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泰车联专题 告:以软件为核心,打造车联 全景生态

1.软件为核心,打造车联 全景生态

1.1 从车机车联 到手机车联 业内领先的车联 平台。

博泰车联 成立于 2009 年。作为车联 的开创者,公司 于 2009 年提出了车机车联 概念。经过 10 年的技术积累与发展,2019 年公司率先迈 入手机车联 阶段,成为行业内唯一部署手机车联 的平台,拥有云平台与车联 车内 生态的企业。目前,公司业务涉足车联 全产业链,是行业内少有的可以提供从底层汽 车软件、智能操作系统到 AI 人工智能、IoT 的综合车联 服务提供商。

积极拥抱车联 生态巨头。公司从创立开始就秉持极客精神,通过对用户与市场的 深刻洞察,结合诸多国内外创新能力与技术,与资源方深度整合,在车联 领域取得了 不错的成绩。

2010 年,在安卓还是 1.5 版本时,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 Android OS 的车 载智能平台。2015 年,公司多年积累的战略和资源优势得到了集中释放。当年 4 月,博 泰 Project N 智能汽车项目在上海车展亮相,展示了前瞻研发能力。同年 8 月,B2C 业 务擎感智能电脑 I.P.D.A 推向市场并于 11 月引入了首个战略合作投资。自此博泰拥有了 B2B、B2C 和前瞻研发三足鼎立的可持续发展局面。2017 年 6 月,百度“创领智途? 共驱未来”合作伙伴发布会在上海召开,博泰与百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 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及服务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

同年 7 月,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上泰集 团创始人及董事长应宜伦宣布博泰集团将与百度在 DuerOS 开放平台、百度云以及阿波 罗计划方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深度学习让海量数据在汽车和出行领域真正 实现价值,让“AI 赋能汽车”成为可能。2018 年,公司创造了业内多个第一:与 NXP 基于 iMX8 最高芯片等级开发了全球第一个数字座舱硬件平台;与百度 DuerOS 深度独 家合作,发布了第一款基于 AI 人工智能能力实现的车联 产品;与 NXP、银联、百度 云通过三年合作建立了第一个基于硬件芯片的安全、鉴权、eSIM 卡、大额支付的硬件& 软件云端平台。2020 年,博泰集齐东风、小米、海尔四大巨头融资,进一步加速构建全 场景车联 。2021 年,公司与中汽创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建立自主可控的智能 联汽 车生态系统。

1.2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股东资源优势明显

拥有丰富的股东资源。根据爱企查融资数据显示。2015 年,公司获红马资本 A 轮 1.2 亿投资。2017 年,公司获苏宁 3 亿元投资。2019-2020 间,公司获多家互联 巨头 战略投资,其中 2019 年公司再获苏宁领投 2 亿元战略投资。2020 年,公司先后获得东 风集团、小米集团、海尔集团等战略投资。

创始人为实控人,公司控制权稳定。根据企查查股东信息显示,博泰车联 经营主 体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法定代表人应臻恺,持股比例 34.04%。苏宁集团通过江苏疌泉苏宁润东新消费服务产业并购基金间接持有公司 10.61%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小米集团通过天津金米投资合伙企业间接持有公司 8.18%股份,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1.3 以软件为核心,打造车联 软硬件全链路商业闭环落地能力

M2AC 的变量,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价值重构。基于这个技术逻辑,公司将自己定 位于车联 全景生态的业务中台,打破传统全家桶模式的产品孤岛,实现不同公司产品 的融合与互联互通。公司将整个业务中台分为车机车联 平台、手机车联 平台与全场 景平台,并与不同领域的厂商展开了深度合作,诸如博泰与新宝骏的合作,博泰与银联、 平安等跨界联合展开的汽车新零售、金融、新服务、新智造、新会员的合作,博泰与 ETCP 的合作等。在这些合作中,业务中台正在为企业拓展更多的业务增长点,成为企业通向 未来的新入口。

具备车联 软硬件全链路商业闭环落地能力。根据公司官 信息,博泰目前能够提 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从底层技术到软件架构、到数据中台、再到整个车联 业务生 态。软件架构方面,由博泰自主研发、业内领先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擎 AI、车联 操 作系统—擎 OS、智能云平台交互系统—擎 CLOUD、智能地图交互系统—擎 MAP,以 及擎 Vehicle-data,共同构筑了汽车与未来智慧城市深度链接的底层软件架构。在硬件 领域上,博泰与全球最大的汽车芯片公司之一 NXP(飞思卡尔)有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者在安全芯片与汽车芯片领域的合作正处于沟通阶段,其基于宽带互联 的车载 智能硬件平台擎 Core 已经在北汽、东风、DPCA、上汽、吉利、福田等多个前装主机厂 与近百万汽车产品上应用。擎 Core 产品有丰富的芯片与配臵选择,能够覆盖彩屏收音 机、车载 PAD、前后排娱乐系统、车联 智能系统、仪表与娱乐终端、娱乐平台并与无 人驾驶及 ADAS 匹配整合成超越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不二之选。

1.4 牵手华为等合作伙伴,客户数量持续提升

牵手华为,车联 领域达成全方位合作。根据智东西援引车云 消息,2018 年 10 月,华为与上海博泰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 OceanConnect 平台,展开 车联 领域的云计算、大数据、AI 人工智能、车联 、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合作,结合各 自渠道、技术、产品、生态优势,提供面对全球与中国市场更加先进的车联 软件与云 端平台。

2.车联 行业市场广阔,产业生态日渐丰富

2.1 行业趋势明朗,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万物互联是车联 的终点。车联 的概念引申自物联 ,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 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车、人、路、云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 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为用户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与交通服务, 同时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升 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的新型交通生态。车联 具有 三个交互层次,包括智能交互、车内互联和内外互联。其中智能交互是一种互联方式的 革新,汽车不再是传统的唤醒式的被动交互,而是可以根据预定的程序与逻辑,与车主 进行主动交流并对车内外环境进行深度感知。车内互联将车体本身的交互界面由单一的 中控屏幕扩展至更多设备与界面的多系统控制与感应,同时将可智能化控制的内容由少 量功能增加至覆盖全车的大部分功能。内外互联包含车与车(V2V)、车与路(V2R)、 车与 (V2I)、车与人(V2H)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车辆自组 及多 种异构 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形成生态互联,最终使得智能 联汽车成为智慧城市的 一个部分。

我国智能 联汽车产业规模及渗透率高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有关数据,从 2016 年以来,我国智能 联汽车产业规模增速逐渐加快,2020 年市场体量达 2556 亿 元,增速达到 54.30%。预计未来 6 年产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5859 亿元。与此同时,智能 联汽车渗透率也将保持高速增长。

2.2 “云管端”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深度融合背景下“云”、“管”、“端”结构日渐完善。车联 产业链可以从“云”、“管”、 “端”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云”层面以服务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软件和数据提供商、 公共服务和行业服务提供商等。“管”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角色比较均衡,主要包 括设备提供商、通信服务商等。“端”层面以制造业产业角色为主,包括整车厂商、汽车 电子系统提供商、元器件提供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车联 应用 主要包含三个领域:车载信息服务领域市场主体多样,角色多元,以腾讯、博泰、四维 图新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建立涵盖地图导航、影音娱乐、操作系统、OTA、车联 安全等 内容丰富的业务拼图;数字化运营领域,车联 云平台、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核心资产, 科技巨头深入布局企业服务与移动出行,飞驰镁物、鸿泉物联、锐明技术等细分龙头深 耕物流、客运等垂直市场;车路协同领域,在华为、中国移动等企业的引领下,互联 、 ICT 产业与汽车、交通走向深度融合,“云”、“管”、“端”产业链结构日渐完善。

车载信息服务业务种类多元。车载信息服务是最先发展的车联 业务,其业务主要 包括导航定位、影音娱乐、车辆监控、远程升级、信息安全等,在移动通信、大数据技 术的支持下,服务内容和边界正在不断扩充。由于其服务具有强烈的移动互联 属性, 吸引着诸多互联 公司、科技公司的跨界布局。根据智能 联汽车 援引搜狐汽车研究 室的车载信息服务赛道内企业综合榜单排名可以看出,赛道内既有传统车联 服务商、 图商,也有新兴的互联 跨界公司、汽车电子供应商、安全公司,市场角色多样,业务 种类也较为多元。市场规模和业务体量靠前的为互联 和汽车科技巨头。

传统信息服务领域门槛高,定制化操作系统及特色应用成互联 企业主攻领域。根 据智能 联汽车 援引搜狐汽车研究室,从企业业务布局来看,定制化的车机操作系统 和特色应用开发是互联 企业进入车联 的重点布局方向,个性化的人机交互、手机互 联、OTA 等不断丰富着智能座舱的功能体验,车联 安全逐渐获得行业重视,车机车联 和手机车联 逐渐走向融合。导航地图、定位服务等传统车载信息服务领域存在资质 门槛,市场格局稳定,高德、四维图新等主要为行业内的主要服务供应商。

硬件层面, 四维图新、博泰、东软集团、北斗星通、索菱股份在前装的数字仪表、车机大屏、T-BOX、 OBU 和后装的流媒体后视镜、行车记录仪等车载智能终端市场取得良好的发展。软件层 面,腾讯、斑马 络、华为等纷纷布局车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的打造。OTA 领域,腾 讯、四维图新等为配套车机提供自身业务相关的软件升级服务,艾拉比、东软集团深入 汽车控制域,作为第三方为车企提供车机和 ECU 的软件、固件升级服务。

车联 安全 领域,腾讯等公司均已成立车联 安全团队,从事车联 安全攻防研究;360 智能 联 安全实验室推出“汽车安全大脑”为车企提供软硬件信息安全防护,并筹备发起“中国 车联 安全联盟”。在以上细分领域之外,博泰、美行科技作为车联 综合服务商,致力 于面向整车企业提供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

车联 数字化运营是以车载智能终端、车载软件为入口,车联 云平台、大数据平 台为核心资产,实现对移动出行、汽车后市场、以及物流、客车、出租等垂直行业应用 的数字化“再造”,大幅提升生产、运营、服务效率,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

数字化运营在车联 产业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数字化运营商在车联 产业链占据核 心位臵,上游承接车联 智能终端厂商,下游联通整个汽车后市场应用服务,从整个产 业链服务和内容的输出来看,车联 数字运营商占据核心位臵,是连接整个车联 服务 的“中心枢纽”。根据亿欧智库观点,车联 数字运营将形成以车企为主导,电信运营商、 互联 企业以及第三方技术企业为核心的运营格局。

数字化服务综合赋能为主流,后装需求较为强烈。从企业业务布局来看,有别于传 统车载信息服务,车联 数字化运营服务业务对象和应用领域主要为企业客户。该领域 市场对 T-BOX、OBU 等车载通信终端和行车记录仪、GPS 等车载监控终端的后装需求 较为强烈,硬件基础上,通过车联 云平台或大数据平台实现对移动出行、汽车后市场、 汽车金融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的综合赋能是数字化运营企业的主要业务模式。在汽车 金融、后市场服务、出行服务市场,博泰、飞驰镁物、迪纳科技、钛马展现出业务综合 化的优势,能够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软硬件开发和大数据、云平台运营服务。

车路协同建设运营方面,C-V2X 车载终端、路侧单元、车路协同整体方案等成为行 业重点布局领域,形成一批率先投入研发和应用试点的创新型企业,有力地支撑了我国 各地的示范区建设,推动车路协同产业应用落地的进程。

车路协同企业呈多元化布局。根据智能 联汽车 援引搜狐汽车研究室统计数据显 示,13 家头部企业包含通讯企业(华为、中兴、高鸿股份)、运营商(中国移动)、互联 企业、汽车技术服务商(四维图新、东软集团)、智能交通企业(千方科技、高新兴、 万集科技、金溢科技、星云互联)、模组企业(移远通信),覆盖 C-V2X“端”、“管”、“云” 的不同产业链环节,多数企业展现出多元化业务布局。

从企业业务布局来看,产业链上游的通信芯片/模组、协议栈、安全解决方案以及测 试认证技术门槛较高,当前主要由 ICT 企业主导。华为、高鸿股份率先完成自主 C-V2X 芯片突破,中国移动、东软集团在 C-V2X 标准制定与测试认证领域贡献突出。产业链中 游,支持 C-V2X 的车载通信终端、RSU 路侧单元已实现量产,当前市场需求主要来自 智能 联测试车辆和示范区、示范道路建设。产业链下游,基于 C-V2X 的自动驾驶应用 场景正在无锡、天津等先导区、示范区开始广泛试验验证,商业与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 明确。

2.3 车联 赛道竞争进入下半场,生态合作为大势所趋

根据亿欧数据显示,2017 年是中国车联 相关企业融资最为密集的时期,融资事件 数量达 187 起。之后产业开始走向竞合,资本向头部企业聚集,2018-2020 年融资事件 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020 年,车联 赛道是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一个领域之一,2020 年 1-12 月,中国车联 相关领域共发生 75 起融资事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处在天使 轮的车联 企业最多,其次是 A 轮和 B 轮,融资良莠不齐。

3.“擎”系核心,着力打造软件技术底座

3.1 擎 AI:语音是车联 重要交互入口

技术全链路、数据全打通、场景全闭环的全链路语音解决方案。在智能汽车人机交 互的风口上,博泰车联 擎 AI 语音开放平台凭借其集成手机端和车机端的全链路语音解 决方案,成为整车厂商语音交互能力的“最优解”之一。博泰是全球第一个做中文车载 语音的公司,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拥有语音平台的车联 公司。目前,博泰已经构建了 结合百度 AIG、小米、Vivo、科大讯飞、思必驰等专业语音公司,以及小冰等专业语音 机器人的语音开放平台,并可以通过定制麦克风阵列,技能,发音人,五分钟定制出人 工智能 SDK 赋能汽车领域。目前,擎 AI 语音开放平台已经迭代到 3.0 版本,真正实现 了技术全链路、数据全打通、场景全闭环。

预设适配不同客户的 ASR、NLU、TTS 推荐配臵。博泰擎 AI 平台基于全链路的配 臵来控制语音的整个处理流程,包含 ASR(语音识别)、NLU(语义理解)和技能服务、 TTS(语音合成)及前端展示,且所有配臵都支持在线实时更新,即时生效,不影响生 产环境正常服务。其中 ASR 可配臵指定场景所采用的 NLU 供应商、VAD 时长、方言等, 可以使用平台的预设推荐配臵,各个项目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配臵。NLU 和技能服务 可按项目配臵 NLU 供应商、覆盖的技能范围。基于 NLU 基础语义理解,博泰自研技能 服务、中控模块、对话上下文管理,实现自然语言对话场景的最优结果。TTS 可配臵 TTS 供应商、发音人、方言等,根据平台的预设推荐配臵,可以按需进行选择。

在交互方式上,擎 AI 语音平台,能够通过用户偏好分析、融合图像识别、手势交互、情 绪感知等多感官融合交互方式,实时、贴心地为用户推送生活提醒、推荐各种生活服务。 在性能上,擎 AI 能够在 30 秒内达到 22 次导航 POI 搜索,环境噪音 90 分贝,说话 45 分贝的场景下,One-Shot 识别准确率接近 100%,能够为用户提供快、准、稳、清的极 致用户体验。

3.2 擎 Mobile:手机车联

在 生态上,擎 Mobile 有自己的生态闭环,也可以映射任何主流智能手机上的所有 App, 生态覆盖比较全面。目前的车机系统,基本上都会和 BAT 合作,它们都愿意向 OEM 输 出自家的全家桶。但用户的使用习惯不一样,BAT 在各方面的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常常 造成需求和供给不相匹配。而擎 Mobile 同时兼容各类国内与国际车载互联产品与汽车内 应用生态,目前支持的有苹果 Carplay、谷歌 Android Auto、高德 Amap、四维 Welink、 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等多个手机互联与应用生态,客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并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给用户最好的使用体验。

3.3 擎 Map:集百家之长的地图数据体系

地图数据全面,云端交通数据为有效补充。博泰将出行数据与车辆位臵数据放在车 联 的重要位臵上,构建了以擎 Map 为核心的地图数据体系。擎 Map 通过自有引擎、 软件与云端数据架构,支持百度、Here、四维图新、高德四家的地图数据和路况数据, 同时支持道路、天气、航班、智能交通与智能城市等多种云端交通数据的接入与集成, 并提供中国、美国、欧洲全球额地图服务能力。通过与互联 进行实时数据交互,擎 Map 能够在价格低廉的硬件上提供更加丰富的地图与出行服务。擎 Map 云端的擎 Cloud 地图与出行数据服务,能够提供驾驶习惯分析,常用地点分析、危险驾驶分析、轨迹监 控分析等多种大数据分析能力。

具有强大的地图数据衍生能力。擎 Map 还可以与其他应用和服务结合,提供更加丰 富的地图数据衍生能力。诸如博泰与苏宁、Here 合作,基于“擎 Map+擎 Global Map Services”打造国际地图无畅服务。苏宁为博泰提供每年 2000 万部手机的应用下载服务, 并提供虚拟通讯运营全球漫游服务与互联 金融的租赁服务。Here 与博泰在德国建立服 务数据中心提供国际地图下载。用户只需下载一个应用软件并在出国前缴纳每日的租金, 就可以在国际上使用免流量费的中国全球地图导航产品。基于博泰与 Here 和百度合作 的高精度地图以及德国三大集团的所有无人驾驶感应器数据,博泰构建的“擎 Map+擎 HD Map”组合能够提供高精度无人驾驶相关的地图与数据合作能力。

3.4 擎 Cloud:基于微容器的千万级云平台

基于微容器的千万级云平台。车联 平台一般只能服务数百万用户,博泰构建的云 平台基于微容器处理方式,能够服务数千万用户且服务能力大大增加。博泰在保证车联 数据与传输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做了大量的云平台架构的重构与改进,在保证安全性与 稳定性的基础上使服务能力、敏捷性、用户负载、并发能力、需求迭代大大提高数十倍 效率。基于擎 Cloud,博泰构建了地图平台、大数据平台、OTA 平台、PaaS 平台等, 并推出了擎 All Value ChAIn Platform 全价值链服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围绕行车的加油、 充电、UBI 保险、停车、洗车、维修、保养、O2O 上门、代驾、租车、用户、二手车、 汽车金融等服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