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车 智慧的路

小马智行研发的自动驾驶出租车。 资料图片

2020年11月,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举办的2020世界智能 联汽车大会外场展区。 资料图片

顾客在购买新石器无人车内销售的商品。 资料图片

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等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 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通知指出,试点城市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落实资金等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自动驾驶出租车

省事又靠谱

北京南五环外的亦庄新城,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核心地区。

今年4月,《北京市智能 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总体实施方案》划定了包括亦庄新城22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大兴机场高速公路等在内的国内首个智能 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这些区域,智能 联汽车企业可以开展商业运营服务,还能进行智能 联汽车高速测试,早晚高峰、夜间、雨雾天气等多种复杂场景测试。

小马智行是一家在政策先行区开展道路测试的自动驾驶企业。现在,在亦庄的街道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些造型有点特殊的出租车——白色的车身两侧多了两个圆圆的“眼睛”,车顶上多了一个“帽子”,这正是小马智行研发的产品。“眼睛”和“帽子”是智能雷达和传感器系统,依靠它们,车辆可在公开道路实现L4级自动驾驶功能。

当被问到开自动驾驶车辆有何感受,唐师傅说了两个字:省事。“我从2019年开始做安全员,最初肯定还有点担心,不知道自动驾驶靠不靠谱。过了大概半年时间,我就彻底没有负担了。车上的雷达能看到200米以外的路况,比人只靠眼睛观察安全得多。”据小马智行工作人员介绍,从开始路测到现在上路运营,自动驾驶出租车没有出现过一起主动交通事故。

“智能 联汽车的发展能够解决出行服务中的很多问题。”张宁说:“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酒驾、疲劳驾驶、注意力分散等人为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开发出更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多功能无人车

让服务流动起来

在一栋写字楼门前,停放着一辆由新石器无人车公司研发的小型无人车,十分引人注目。2.5米长、1米多高的小车,外形方方正正。车的前挡风玻璃是一块电子屏幕,上面正滚动着字幕“无人车下午茶”。车内有许多托盘,里面装着葡萄、山竹、蓝莓等水果,只要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原来,这辆小无人车相当于一个可以移动的自动贩卖机。

除了移动零售,无人车还能提供更多服务。比如到了晚上,可以变身成安保巡逻车。车上的摄像头可以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即使是夜间无灯光的环境下,也能准确发现目标。安保人员可通过客户端查看无人车实时回传的数据,大大降低安防管理成本。此外,它还可以用来运输物资、消毒喷洒、提供金融服务等。

新石器无人车也在今年5月获得了在亦庄公开道路上行驶的资格。在新石器无人车首席财务官李子夷看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设立对智能 联汽车的研发来说是极大利好。“亦庄地区的道路状况和智慧交通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很高。比如导向车道线的稳定性好,交通信 灯通讯逻辑统一,这些条件都为无人车上路实测提供了便利。”

同时,智能无人车在道路上获取的数据,也有助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数据采集是建设智慧城市的第一步,之后才是数据分析、进而提高城市运行的效率。”李子夷说:“智能 联汽车相当于一个个移动的数据采集器,每辆车上配备的传感器会把在路上源源不断采集来的数据,传送给城市管理部门。比如可以利用无人车拍摄违章停放的车辆、违法经营的流动摊贩等。”

“现在我们已经做到将小的商业场景活化;未来,无人车可以使用的商业场景将更丰富,商业地产中的各种形态都可以搬到四个轮子上成为移动的。”谈到智能 联汽车的发展前景,李子夷认为,其可能会构建出一种“流动的城市”样态,彻底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

车路协同建设

多方受益

今年初,在亦庄荣华中路与荣京西街交叉路口,路侧新增的监控杆上安装了各种新型设备: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边缘计算、视频传感器……依靠这些传感器系统和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设备,全方位地收集路面信息,并上传到指挥控制系统,能让传统道路升级为智慧道路。

设备升级除了服务于传统车辆,更长远的价值在于支持L4级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化运行,同时有利于研究城市道路智能化建设的标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并向下兼容低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多场景测试运营。

现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完成1.0阶段建设,正在朝2.0阶段迈进。截至今年5月,北京已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226条,总长度达752.42公里;14家企业近百辆有效测试车参与路试,安全测试行驶里程超过300万公里。

在上海,智能 联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的脚步同样走得很快。

近年来,上海已先后建成了位于嘉定的国家智能 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位于临港的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以及位于奉贤的国内最大的智能 联汽车停车场库测试基地;并向24家企业颁发了184张智能 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测试总里程累计逾190万公里。小马智行、百度、AutoX等企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已累计载客超过1.5万人次;白犀牛等企业在安亭新镇等小区实现了低速物流配送的落地应用,累计配送超过3万单;仙途等企业的无人驾驶环卫车投入实际应用,上海汽车博览公园、汽车创新港等区域已实现无人清扫。嘉定还计划在2022年实现全区463平方公里超1300公里道路的全部开放,为智能 联汽车载人载货打造完善的道路环境。

据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霖介绍,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建成“1+1+N+1”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 联汽车协同发展整体架构。“第一个‘1’是建成集端感知、 连接、智计算、全数据于一体的高质量智能化基础设施;第二个‘1’是以上海市智能 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为基础打造的智慧城市‘操作系统’;‘N’是实现智能 联汽车‘多家、多场景’规模化示范运营;最后一个‘1’是建成一个面向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智能 联汽车标准体系。”

李霖指出:“传统汽车是孤立的信息体,与城市并没有产生太多的数据和信息交互。所以最初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考虑的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跟汽车的交集不大。但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的智能 联汽车迅速发展,汽车逐步成为城市中最大的移动信息终端和能量载体,同时也是城市里人们除了家和办公室之外最主要的生活空间之一。因此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考虑如何融入智能 联汽车。”

“试点示范区会对智能 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李霖认为,试点工作既有利于推动智能 联汽车的商业化;又能促成基于“车路 云图”一体化的智能 联汽车“中国标准”的建立;还能推动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突破创新,为智能 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供给。

“将智能 联汽车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有助于加快智能 联汽车产业发展。”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相关负责人指出,试点的落地将催生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的诞生。

可以说,车路协同发展的思路是一举多得,多方受益。李霖比喻道:“这当中,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供给,搭好‘舞台’,让行业来唱戏;智能 联汽车相关企业是‘演员’,负责开发好产品练好基本功,借‘舞台’唱好戏,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商业化落地;智能 络设备是‘道具’,是唱好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 联汽车的协同发展这出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这出戏呈现给城市居民的将是‘汽车兴业、出行惠民、城市善政’的优异成果,在试点城市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实践样本及示范标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