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java puzzle》
从前有一个人,他认为世上只有一只不寻常的狗,所以他写出了如下的类,将它作为一个单件(singleton)[Gamma95]:
结果证明这个人的做法是错误的。你能够在这个类的外部不使用反射来创建出第2个Dog实例吗br>这个类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单件,但它并不是。问题在于,Dog扩展了Exception,而Exception实现了java.io.Serializable。这就意味着Dog是可序列化的(serializable),并且解序列(deserialization)会创建一个隐藏的构造器。正如下面的这段程序所演示的,如果你序列化了Dog.INSTANCE,然后对得到的字节序列(byte sequence)进行解序列,最后你就会得到另外一个Dog。该程序打印的是false,表示新的Dog实例和原来的那个实例是不同的,并且它还打印了Woof,说明新的Dog实例也具有相应的功能:
要订正这个问题,可在Dog中添加一个readResolve方法,它可以将那个隐藏的构造器转变为一个隐藏的静态工厂(static factory),以返回原来那个的Dog [EJ Items 2,57]。在Dog中添加了这个方法之后,CopyDog将打印true而不是false,表示那个“复本”实际上就是原来的那个实例: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 Accept no substitues!
return INSTANCE;
}
这个谜题的主要教训就是一个实现了Serializable的单件类,必须有一个readResolve方法,用以返回它的唯一的实例。一个次要的教训就是,有可能由于对一个实现了Serializable的类进行了扩展,或者由于实现了一个扩展自Serializable的接口,使得我们在无意中实现了Serializable。给平台设计者的教训是,隐藏的构造器,例如序列化中产生的那个,会让读者对程序行为的产生错觉. 相关资源:文字智能朗读转语音软件v2.5中文免费绿色版-其它代码类资源-CSD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