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前天发的关于仿真的,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我们对仿真前的准备、格式转换、导入检查流程、建立PORT、求snp、模型建立、仿真模型导入、CLK信 仿真对比做了一个流程性的介绍,并且对于仿真出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差异进行了补充说明(对于示波器500M 10:1无源探头进行了一个简单模型建立)。
本篇由卧龙会测试高手“关羽兄弟”在上篇的基础上,从下面4方面做一下扩展
1,不同驱动等级影响有多大
2,同一信 不同layout走线有多大差异。
3,高大上的眼图如何产生,传说中的抖动如何体现
4,芯片内部die上的信 是什么样的,
此次用到的仿真软件不说了,头条有限制,不让说软件名,哎!你们就猜猜吧。猜出来有奖,哈哈!我们来看看仿真测试结果靠不靠谱,能找出哪些差异。
驱动等级影响
软件不配合,你就没办法;设备有限,轮不到、示波器带宽不够、探头不充分(带宽不够);layout限制,没有测试点、pin脚就近没有地(接地弹簧没法直接用)。用下图鳄鱼夹方式接地,那就有点自己骗自己了。
如果一直是上图这种方式测试,那后边记得换个下图这种姿势。测试的数据会让你感觉的更真实点。
好了,扯远了。看看驱动等级了。
驱动等级在ibis中体现,各家叫法不一样对应的等级分类也可能有差别。在SDRAM这块,我接触到的就这个样了。
我们就在同一条件下对比SD_CLK在四种不同驱动条件下在接收端的差别吧,做好心理准备,差别确实有点大。
驱动疯起来连自己都怕,有时候别急着干串阻、对地电容这种活,先看看驱动能否调整下。或许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
同 络不同走线
换个data信 吧,老拿clk说事也不好,厚此薄彼了。就是DQ8了。
看起来还是有差别吧,尽管差别不是很大,说明攻城狮的layout这条 络还可以的。
仿真眼图
看到眼图了,怎能少了夺人眼球的眼高、眼宽等等测量参数了。
DQ信 差别
我们这个工程如果仔细看图,会知道是两片SDRAM的。这次我们对比下两片SDRAM上三条DQ信 DQ3、DQ8,DQ13的差别,说不定有惊喜的。
可以看出差别,但是不是很明确,而且 没有一一对应起来。当然可以看出这个使我们使用了PRBS7码型。
可以看出数据线我们挑选出的三条长度不同的信 差别了吧,其实看起来还是比较明显的。DQ13(红色的)明显滞后DQ3、DQ8,layout等长为了时序,当然比较夸张的动不动等长5mil偏差就有点过了。因为芯片内部部分信 时序也是可以调整的(DDR3中DQ与DQS间时序)。
Pin与die上信 差别
可怜我当时还不知道die是啥东西,就弱弱的问了下“能不能现在测试下die上信 看看是不是我们layout或者软件设置有问题导致”,然后就冷场没有然后了… …
往事不堪回首,说出来都是泪。
看起来差别有点大吧,不看不知道,看了下一大跳的。
总结
有意思了我们就为以后做个铺垫,信 差不多了,是不是该考虑电源影响了,电源供电了是不是有吓人的SSN要看看,单个信 看起来还行,所有的信 都同时工作起来又是什么样的。传说中的信 质量差(过冲、边沿陡)会影响EMI,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看看两者关系。这些都可以,前提是类似于测试你的测试环境得有能力搭起来(流程得跑通)。
就分享到这里,大家对此文有什么想吐槽的,尽管喷!我能承受得了,哈哈,喷过后别忘了点赞,关注,收藏,转发!
卧龙会,卧虎藏龙,IT高手汇聚!由多名十几年的IT技术设计师组成,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