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日照有效时间段的确定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只说明日照计算有效时间段为8:00~16:00(大寒日)或9:00~15:00(冬至日),并没有明确是太阳时间还是北京时间。因此,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设定。实际上,我们认为采用太阳时较为科学。
关于北京时与太阳时。通俗的讲,太阳时是相对恒定不变的时间。不同的地理位置,相同的太阳时对应的北京时是不一样的。如在大寒日这一天,太阳时为8:00时,北京地区的北京时为8:24:34;沈阳时间为7:56:54;西安时间为8:54:36;乌鲁木齐时间为10:19:41;广州时间为8:37:29;
上海时间为8:04:29;……。在某些地区,如乌鲁木齐,该地区的日出北京时间为9:42:16,北京时为8:00时,太阳还没出来,若按北京时间设定有效时间段显然是不行的。因此,统一采用太阳时确定有效时间段是较为科学的。
换算公式:真太阳时 = 北京时间+时差-(120°- 当地经度) / 15°。
2、连续日照时间和累计日照时间
日照时间分为连续日照时间和累计日照时间,连续日照时间一般指最大连续日照时间,累计日照时间指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续日照时间段时的累加日照时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日照时间按连续还是按累计计算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规定。
3、计算精度
一般情况下,阴影分析可取30分钟,单点可取1分钟,多点可取5分钟。如设定为5分钟时,则日照时间计算误差在5分钟之内。该值大小对计算速度有一定影响,时间越小,计算精度越高,则计算速度越慢。
4、满窗日照条件设定
在进行窗户分析时,对于满窗日照计算是按左右端同时被照住为满窗,还是中心点被照住就为满窗,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软件提供了满窗条件设置,可以设置在分析时是按左右端同时照到为满窗,还是中心点照到为满窗。
5、等时线计算条件设定
由于等时线计算采样点多,计算速度相对其他方法较慢。计算区域较小时(2-6栋建筑)可以采用较为精确的方法,计算精度一般设定为5-10分钟。计算区域较大时(6栋建筑以上),计算精度应略微增大,一般设定为10-15分钟,计算误差仍可以保留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计算速度也不会太长。
6、定义建筑高度
对所定义高度的建筑物图层、颜色、线型等图素没有任何限制要求。即使建筑轮廓不闭合也可以定义高度,只是建筑轮廓闭合时比较容易定义。另外,对于直线、多义线、圆弧线、圆等实体,都可以定义高度,日照计算时则自动按线型立面考虑。从而,使任意复杂的建、构筑物都能够非常灵活方便的进行高度定义。
7、分析的沿线
多点沿线分析时,选择的分析沿线不仅可以选择建筑物的轮廓线,也可以选择由CAD绘制出来的各种线段。
相关资源:对日软件外包开发质量探讨.pdf-互联 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