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首台智能消毒机器人上路进行防疫消毒作业。
防疫测温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体温和是否戴有口罩。
远程医疗诊断。
非接触式测温系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长沙,作为离武汉最近的省会城市,深陷风暴漩涡,堪称动魄惊心。然而仅仅不到两个月,长沙奇迹般地控制疫情,完胜这场“大考”。这个城市硬核“怼”疫情,凭的是什么?
疫情发生之后,长沙科技界全方位一级响应,构筑防、控、治一体化的疫情防治体系,构建了科技战疫中的“长沙密码”。这背后,体现了长沙紧跟中央、省委省政府步伐,坚持顶级设计优先与规划先行的思路,全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长沙优势的自主创新之路,开创新型举市科技体制,打造全球科技抗疫的“长沙样本”,为全球抗疫贡献湖湘力量。
一场科技助力全球的“战疫”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新时代,一场战役的胜利,仅靠“劳力”远远不够,还需“智力”武器。
不同于当年抗击SARS,这次新冠肺炎战疫,长沙有了基因测序、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加持”,已今非昔比。
长沙花式科技抗疫的新技术新产品,涵盖与防疫相关的病毒检测、药物研发、医疗设备等;由防控疫情延伸出的各项辅助手段,例如新型测温方案、新型消毒设备、大数据分析监测、信息发布等;以及提高制造业生产力的工业云服务,为大众提供的在线办公、学习、远程医疗服务等。
在大数据分析检测、疫情追根溯源、人工智能抗疫方面,智慧眼开发热成像可见光高温识别跟踪解决方案,千视通发布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员溯源寻迹系统,以AI、大数据助力防疫;华诺星空、纳雷科技联手推出的UECS100无人值守防疫检查站,能在数百米之外主动探测到来访人员,近距离自动测量体温、自动消毒等。长城科技开发的热点测温系统、园区疫情防控系统、PK生态服务平台、PK教育平台等4个平台均列入湖南省工信厅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助力抗击疫情工业互联 服务平台名录。科创信息开发人员流动监控系统、抗击新冠肺炎捐赠信息管理平台、涉疫矛盾纠纷系统等系统助力防疫抗疫。亚信软件开发的疫情防治人口大数据平台,已列入中国信通院和云计算产业联盟发布的疫情管理防控云产品目录。零壹移动互联推出“零壹 区疫情防控系统”,政视信息发布园区企业复工智慧系统。中电软件园开发了园区疫情监控和 送系统,可实现多层级疫情和防疫物资信息采集。行深智能全新开发并上线无人送餐车。酷哇机器人联合中联环境,紧急推出智能驾驶环卫防疫消毒机器人和智能驾驶环卫清扫消毒机器人。
在支撑疫情科学诊治方面,博为软件、创星科技等提供可视频远程会诊、AI辅助诊断的远程医疗平台和在线问诊平台,已在湖北武汉等超过2000家医院使用。同安医药开发了“同雲诊所”项目、智能化药品分拣系统,对全省4289家基层医疗机构、 会药店进行药品配送。作为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的圣湘生物,成为国内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获批上市的前6家企业之一。公司向国内外捐赠了价值超过3300万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物资。明康中锦的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是治疗新冠肺炎临床一线极为重要的治疗设备,待国内疫情缓解后,又供货伊拉克、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全力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一种顶层设计优先、规划先行的理念
在工业云、远程办公学习、云上政务抗疫方面,腾讯云计算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免费为千余家企业提供了线上办公服务。中电互联为企业免费提供疫情智慧仓储管理等多项数字化远程服务。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打造“长沙疫情信息物资共享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提供MES系统和免费的远程办公OA。拓维信息搭建在线教学、智能作业、在线考试等应用场景,1个月内平台访问量超过1亿。创智和宇为湖北事业单位开发“疫情统计小程序”,直接对确诊、疑似、死亡病例进行在线申 ;开发失业登记在线受理、失业金 上申领应用;开发“人 通”“湘税 保”,为单位及个人提供足不出户的 保、医保服务……
长沙为何能短时间内快速、高效、从容应对疫情?为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能涌现如此多的抗疫软件企业、信息技术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因为一直秉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规划先行与顶层设计优先”,才使得长沙在国际科技竞争、产业竞争、贸易竞争中,甚至此次抗疫中,始终保持主动、主导地位。
三年前,长沙就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大力发展以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设备等为重点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大力发展北斗导航、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同时启动了移动互联 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了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新材料、机器人、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等多家研究院;建设以应用为核心的“长沙工业云平台”;启动230家智能制造企业试点示范。
与此同时,统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验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启动大学科技城建设。组建科技和产业联盟。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突出双创引领作用。加强以企业领军人物领衔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长沙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科技云平台作用,形成完备的创新创业生态链,让长沙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另外,当时为了吸引创新创业人才,长沙拿出了诚意满满的《长沙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措施》。
两年前,长沙发布《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
一年前,长沙出台《关于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长沙市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意见》。
……
这种规划先行和顶层设计优先的科技制度,保证了整体带动局部、政策的连贯性、重大问题发现和重大任务的落实。长沙市委市政府、工信等职能部门上下联动,一个个规划设计出炉,其背后是多少人、多少次的行业产业调研,是多少回求教顶级专家把脉问诊,是多少场头脑风暴会议后的冷静细致斟酌反复,最终诞生出“有血有肉”的长沙发展大计。因为一批批人的坚守与执着,原本一个个纸上的规划,最终落地生根,成就了如今更加“壮实”的长沙。
一套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市体制
如何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市体制,长沙一直在举全市之力摸索创新之道。
今年3月21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就加快软件业发展特别是软件应用场景打造进行研究部署,强调要抓住应用场景开发这个“牛鼻子”做文章,集中力量和资源,打造应用场景、促进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生态,推动长沙软件业再出发。预计到2022年底,长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将突破1500亿元。
从给资金和政策,到如今的给机会,长沙的锐意改革精神和开放包容太多,吸引了全球目光。“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仿佛宿命,被 友音译为“长沙等你”的中国开发者 区“CSDN”(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真的来到了长沙。5月9日,胡衡华与CSDN创始人蒋涛共同见证下,双方签署建设软件开发者中心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CSDN将总部落户长沙。一个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总数过万家、相关从业人员近50万人的城市——长沙,一个是覆盖全球90%以上的中文开发者,并拥有1000多家企业和合作伙伴的 区——CSDN,两者共同携手“共建中国开发者产业中心城市”成为了“长沙软件业再出发”的另一个强劲信 。
长沙眼光看得长远,先是“筑巢引凤”,再是“引凤筑巢”,一个良性发展循环就此开始。日前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尼尔森,发布了中国城市综合实力20强,这份榜单主要是参考综合经济、交通与城建、科教与医疗进行排名的。长沙排名第14位,仅次于苏州,力压青岛、西安、大连、宁波、郑州、无锡等同一档次的二线城市。
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市体制,正逐渐形成,这是长沙的一种政治智慧,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与魄力,更是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未来,长沙来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