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石榴给QA带来的启示


“小淘,吃石榴吧。”

“吃石榴太麻烦了,不想吃。”

“这是软籽石榴,籽儿可以吃的,很好吃的哈。”说完,我大口嚼着石榴直接咽下。

“不用吐籽吗试一下。”小淘拿起几颗石榴粒放嘴里嚼了一下,还是把籽儿吐出来了。“不行,这籽儿我没法咽下。”

的确,在没有软籽石榴的时候,我也这样吃石榴,也觉得石榴吃起来太麻烦,而不愿意吃。而小淘由于对硬籽石榴中的籽儿难以忘怀,吃软籽石榴也还是会关注籽儿的存在……

这一情景让我恍然大悟,这不就跟咱们很多传统测试人员对软件测试的理解很类似嘛!

我们先看吃石榴的场景

在传统测试里,QA(测试人员)的职责主要还是以发现bug为主,甚至很多企业将发现的bug数作为QA的绩效考核指标之一。这种情况下,QA很难去关注软件带来的业务价值,关注点全部都在bug上,费尽心思想着怎么多发现一些bug,甚至去抠一些根本无足轻重的问题,非要以bug 告出来。

经历传统测试的QA,在测试的敏捷转型阶段,关注点多半还是在bug上,很难从认知上转变过来,这也成为很多测试敏捷转型的阻力,业务价值容易被忽视,难以跟开发形成统一目标的团队,难以做到团队质量赋能以实现团队齐心协力为质量负责。

在敏捷测试中,QA需要将目光转变到关注价值交付上,要跳出测试的视角,从全生命周期质量的维度来关注。这样,就不会纠结于一个bug是否一定要修复,只要在满足价值交付的前提下,bug的优先级是可以调整的,有些bug是可以不用修复的。

小结

QA不能只是关注测试、以发现bug为目标,而是要转变观念,重新理解质量的含义,要倡导团队关注业务价值的交付,在满足业务价值的前提下,有些bug是可以容忍的。

如果还是难以理解,不妨买个软籽石榴吃一下试试看p>

推荐阅读

  • 《构建测试的体系化思维(基础篇)》
  • 《构建测试的体系化思维(进阶篇)》
  • 《构建测试的体系化思维(高级篇)》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测试转型》
  • 《测试部门的职责定位》
  • 《敏捷测试宣言与原则》
  • 《敏捷测试的核心》
  • 《敏捷测试的指导性原则》
  • 《精益测试》
  • 《测试右移——生产环境下的QA》
  • 《一页纸测试策略》
  • 《团队质量赋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