNG照片导入Ptgui里面,可以一键完成拼接全景的工作,对于少部分拼接不上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手动添加对齐点的方式使其完成拼合。接着我们选择合适的投影模式(一般为墨卡托或者立体投影),调整和旋转照片的位置,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透视结构。至此我们的底图的拼接就完成了。

尼康Z 5 光圈f/1.8 快门1/25s ISO10000 焦距20mm

镜头:尼克尔 Z 20mm f/1.8 S

另存为我们的星空底图后,这个时候我们将预先挑好的流星雨也加入到ptgui里面,使用蒙版,将流星雨的图全部遮,仅仅保留流星的部分,通过手动寻找星点对齐的方式,将他们逐一贴到我们的星空底图里,最终我们将会得到另外一张含有流星雨的图片。

尼康Z 5 光圈f/2.8 快门1/20s ISO10000 焦距20mm

镜头:尼克尔 Z 20mm f/1.8 S

40张拼接

我们将完成的底图导入PS,照着RGB直方图,我们调整白平衡和色调,将RGB三色的直方图重合面积达到最大,得到一个色温色调正常的照片。往下滑鼠标,我们通过对比度可以增加照片的反差,调整白色色阶可以增加星星的明亮度、降低高光确保高光部分不会过曝,拉高阴影可以恢复更多的暗部细节,降低黑色色阶,可以保证照片的黑场是全黑。接着就是颜色的调整,通过调整各个颜色的色相、饱和度和明亮度,达到一个我们所预期的星空颜色搭配,产出我们的星空底图。

在底图之上,我们将合成的流星雨图片复制一个新的图层并且全部铺以黑色的蒙版。再使用钢笔、画笔等工具小心翼翼的将流星从蒙版里擦出来,完成这个繁琐的工作之后,我们一张合格的、符合科学认知的流星雨照片也基本产出了。

尼康Z 5 光圈f/1.8 快门1/25s ISO6400 焦距20mm

镜头:尼克尔 Z 20mm f/1.8 S

25张拼接

如你们所见,一张正确的流星雨照片产出过程是极其复杂的,一个好的相机镜头组合能够大量地减少我们的工作。试想一下,如果镜头的光圈不够大,相机传感器的高感表现不够好,内置没有间隔拍摄等功能,这会不会让你拍摄制作一张流星雨照片的难度陡然上升呢?带着尼康Z 5穿越无人区,茫茫戈壁、漫漫黄土、寸草不生、渺无人烟、粗犷无际,它孤独苍凉的美,无可替代。浩瀚的雅丹地貌,在繁星之下格外美丽,感谢尼康的陪伴,让我在享受这一美丽瞬间的同时,能够把流星绽放时最美丽的瞬间也定格在画面之中。

如何在炎炎夏日拍出元气少女人像?

趁盛夏时节,快快带着相机去“撒点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