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 会经验不足,像一张白纸容易被‘墨水’渲染。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朗的 络环境,还需要各方努力。”
今年9月,00后姑娘李雯雯(化名)在上 课时,线上课堂遭遇了两次入侵,第一次被入侵时,是在一天下午的英语课上,第二次是在次日上午的语文课上。
第一次入侵时间长达10分钟,入侵者准备离开课堂时 出了李雯雯的名字,这触动了李雯雯的神经,让她十分迷惑,也十分气愤。好在老师确认了入侵者不是她拉入课堂后,便继续上课了。
随后,李雯雯在线上联系到 课入侵者并询问“这么搞人有意思吗”?入侵者先是对李雯雯进行了言语辱骂,后又告诉李雯雯,“你们班有人让来的”。
“我们班也来了( 课入侵者)。”杨可(化名)班级的 课被入侵了很多次, 课管理员需要经常将这些人“踢”出去。
同样是在今年9月,00后女孩张敏敏(化名)的弟弟突然与 课入侵者有了关联,且弟弟的 课也被入侵了,张敏敏开始调查 课入侵事件,同步开启了“卧底” 课入侵群之旅。
他们是如何入侵的?
“急救”“请求支援”“下午两点,求爆破”……这是一些学生把 课会议 发到 课入侵群里时说的话,有人称:“我不想上课,你们快过来帮我入侵 课。”
随后,“ 课爆破手”便准备“进攻”课堂,施展一系列“ 课爆破”动作。初级“爆破”可能只是通过播放音乐扰乱课堂;中级“爆破”则加上频繁共享屏幕等行为,他们在屏幕上乱涂乱画,更有甚者写文字辱骂老师,或是播放违禁片段等;更高阶的操作还会直接夺走老师的“话语权”,再用污言秽语辱骂老师等。
今年9月7日,群里组织了一场“ 课爆破”,张敏敏跟着入课并录了屏。起初,7人放了一些音乐,一些嗨歌让学生听不见老师讲课。随后,入侵者持续加入,在课堂上闲聊了起来,占用频道后,一度中断了老师的提问。
一些年长的老师由于不太能熟练操作这些软件,就直接退出课堂了。有些老师通过设置密码来拦截入侵者,但一些 课入侵者进入课堂仍然如入无人之境。
初中生被“ 络爆破手”轮番谩骂
张敏敏“卧底”的群,正是组织入侵李雯雯所上 课的那伙人。
张敏敏隐约记得在骚扰 课后,他们还在群里讨论如何骚扰李雯雯,其中有人说,“搞她,把她微信发出来。”
在众多入侵者中,一个昵称叫“周健”的在群里发出了李雯雯的微信 。第一次 课被入侵时,“周健”辱骂李雯雯后,又表示可以向她道歉,前提是她把微信 给他,李雯雯想过可能会有更多人来骚扰她,但她还是给了他。
“全是在骂我的。”之后,就有五六个陌生人来加李雯雯的微信,轮番对她进行言语辱骂。李雯雯说,好在自己心态不错,“只是觉得这种人简直厚颜无耻。”
第二天早上,李雯雯学校不少班级的 课都被入侵了。当天,李雯雯的语文课也被入侵了,入侵者还 了同班另一名同学的名字。
当前,李雯雯正值上初三的关键阶段,耽误不得。据李雯雯透露,班里确有同学在这个 课入侵者群中,但她不相信同学会因为不想上课而邀请 课入侵者。
“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张敏敏看到,冒名顶替学生是“ 课爆破手”的常规操作之一,这样导致老师无法辨认,误将学生本人“踢”出课堂,这些人则继续扰乱课堂。张敏敏说,那些人在群里表现得很兴奋,他们觉得“自己拯救了这些学生。”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 课平台质量参差不齐,也让学生深受其扰。这几年,李雯雯接触了不少 课软件,其中,一个软件经常卡顿,也不支持分屏功能,因为她没有办法到学校取练习题,只能请同学们给题目拍照,她对照老师讲的题目去听课。
“我们班有人去给了个差评,却收到了来自那个软件的威胁。”软件的 课监管老师发短信:“现检测到你对App恶意一星差评,请迅速删除评论,并对该软件打出五星好评!!!”
“ 课爆破”为何屡次出现
在看到新郑三中教师 课后意外离世的消息后,张敏敏十分气愤,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现象怎么又发生了?”
“我的妈妈结束 络直播课后独自倒在了家里,两天后被发现并确认死亡,然而凶手们至今仍隐藏于茫茫 络之中,请大家帮帮我!”11月2日凌晨,新郑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历史教师刘韩博的大女儿在 络上发出求救信息,请 友帮忙寻找在 课上 暴母亲的元凶。
高一上学期,周盈颖的历史单科成绩在所有科目中最差,刘韩博从未给过她压力。期末考试前,刘韩博曾找周盈颖谈话,只是十分温柔地对她说,不要有压力,“把字练好,或许还能多得几分”。
“(捣乱者)口音也不是我们这里的本地人。”周盈颖看了刘韩博最后一堂 课的录屏,她猜测,可能有学生不想上课,引入了“ 课爆破手”。“我不知道为啥要那样对她,用这样的方式去伤害老师,然后停止上课。”
从刘韩博的大女儿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10月28日晚,刘韩博在给同学们上 课时,突然进来几人播放音乐,扰乱课堂。“谁呀?”当刘韩博询问情况时,此人开始共享屏幕,并在屏幕上打出:“你瞅啥,我是梦泪。感谢发来的会议 。都给我低调点。”
在上课期间,此人多次共享屏幕,在共享屏幕上可以看到“你在狗叫什么”等字眼,也曾多次对刘韩博进行言语辱骂。刘韩博的大女儿在 交媒体上表示,母亲情绪激动落泪,退出了直播课堂。两天后被发现在家中去世。
把未成年人身份当成“保护伞”
张敏敏“卧底”时,根据群里登记的用户基本信息显示,群里的人可能是00后居多。9月6日,群信息显示,该群日常较为活跃的人数为137人,活跃率达到97%,其中00后有86人,占比61%。
刚进群时,她查看了群主的资料,上面标注的年龄才十几岁,在群里,她感觉年纪较大的人可能也才21-22岁,但无法确定此人是否使用了变声器。
9月初,有媒体 道了 课入侵事件,该群成员判断“风声紧了”。一些群成员表示,“小心一点,注意一点,不要后面被查了。”
在群里,他们开始探讨入侵 课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一个群备注为“ML刘子玉”的人表示,“14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者,应该减轻刑事处罚或免除刑事处罚,不要慌。”一个群备注为“ML风(周健)”的人则表示,“一个小学生,他能顺着 线找到你家?”
未成年人的身份被他们当成了另类“保护伞”。张敏敏说,在他们看来,这是很小的一件事,警察一般不会来抓他们,即使被抓了,因为他们是未成年人,他们也只需要认个错,写个检讨书,更严重一点也只是背上个处分。
群里一些人把入侵 课称为“欢乐”。“ML刘子玉”表示,“我们单纯解救学生”,也有入侵者甚至将自己称为“城市之光”。“ML刘子玉”表示,“早晚我们都成为历史……咱们必须这几天给他发扬光大,今天欢乐今天干。”
“ 课爆破手”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湖南理曜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苑芳军表示,多部法律法规都对上述行为进行了规定,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拘留或者罚款。从民事角度而言,苑芳军指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在 课课堂公然辱骂他人,贬损他人人格,涉嫌侵犯人格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 课爆破手”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如果给被侵权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在民事诉讼中,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费。
苑芳军指出,学生邀请“ 课爆破手”入侵 课课堂,一旦事发,邀请入侵课堂的学生可能由于是未成年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对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也无需进行行政处罚,但是其依然逃脱不了民事责任。
在新郑三中事件中,刘韩博的女儿表示,母亲因被辱骂而引发心梗,最终导致死亡。
苑芳军指出,如果是因为 暴直接导致老师突发心梗,会涉嫌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目前,这位老师的离世也引发了 会的高度关注,按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意味着,“ 课爆破手”或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亦不能免责。苑芳军谈到,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若涉及刑法层面,如果不满十六周岁,根据刑法规定,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所以如果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直接负刑事责任有点困难,但民事侵权责任是不可避免的。
入侵一节 课仅需1.5元?
课入侵并不是最近才冒出的。张敏敏发现,此前,就有老师在 交媒体上晒出上 课时被入侵的经历。
杨可指出,她所在的“ 课爆破群”还有一个群规,即不进初三和高三群。但有的初三学生并没有幸免于难。10月13日,一名 友在 交媒体上求助,初三学生上 课时被入侵,老师根本讲不了课,学校已经 警了,但是没什么用,该怎么办?这名 友排除了同学泄漏会议 的可能性,“毕竟大家都初三了,没人不想上高中。”
与此同时, 课入侵者的群体也在壮大。张敏敏所在的 课入侵群中,不断有新手加入,他们进入后询问如何在入侵时共享屏幕等问题。目前,张敏敏所在的 课入侵群已经扩大到了二群。
另外,也有人把入侵 课变成了一门“生意”。张敏敏曾在群里看到,新人进群后询问,“你们要入侵 课吗,给钱,我帮你弄。”群主骂了他一顿,那个人便退了群。
“我是 课入侵者之一。”11月3日,在微博上,一名自称 课入侵者的 民表示,“朋友说骂人就有钱拿才进去的,抱歉啦,我只是开玩笑骂了几句而已,没想到会有人死哈哈哈。”之后,这一账 被平台封禁。
谁来保障“ 课安全”?
目前,杨可所在的“拯救受害者Q群”已经解散。在杨可看来,“这是一个有组织的乌合之众,但是也没有想到造成这么大悲剧。”新郑三中事件发生后,张敏敏所在群里的人不敢说话,罕见地回复了安静。
“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得有人去管教他们,因为其中一些人仍然不知悔改。”在张敏敏看来, 课入侵的根源还是在于这个群体需要管教和整治。她进入这个群时,群名为“顶针避难二群”,当前,群名改为了“ml聚集地重回巅峰”,似乎还在等待“风声”过去后,继续入侵 课。
同时,张敏敏也建议,加大对老师在 课软件使用上的培训力度。并且,必须要给学生讲清楚可能带来的后果有多严重。
课安全已经成为学生和老师安全的新课题。去年2月,中国互联 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正在发力。近日,中央 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 络暴力治理的通知》,其中提出, 强化 暴当事人保护,优先处理涉未成年人 暴举 。
“当前,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 会经验不足,像一张白纸容易被‘墨水’渲染。”苑芳军表示,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朗的 络环境,还需要各方努力。
苑芳军还指出,平台具有相应的监管责任。 络不是法外之地,平台除了需要打击恶意入侵 课者,还需要加强漏洞的补修。
如何防范类似现象发生?苑芳军认为,学生和老师也要注意不要泄漏 课链接及密码,以免引来“害群之马”。如果在上 课过程中,出现被攻击或其他异常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向学校上 或者向相关平台举 。
课平台企业也应当自觉承担起 会责任,当出现异常情况时,要加快反应速度,迅速处理情况,及时修复相关漏洞。
另外, 课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在微博、微信、抖音等 交媒体上注册的官方账 ,向用户发布如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如何操作软件的文章或者视频,以供使用软件不熟练的老师或学生了解应对措施。此外,他也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平台加强监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