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高内聚、低耦合”论述题例题——参考答案

问题描述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强调“高内聚、低耦合”,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强调应做到“类的责任单一”、“在不修改原有类代码的前提下实现功能扩展”。你认为这些设计原则共同追求的非功能需求是什么么在设计中做到这些原则可以使该非功能需求更易达成span>

解决方案

1、共同追求的非功能需求是使系统具有更好的重用性,维护性,扩展性,可以更高效的完成系统的维护开发,持续的支持业务的发展,而不会成为业务发展的障碍。

2、为什么在设计中做到这些原则可以使该非功能需求更易达成span>

软件架构设计的目的简单说就是在保持软件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分解软件系统,降低软件系统开发的复杂性,而分解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无外乎分层和分割。但是在保持软件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分割系统,分层分割到什么样的粒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分解方法,比如:关注点分离,面向方面,面向对象,面向接口,面向服务,依赖注入,以及各种各样的设计原则等,而所有这些方法都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高内聚和低耦合是相互矛盾的,分解粒度越粗的系统耦合性越低,分解粒度越细的系统内聚性越高,过度低耦合的软件系统,软件模块内部不可能高内聚,而过度高内聚的软件模块之间必然是高度依赖的,因此如何兼顾高内聚和低耦合是软件架构师功力的体现。 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有什么好处呢上,短期来看,并没有很明显的好处,甚至短期内会影响系统的开发进度,因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对开发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内聚,低耦合的好处体现在系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具有更好的重用性,维护性,扩展性,可以更高效的完成系统的维护开发,持续的支持业务的发展,而不会成为业务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章

结构化设计方法强调高内聚低耦合,OO强调类的责任单一,这些设计原则共同追求的NFR 是什么p>

浅谈高内聚低耦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