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管理软件厂商云转型进度全梳理

我国ERP市场复苏

2016年我国ERP市场复苏。一方面,从市场规模数据看,根据IDC,ERP行业增速触底回升,从2015年10%增速回升到2016年的13%;另一方面,ERP行业的各公司收入增速均在2016年出现回升。

ERP行业复苏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B2B、C2B等互联 +的背景下,前端的销售线上化 交化;后端的供应链与物流平台化数据化,企业需要提升自身系统的管理信息化水平才能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而云架构产品有利于链接外部“互联 +”平台,促进业务开展,同时具备扩展性,是此轮系统升级的主要方向。

2>宏观经济增速下调的背景下,全国工业企业收入增长下滑与人力成本提升双重因素叠加。通过管理提升效率从而提升利润率,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3>制造业复苏有利于提升相关企业的购买力,从而提振其对管理软件的需求。国产化趋势延续。2014年SAP和Oracle在中国ERP市场的份额合计19%,2016年,该份额下降到15%。

ERP行业云转型成为趋势

全球云ERP占比迅速提升。根据AlliedMarketResearch,云ERP占比将快速提升,ERP上云成为趋势,2019年云ERP市场规模占到全球ERP市场规模的43%。云ERP业务将成为ERP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国内ERP厂商纷纷转型。近期,各大ERP厂商陆续发布基于云的新一代产品,并逐步进入推广期:1>金蝶国际:2017年5月8日,金蝶云ERP正式升级为“金蝶云”,其中包括财务云、供应链云、HR云、全渠道营销云,生产制造云、大数据云等服务。2>用友 络:2017年7月28日,用友 络推出新一代云ERP产品U8Cloud。充分采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 、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完全支持公有云、混合云、专属云的部署。3>鼎捷软件:公司2016年年底提出了“三平台、三引擎”的技术平台研发,在2017年年中,基于“三平台、三引擎”的DAP开发平台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互联应用已成果初现。从业务增速上看,金蝶国际与用友 络的云服务收入增速较快(下文详细分析),带动ERP整个行业景气度向好。

海外ERP厂商云转型力度大

海外的ERP老牌龙头厂商主要包括SAP&Oracle,两者SaaS化转型取得成效。根据IDC,在2016年上半年,本地化部署应用软件领域,SAP&Oracle市占率排名前2,合计达到30%。而在SaaS应用软件领域,SAP&Oracle的市占率排名达到第3和第4,仅次于Salesforce&Intuit,反映出SAP&Oracle的SaaS化转型取得一定效果。

海外巨头云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对于SAP,2016年云服务收入规模达到30亿欧元,增速达31%,占整体收入比例为13.6%;对于Oracle,2016年云服务收入达到45亿美元,增速达到60%,占整体收入比例为12%。海外巨头在云转型的过程中,云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用友 络:云转型加速,U8Cloud近期发布

公司是亚太本土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企业移动应用、企业云服务提供商。其客户包括200万家企业与公共组织,中国500强企业超过60%是用友的客户,在中国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ERP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财务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在3.0时代,公司打造“软件、云服务、金融”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用友云是用友3.0战略的全新产品与服务形态。用友云包括云平台、领域云、行业云、畅捷通云与云市场,领域云包括财务云、人力云、采购云、营销云、协同云、电子发票、云通信等;行业云包括建筑云、汽车云、金融云、能源云、财政云、餐饮云等。

云转型取得进展。2017年半年 中,公司云服务收入达到0.69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3.1%,服务客户324万家。

2017年7月28日重磅推出新一代云ERP—U8cloud。U8cloud的“新”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商业三个方面。1>新技术方面,充分采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 技术;2>在新模式方面,完全支持公有云、混合云、专属云等多部署模式;3>在新商业方面,支持企业业务变革、商业创新,赋能成长型企业转型升级。ERP云产品的发布将助力云服务收入快速增长。

公司在SaaS和PaaS领域,先后有包括汇联易、云SRM,HAPCloud等在内的10个产品推出其中汇联易、云SRM以子公司独立运作,现在为止自有云营收占比还不高。公司预期2017年自有云合同额1亿元,利润1000万元左右,预计明年利润占公司比例10%左右。随着自有云达到一定规模,净利润率可达到60-70%。

汉得信息:自主研发多款SaaS产品,目前合同金额2000万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高端ERP实施服务的专业咨询公司之一,多年来专注于以Oracle/SAP为核心的高端ERP实施服务领域。近几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 等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公司在自有SaaS产品等新兴领域产品上加大研发和资源投入,使得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领域也随之不断延伸。

泛微 络:抢占SaaS业务市场先机,产品线层次明晰

公司主要从事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所经营的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线包含了针对大中小型各类规模组织的全系列协同管理和移动办公软件产品,分别为e-cology、e-office和eteams。其中,eteams是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移动云OA产品。从面向大客户服务向中小企业的SaaS服务拓展。公司产品已经在8,000多家大中型组织客户中成功使用,同时在30多个行业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客户,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大量的成功案例,应用行业的广度以及中大型客户群实施经验均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快速布局移动办公平台及SaaS云计算协同办公平台,以“移动”、SaaS等创新模式提供全面的协同管理应用实施方案,赢得新兴业务领域的市场先机,SaaS产品的推广有助于叠加增值服务产品和应用。

鼎捷软件:E10和T100换代产品支持云架构

公司是ERP软件与管理咨询服务的提供商,主要以制造业、流通业及微型企业的业务为主。公司围绕智能制造、全渠道零售、微企互联 三大战略方向发力,近年来,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在2014-2015推出支持云架构的换代产品E10和T100,同时,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T100上市之后,再致力于打造智能+开放开发平台、智能+企业运营API、智能+创新应用、建构外联内通的互联中台,致力于实现从软件发展向平台化发展的

国内云ERP转型特点

1国内行业发展空间更大,尚不具备强势的新进入者

美国企业级市场在云化之前,企业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一定水平。相比之下,我国企业软件渗透率仍然较低。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仅10%。到2013年,美国企业级软件支出占GDP的1.7%,而中国企业级软件支出占GDP的0.18%。说明我国的企业软件渗透率仍处在低位。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中国过去30年处于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企业在高速的经济增长与低廉的人力成本下扩张式发展,对于效率不够重视,以“人治“为主,管理粗放。而人口红利消失,经济进入新常态,原先的资源扩张的发展模式面临瓶颈,企业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并借助管理软件进行精细化管理。综上,中国企业未来需要完成美国两个阶段的任务,即“信息化+云化”。SaaS为企业提供低初始成本的互联 软件服务,符合技术趋势和企业利益。我国SaaS的发展空间将更大。同时,国内的SaaS发展更多是增量空间拓展而非存量空间更新,所以拓展成本较美国更低,销售成本有望较美国更低。

目前SaaS行业的主要参与方包括创业公司、互联 巨头和传统软件转型。其中,创业公司、传统软件公司更多参与相对细分的市场以获取壁垒。而互联 公司更多从IM协同功能入手打造平台化的生态系统,在自己核心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培育移动办公应用生态圈。ERP行业涉及场景复杂,深入管理流程,对于创业企业和互联 公司具备较高的壁垒。国内SaaS类创业公司主要涉及CRM、OA、HRM或者垂直行业类应用,尚未涉及企业核心管理系统,目前在新板上市的SaaS创业公司中,具备代表性的包括:和创科技、北森云、基调 络、客如云等。基于此,我们认为,传统的ERP在转型方面具备一定的窗口期,目前最大的竞争来自于行业内的其他ERP行业以及国际厂商在中国区域的拓展。目前,国内ERP厂商转型过程中,尚未出现Salesforce等强势新进入者,竞争格局相对平稳

2、财务方面:管理费用率逐步见顶,现金流向好

云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金蝶云服务收入2016年达3.4亿,增速达到103%,用友 络2016年云服务收入1.17亿,同比增长34%。云服务收入快速增长是云转型企业的财务特点之一,其背后是公司战略对于云产品的重视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管理费用率逐步见顶。我们认为,传统ERP行业的SaaS化转型分为几个阶段:1>新产品研发尚未成熟,传统产品仍需不断维护的投入期,在此期间,财务上体现出研发费用高、收入增长慢的特点;2>新产品研发逐步成熟,市场定位相对明确(如:用友和金蝶定位中型企业),新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客户产品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优先推荐新产品,减少老产品的投入。新的产品基于SaaS模式,配置成本低,公司整体进入收入加速增长而费用率下降的新的发展阶段。3>新产品市场渗透率逐步扩大,竞争加剧,研发需求提升,财务 表趋于稳定,或开启新一轮换代周期。目前各ERP厂商呈现出管理费用率见顶而收入增速加快的趋势。

现金流改善显著。云服务模式是先付费再使用,所以现金流好。金蝶国际是云转型进度较快的厂商,其上半年的现金流创新高,同时超过了资本性支出,反映了云转型后公司现金流改善显著。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8月4日
下一篇 2017年8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