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车一百天 一次 会旅行

申请

2017年12月底,两年每周往返南京和广州之间的状态,终于有了改变,项目已经验收,终于可以回来了。元旦结束之后,春节到来之前,天下无事,时间是比较多的,我也一样。一天晚上,突然跟家人说,注册一个DD账 ,早上去上班时候开开DD,顺到上班地点。上班地点在20公里以外,之前常打DD去车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现在轮到我“服务服务”别人了。再有,一直在跟软件系统打交道,是时候多接触下人,“体验生活”…如是乎,登记行驶证和驾驶证,提交了申请。

约车

第一单

第二天一早就收到“认证申请通过”短信,并没有立即上路,广州那边又有点事,然后赶紧去下,一周以后回来,才开始接第一单。第一单是在中午,工作日吃完午饭无事,有两个小时空闲,忍不住打开客户端,点击“开始接单”,然后DD姐提示“听单中…请系好安全带…安全行驶…准时到达…”,等待不久,大概两分钟,一声“叮叮”,DD姐提示“接到实时订单…”,从“XXX”到“YYY”,按照导航提示,开车到达XXX公交站,划了到达上车点,上来的是两个中年女士,要去江宁的YYY小区,让上车,然后问了下急不急,回答比较急,路由选择从新模范马路、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龙蟠路、双龙大道,一路开下去,没问题。中间与两位阿姨聊了聊,她们赶去亲戚家。走到半路,傻眼,都没点“接到乘客”,然后赶紧划了“接到乘客”,DD姐开始提示行走路线和方向,怪不得中间DD姐一声不吭,原来才开始计费…就算给阿姨做点好事吧,第一单算是“交学费”

玄武湖隧道

车是2012年初买的手动挡,皮实,一般女生不用力可能拉不开车门。平常只回家,上班有班车,所以6年了里程才4万7千公里。我也算是个另类吧,选择手动挡,家里就我一个人开车,一开始就有“手动挡情结”,后来习惯了,没有很多人想象的在市区里面频繁启停那样麻烦,事实上,只要当踏板变成肢体的延伸,车感强,没什么分别。在高速上,与自动挡更没有什么差别,而且“发动机制动”在上坡或匀速方面还有很多好处,总体下来,手动挡有种与“发动机”交流的感觉,适合我。开 约车,也不怕什么。

这部车,随着我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里面,走过很多路。我扶轼、车留辙,一起留下不少轨迹,没办法都显示出来,这里有个我能凭记忆画出来的,大约能够表示我的意思吧。

车辙

订单潮汐

作为一个参与者,既然参与了,必须专业,一定要深入分别现象背后的原因,踩准点做高效率的事。订单与车的比例,是衡量市场需求和供给的重要指标,但是一天的单量是有其变化规律,有时多有时少,简称“订单潮汐”吧。另外,间接地反映在开车前往上车点的距离上,简称“接单距离”。

早上6:00,出门之后来到后街的包子铺,买一杯红枣木耳羹,一个豆沙或烧卖,上车吃完,配置定向上班地点的顺路单,顺路单设置了方位指向,系统能自动按方向来匹配订单。

早上6:30,冲单时间开始,冲单时间范围内,累计一定单数给予额外奖励。这时候点击“开始接单”,单、车配比基本合理,第一单有三种可能:去市内医院,去南京南站,去学校。这么多天,还没发现有其他第三种可能。这么早很少上班的,要办事起早的人有三类:看病、出行和上学,很合理!

早7:10,清除定向顺路单配置,第二单,在早高峰时间翻倍奖励开始,翻倍时间内,每单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倍奖励,这是大部分司机的动力。系统为你自动不定想向指派,从这时候开始到9点左右,你基本上都停不下来,从A到B,从B到C,从C到D,或者还有从D出发到C接人到D的情况,单多车少时,DD以乘客下单先后次序优先于距离远近派单,不合理没办法,不合理的事可以存在很久,最糟糕时候要在市内行驶3km去接人,这种接单距离让人郁闷,经历过的人有体会。这时往往发生订单取消事件,司机取消或者乘客取消。

上午10:00,总量已完成10单。过了早高峰,单车平衡发生变化,单较少车多,或单车基本平衡,这时接单距离在10m~1km不等,这是一种相对良性的配比状态,乘客和司机都能接受,唯一不好的,就是司机能拿到的奖励很少,约到大热天,空调折算油耗,很多车都吃不消,赔本赚吆喝。

中午12:00,总量已完成15单。中午回家或者办事人变多,单车平衡再次被打破,单多车少,接单距离在800m~1.8km不等。

下午14:00,总量已完成19单。上班的基本回到位,单少车多,接单距离在100m~800m不等。

下午16:30,总量已完成24单。单少车多的程度很严重,很多时候要空放(就是空车行驶返回),接单距离在10m~300m不等。

下午17:30,总量已完成26单。下班顺路车的人多了,单多车相对多,总体上相互满足,接单距离在40m~1km不等。

下午18:00,总量已完成28单。自己累了,路太堵,顺路车回家。

左-某一街头 右-新街口孙中山像

南京城

自从1999年来南京,已经19年了,学校里、上班时,都是两点一线,对这以外南京的道路、景点和位置不是很了解,平常接触的都是软件系统,与人接触少。 约车的经历,给我一边了解南京、一遍了解人的机会。到现在,你要问我一个地方,我基本上能给你指出方位。

南京老城区,包括鼓楼、玄武、秦淮、雨花四个区,被内环东线、南线、西线、北线四条干线围绕,所谓“东龙蟠、西虎踞”,被中山路、中央路、中山东路和汉中路画成一个田字形状。南京道路安排基本合理,但因为老城区有玄武湖、紫金山、月牙湖,东北方向被长江阻隔,所以实际上面积很小,从新街口往外开10公里,就到了郊区。还因为小,原本都是古代遗留的、或民国修建的道路,往往单向只有两到三个车道,少的只有单车道,再加上避免影响市容,“天桥”很少,很多地方每50~100米左右就有人行横道,再有夫子庙,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所以老城区总体上比较难开。当然,除了长江路、太平南路,长江路上从总统府到五台山有很多梧桐树,绿荫如盖,太平南路从文化区直达秦淮河区,老建筑一览无余,都不错,还是挺喜欢的。

鼓楼

很多人不愿意来着市区,愿意去新城区,新城区是建邺区,搭着“青奥会”快车,“搭积木”似的建了起来,这块原本是“江东”(长江以东)、“河西”(秦淮河以西)的村庄,现在已经变成南京最贵地段。因为新建,所以道路很“畅快,”南北向有江东快速路,中间隧道链接,沿江有扬子江大道,链接去浦口的扬子江隧道、长江隧道,北端链接去下关栖霞的幕府路,南端链接应天大街高架和绕城高速公路。

河西新城


多余时间

你会问你哪有这么多的时间?一个人总有时候会有多余的时间,一个人的时间里面,可以选择打游戏、玩手机、逛逛街、看电影,还可以做有很多别的,比如运动、看书、爱好,要“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这要经验还要时间”,其实还可以做一些自己以前不愿意、不了解、没接触、没经验的事,这一次时间,我选择了 约车。

大雪天

2018年的第一场雪来得很早,连续3天,整个城市银装素裹、天地茫茫,打车需求很旺,道路结冰,行车其实有危险,汽车不能停机,否则瑟瑟发抖,手指冰凉,就当是做好事吧,一早来大学城。大学城在郊区,车开到里面,周围雪茫茫的一篇,天空和大地都是一种颜色,幸好还有红路灯点缀其间,不然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从小区到地铁站,从地铁站到学校,从学校到地铁站,有离校也有回家的,迎来送往几波人,感觉做的事也有点道义上的意义

2018年南京大雪

乍暖

南京的春天很慢热,三、四月的时候,还有一点冷。不过,打开车窗缝隙,一股乍暖还寒的气息流入车内,行驶在街上、郊野、学校、山路上,春风拂面,万物似乎有种萌动的意识,仔细分辨光秃秃的树枝上,早有几个嫩芽钻了出来。从地铁站到小区,从地铁站到学校,有回家也有归校的,新的一年,这样一开一合,拉开了序幕

法国梧桐

再到五、六月,中午阳光变得炽热起来,开空调太早点,空气闷浊,这时候不开车窗是不行的。但是开窗也有问题,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南京的梧桐树、柳树,到了释放种子的季节,满城飞絮,有柳絮,也有梧桐种子,裹着毛绒绒的,飘来飞去,洒满车窗,飞进车内。想要盛夏时的绿荫如盖,就得接受现在的满天飞絮,就幸福地吃点苦…


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词/曲/唱:张楚

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mp35:48来自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verse1:吃完了饭有些兴奋 / 在家转转或者上街赶赶 / 为了能有下一顿饱饭 / 天堂实在太高太远 / 眼泪眼屎意守丹田 / 我们也只能表现得这样

chorus: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 / 上苍保佑有了精力的人民 / 上苍保佑有了精力的人民 / 请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吧 / 上苍保佑粮食顺利通过人民;

verse2:真的不敢 / 想要能够活着升天 / 只要能够活下去 / 正确地浪费剩下的时间 / 这要经验还要时间 / 眼泪眼屎意守丹田 / 我们也只能这样忍受;

verse3:不请求上苍公正仁慈 / 只求保佑活着的人 / 别的就不用再问 / 不保佑太阳按时升起 / 地上有没有什么战争;

verse4:保佑工人还有农民 / 小资产阶级 / 姑娘和民警 / 升官的升官 / 离婚的离婚 / 无所事事的人;

verse5:请上苍来保佑这些 / 随时可以出卖自己 / 随时准备感动 / 绝不想死也不知所终 / 开始感觉到撑的人民吧……

工人

约车优惠大战,把出行成本大大拉低,很多人会抓住这些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便利出行与利益最大化。城市不是自己长出来的,城市的建设要靠管理,但实际的建设还得靠工人。工人常被嫌弃,部分原因的确因为习惯或谈吐,但是他们也是一面镜子,我们照照自己,我们是不是足够宽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不要求唾面自干、肚里撑船,至少我们能有一定的容人之量, 会真题进步需要时间,要努力看到阳光的一面。

工人

农民

当代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农民,有条件的地方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农民兄弟已经处于 会变革的过度状态,很多人离开了原来的农村,新一代甚至认为城市是他们的家。“吾少也鄙”,笔者小时候也务过农,插秧、割谷、挑担,都会,是个地道“农民”,他们怎么想其实也能了解。有时候跟他们聊聊,问问他们是哪的,那边家里还有多少人等等,很亲切

我是农民

小资产阶级

他/她不啃声,目光里面有很多心思,对你多少有些不屑,讲究是他们的生活。要不是打不到专车不至于会打我的快车。他/她不用啃声,我也不会主动要啃声,安安静静的,或者来点Yanni或Kenny G,非常适合这会的气氛,不尴尬也不吵闹。 会中坚是要由精英来构成的,一种沉稳,带有精英的气质,这种沉静,才可能让人看得更远,这个 会才更有希望

小资

姑娘

清秀、美丽,举止落落大方,谈吐客客气气,有没有让你想起以前的人?年轻很好,每个人多少会开始怀旧,尤其在自己越来越旧的时候,她们在面前,仿佛一部老电影,看多了自己浅笑…“师傅,麻烦前面左拐…”“师傅,到了,麻烦靠下边…谢谢,再见”…再见!不再有的青春

再见,青春

民警

“你放心,要是我要抓你,都不会让你开这么远,最多就近逮住你…”坐在后排的一个高个,在我稍稍问了句“您是交警吧?”后,回答道。南京开始抓野战军,与有营运拍照的正规军相对比,对运管、交警比较敏感。我也一样,本来只为打发时间,谁也不想惹上是非,所以问了一句。但是谈下来,人家民警、交警也是个 会人,都有出行刚需,公私分明:工作上有要求就执行,那是例行公事,生活上有需要就自行,这是客观需求,没什么问题。

民警

大学生

大学生是 约车的主要乘客,很多司机就长期停靠在大学学校门口,造成水泄不通,实在是不好,我不这样。没事时候,找到一棵树下,停下来,打开车窗,放低靠椅,休息会。但是,在大学城,你基本做不到好好休息,因为单太多。这些90后、00后,与我们当初在大学时候不一样,没有太多顾忌、节俭的思想,似乎更注重个人体验和自我。他们很能说,问 约车赚这么点还跑?我没法回答,说了他们也不能体会,因为不在同一个阶段,他们没经历过,什么都好奇

大学

旅游客

南京是个旅游城市,夫子庙、中山陵、总统府等等,基本都在市内,在节假日或旅游高峰时候,很多有来自东南西北的游客,打车的人很多。最常见的是一家子来旅游,有老一辈,有下一辈,一家几口人,上车了,问问来自哪边的,介绍下南京的景点,根据自己学的的历史,给他人讲讲有些东西的来历,不少人还认为南京不错嘛,“随便谁”都能讲出个门道。嘿嘿,这个也有利于提高本地形象。另外,带着的小孩开始哭闹了,我打开车载DVD,播放点“猫和老鼠”动画片,镇住小孩,人家都夸:“你这都有”,我说“没这个怎么搞定小孩?!”

夫子庙

媒体人

接到的单,要去丹凤街江苏卫视、锁金村影视中心、龙蟠路广电大厦,不是媒体人就是参演演员。女的常常带着老式复古黑框眼镜,眼神高傲,男的往往一头长发或戴耳环,神情自若。一般电话很多,各种联系。有一次遇到一个话多的,说自己做摄影的,拍广告宣传,现在转到做电视剧制作。说这个行业,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还有很多内部瓜葛

江苏卫视

退休阿姨

一位退休阿姨曾经是驾校考试中心,上车了,走在中山东路上,车很堵,就聊起来。我问驾校里面应该很好,她说曾经好歹是个领导,现在退休了,还是有人找她去帮忙,帮忙吧好像太随意,对人家和 会都没负责,不帮忙吧又得罪人、欠人情,矛盾得狠。还有另外一个阿姨,只有一个兄弟,家里两位老人还在,老母重病全身不遂,老父前几天因此喝多了摔伤,吐槽埋怨老父为何不看大局,搞得祸不单行、忙不过来…等等,故事很多

阿姨(非文中人)

爷爷奶奶

有很多打车的人并不是自己,这种情况往往是子女、儿媳帮父母打的车,一般这些爷爷奶奶还带着一个孩子,去补习班、去兴趣班或者展览馆。实际上,有时候并非如此,至少有3个老人,大概年龄在60、70岁,一上车,老爷爷坐前面,老太太坐后面。我就问老爷爷:“孩子帮你叫车的?”老头自豪的说“我自己啊”,还拿出手机晃两下。感叹这个 会发展快,别以为老人们就会落后,他们虽然很多时间要围着孩子、孙子转,也没完全被时代落下。

爷孙(非文中人)

赶去车站的人

30分钟内“必须”感到南京南站!这个必须是没法保证的,谁能保证路上不堵?这个不取决于主观要求,对于要去车站的人,他们反复的问要多久,他们的心情我也很理解,我一般说“尽量赶到”,脚下稍微用力,但是并不会去胡作非为,毕竟“送达是第二位,安全才是第一位”,谁也不想因为要快,而弄出对人对己不必要的一遭事

南京南站

无所事事的人

眼神空洞,浓妆艳抹,香气杀人,必须打开车窗,不然要晕倒去。她说起某某曾经追求她,她如何如何,说起她不争气的老公,最近又要跟她要钱,说起在南京那边有一套房,幸好买的早,还说很多…我勉强应付。他霸气十足,脖子上一大串金链子,皮肤粗厚,卷发墨镜,我赶紧收回眼光。他说起他曾去哪边哪边,名下房子几套几套、门店几个几个,手下小弟多少多少,还说很多…等到他下车甩完门,我赶紧放下全部车窗,透透气

灯红酒绿

风尘人

一大早的第二单,上来两个满身酒气的人,中山路上国际会所出来的,说起话来不三不四,不愿意多听,只期望能很快送到下车…然后,下午三、四点时候,上来一位女人,风尘气息,红唇白面,直发墨镜,摘下眼镜,问了句“能抽烟不?”我说打开窗户就行,她抽起烟来,眼睛直瞪瞪看着前方,不吭声,停到某夜总会前,下去了。我看了下天气,晚上可能要下雨,这个初春傍晚,有点阴沉,煞了风景,有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默然…

花落知多少?

快递

约车不单单只会运送乘客,还有一些别的,比如从莫愁湖东路送一袋海鲜到和燕路餐馆,从交警八大队送一个驾照到交警三大队,从竹山路图文店送一个打印物件到将军路国际学校,从夫子庙宠物店送一只小狗到云南路宠物医院,等等。“DD快递、半小时速达”,广告语我都替DD想好了,这速度连“SF速递”也是比不了的。

DD快递


归隐

在6月以后,我逐渐淡出了“ 约车江湖”,不再接单,不再浏览“车主圈”,看过太多脸、太多事,太多红绿灯、箭头,看得够了,开始有些厌倦了…车的里程已经变成6万7千公里,并非需要靠这个度日,后来要长期出差,再也没有开过 约车。这一段经历,很特别,让人看到了 会的另一面,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在这里写下来,作为一篇游记,回味几遍、感叹几番…


附录一:经济分析

笔者的一天极限单量为28单,经过多次试验,基本在上下左右,没有大变化。对一天6:30-18:30,有效时间为10小时的 约车,相应收入、成本和利润分析如下:

收入情况:一般处理单子的速度为2单/小时,单子行驶距离均数在5km/单,(含奖励)收入速度在3~5元/km,均数在4元/km,这样,每小时收入=2×5×4=40元,一天干足10小时,则收入在400元左右,这是均数,没考虑运气好坏的问题。

成本情况:按照5km/单,一天28单,则总里程数为140km,以综合油耗8L/100km,油价7元/L计算,空放占比20%,则油耗成本=140×8/100×7/(1-20%)=98元

利润情况:不计保险、磨损成本,按照以上计算的结果,则毛利润=400-100=300元/天,平均到每小时内面,利润速度=300/10=30元/小时。

附录二:DD&MM

上次对 约车的一篇文章,引用在此作为DD(弟弟出行)和MM(美美打车)两家 约车运营的个人看法:

“小编作为 约车业余从业者,自去年12月接单1623单,开了一段时间,抱着体验生活的想法,遇到过各色人等,也经常乘坐 约车往返车站、机场,有比较强的亲身体验。 约车这个新鲜事物,良性发展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 约车出行是一个短的时间过程,结果是司机师傅拿的是辛苦钱,乘客得到的是实惠,平台则想在于保全市场的前提下争取开始盈利,都有自身的诉求,无可厚非。但是,平台不能光做“无本之利”的生意,不能盲目地扩大市场、搞多元化、个性化,“首先是安全,然后是达到”,应当从人、车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升出行安全性,提高出行体验,保障 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个 会有好人也有坏人,大环境和小圈子里都有,但是总体来看,好多于坏,希望大家出行,一路平平安安。

附录三:某一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8月15日
下一篇 2018年8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