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开打版权反击战,但没有短视频它们就能盈利了吗?

长视频苦短视频竞争久矣。终于,在6月3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 络视听大会上,视频 站的掌舵人们将这场“ 络视听产业峰会”变成了一场直抒胸臆的“吐槽大会”。腾讯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的“猪食”论最博人眼球。他称部分低智低俗短视频长期影响用户心智,“你喜欢‘猪食’,看到的就全是‘猪食’”。

这是最近这场反侵权战役的高潮。三个月内,长短视频间的矛盾以版权纷争的形式集中爆发,昔日的竞争对手们开始结盟,讨伐当下共同的敌人。

4月9日,53家影视公司、5家视频平台及15家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将对 络上针对影视作品内容未经授权进行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行为,发起集中、必要的法律维权行为。

4月23日,声讨规模升级。李冰冰、杨幂、赵丽颖、杨洋等500多位艺人加入这一阵营,联合发声反对 络短视频侵权行为。

4月28日,官方机构发声。国家电影局称:针对“XX分钟看电影”等短视频侵权盗版问题,加大对短视频侵犯电影版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整治短视频平台及自媒体侵权行为,积极保护广大电影版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5月28日,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再度同时发布声明,谴责B站出现的《老友记重聚特辑》侵权盗版内容。

6月5日,国内六大影视公司(慈文传媒、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新丽传媒、耀客传媒、正午阳光影业)在各自官方微博再次发声,表达反对短视频侵权盗版的态度,同时表示这并非长短视频之争,最终目的在于创造良好创作环境。

一方面,盗版现象确实损害了长视频的利益,而过去维权难、惩治轻的现状一时难以撼动,发起舆论战似乎成了长视频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另一方面,经过十多年探索,视频 站不断烧钱仍未盈利,在新的技术变革下,受众已经开始被短视频蚕食。

与其把锅甩到短视频头上,长视频更需要解决的是自身商业模式的问题。

高的创服合伙人、视频行业观察者金叶宸告诉界面文娱,长视频的挑战本质上还是自己业务模式问题,短视频是加速这种问题暴露的因素,并且压迫了长视频调整业务模式的空间和时间。“长视频平台在目前的格局下盈利遥遥无期,除非它们能够承受MAU和内容采购量的双重暴跌来换取短暂的盈利。比如会员费加价,但由此又会带来会员数的下降。”

长期博弈

孙忠怀当然有理由愤怒。

长视频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它们要花费高昂成本购买大量版权,由此导致连年亏损,但当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短视频上追剧综,长视频的流量就被短视频轻易攫取了。在“ 络视听产业峰会”上,龚宇算了一笔账:在长视频播出的平台之外,分段式的盗版短视频播出总时长和长视频行业播出的时长已经基本是同一个量级的了,然而付出的成本可能相差10倍甚至20倍。

在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看来,这是长视频转而利用自身的知识产权优势进行反击,反击的第一步就是二创视频。

这是因为平台可以适用“避风港规则”。这一原则主要应用于互联 侵权领域,当 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关于 络服务平台存在侵权内容或者侵权信息的通知时,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如果采取合理措施的,就无需承担责任。

根据一份优酷提供的未经证实的数据,最近三年以来,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TV四家长视频平台被侵权盗版的作品超过5600部,出现460余万条未经授权短视频。《琉璃》、《斗罗大陆》、《赘婿》、《巡回检察组》等作品成为被侵权盗版的重灾区,甚至一部作品就有20万条以上未经授权短视频。

要想认定平台侵权,最关键的问题是算法。“你看到的这些片段有可能是自己搜到的,也有可能是系统推荐的热点,如果能够审计平台的算法,就可以判断平台是不是故意把一些侵权的片子重点推荐给用户看。但这块目前从行政执法层面来说力有未逮。”在游云庭看来,现在这段时间正是侵权红利期。于是,用舆论造势,通过政府公关给中短视频平台施压,就成了视频 站的无奈之举。

最近密集的反侵权之势会成为视频行业版权保护上的转折点吗?

过往侵权成本较低也是侵权屡禁不止的原因。2016年,B站未经授权播放被爱奇艺买断 络信息传播权的《快乐大本营》,当时被法院判决赔偿经济损失5.7万元。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实施,其中多个条文与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息息相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将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一个例子是,6月3日,在 络视听大会上,孙忠怀提出疑问:“这两天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发一个美剧叫《东城梦魇》,其实我就好奇,发朋友圈的人是都在家里装了HBO的有线电视吗?还是通过带中文翻译、中文字幕的某些视频 站的内容来看的呢?按理说应该由有持牌的公司去广电总局申请配额购买。”

此言一出,6月6日,苹果App Store随即下架人人视频。人人视频中“快看”板块发布下线整改通知,称将“对于问题严重、影响恶劣的账 及违规内容,从严从重处置。”

长视频之战未竟

在“ 络视听产业峰会”上,呼吁打击盗版之外,樊路远还感叹了长视频行业的盈利之难。“我们这三家什么时候能盈利?现在的这种生存环境下,‘指日可待’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爱优腾至今没盈利,显然不能全都归咎于短视频平台。在旷日持久的视频之战中,视频 站过去的对手是电视台,新的对手是短视频。在前一轮战役里,视频 站通过联合抬高版权剧价格搞垮了电视台。但在新的竞争态势下,他们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过去近十年间,中国视频行业通过内容采购、自制内容供给、排播创新、大量促销、跨界合作等手段实现了会员规模的快速增长。但会员过亿并没有给视频 站以喘息的机会,在各种促销活动中成为会员的用户为平台创造的收入有限,与此同时,广告收入开始下滑,三大视频 站至今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困境。

短视频的商业模式本身就优于长视频。雪球创始人方三文曾在接受界面采访时指出,因为依赖于大量用户上传,所以短视频有可能形成规模效应,这是长视频所不具备的优势。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也曾表示,当用ROI(投资回 率)来衡量不同内容形态的视频 站时,短视频业务的广告效率更高,所以在商业模式上要优于长视频。

阿里文娱总裁、优酷总裁樊路远在那个会议上表示,若论市值,B站、快手是大哥,爱优腾是难兄难弟,三家市值加起来比不上B站。此言非虚。去年B站的市值已经超过三家中唯一的独立上市公司爱奇艺,爱奇艺则并无太大的涨势。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市场对两种模式的不同态度。

从市场规模、使用时长等数据来看,短视频已然占据了优势地位。根据最近两年的《 络视听发展研究 告》,2018年下半年,短视频应用的日均使用时长超过长视频,成为 络视听应用领域之首;截至2020年6月,短视频以人均单日110分钟的使用时长超越了即时通讯。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人均单日刷短视频两小时。

从舆情来看,视频 站和影视公司反侵权的声明虽然合情合理,却并未获得太多舆论支持。在此前“500多名艺人发声反对短视频侵权”这条微博热搜下面,清一色的是反对的声音,反对的焦点主要在于长视频质量差,人们担心针对影视作品发声渠道的丧失。

这种对长视频的集体不满有用户行为数据支撑。根据最新发布的《2021 络视听发展研究 告》,28.2%的 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00后群体中甚至有近四成选择倍速的观看方式。

短视频还在入侵长视频的阵地。

长视频的日子变得越发难过。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长视频平台纷纷布局短视频。

去年,爱奇艺上线了自己的短视频 区随刻,主打兴趣类视频。现在随刻已经被放到了重要战略地位——在今年的爱奇艺世界大会上,龚宇透露,爱奇艺的目标是通过随刻和爱奇艺品牌,持续地在兴趣内容和娱乐内容上构建核心竞争力。腾讯仍然没有放弃对短视频的探索。今年4月,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整合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成立在线视频BU,这一轮调整意味着在长短视频混战的格局下,腾讯决定彻底打通长短视频。

另一方面,巩固长视频自身的优势成了视频 站的当务之急。

一家上市影视公司的高管曾告诉界面文娱,长视频不增长不能把锅甩给短视频。在她看来,长视频当下的困局更多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好,如果视频 站上的内容都能够做到HBO那么极致,一定会吸引到用户。

长视频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年一季度财 发布后,对于业绩变化,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财 电话会上表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对短视频冲击,最大挑战来自内容匮乏。

爱奇艺首次发布股东信,分析了行业态势和爱奇艺在其中的竞争壁垒及规划对策。针对如何解决“优质内容匮乏”问题,爱奇艺公布了未来的计划和规划。“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内容质量达到足够高的爆款概率,而建立足够且具有战斗力的内部工作室是我们内容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

但爆款本是可遇而不可求。龚宇在一季度财 发布后透露,剧集《赘婿》已经在收视率和货币化效率方面成为标杆,可像《赘婿》这样的剧集一个季度能有一部就很难得了。金叶宸则认为,长视频的问题根本上并不是内容匮乏,而是国内大部分长视频内容都不具备很好的商业化能力。

伴随会员涨价、缩减成本等一系列举措,盈利计划被提上了视频 站的日程。但就眼下的形势而言,爱优腾的新十年战役里,何时能盈利仍是未知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3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3日

相关推荐

","url":"/author/jinwe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