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 Hejlsberg曾在丹麦科技大学学习工程学。Anders Hejlsberg第一次登上软件界历史舞台是在80年代早期,因为他为MS-DOS和CP/M设计了一个Pascal编译器。当时,还是一个小公司的Borland很快雇用了他,并买下了他的编译器,改称Turbo Pascal。在Borland,Hejlsberg继续开发Turbo Pascal,并最终带领他的小组设计了Turbo Pascal的替代品、开发工具史上的奇迹:Delphi语言。
1996年,Anders Hejlsberg在Delphi3发布前离开Borland去了MS。
在此之前,MS曾多次企图挖走Anders,但都没有成功。据信anders去MS(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虽然MS的开价也相当有吸引力: 130万美元年薪外加股票期权和分红,总计超过300万美元。更主要的原因是Anders和Delphi开发组的其他成员在修改编译器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还有,据Borland内部人讲,Anders认为自己不再是“不可缺少的人”。
Anders在Delphi3中几乎没有做什么工作,Chuck Jazdzewski扮演了一个更重要的角色。(–Anders Ohlsson) Anders在Borland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Pascal产品上,也需要新的挑战,这时Bill Gates的亲自邀请,许诺给与挑战的机会,Anders加入了Microsoft就势在必行。
Microsoft 用丰厚的薪水、股票认购权和巨额的加盟奖金雇请了 Hejlsberg 之后,Borland 曾提出通过不正当手段吸收新成员的控告。Borland 还曾声称 — 提供了很少的细节来支持指控 — Hejlsberg 正在开发“Delphi for Java”。这场诉讼虽然最终以 Borland 的胜利而收场;但Anders 已经在为Microsoft工作了。
1996年Anders来到微软后,直接主抓Visual J++的研发工作,并在1999年被授予“distinguished engineer”(卓越工程师),在微软仅有16人获得这样的荣誉。
后来微软希望通过开发最新的软件开发语言来赢得软件开发者的拥戴,在微软公司把视窗操作系统和软件向 络迁移的新市场战略中,C#语言是最重要的环节。微软动用了最好的资源。Anders担任了C#语言的首席设计师,同时也是微软.NET战略构架的重要参与决策者。考虑一下Anders的经历,就不会奇怪微软将此重任交给他了。毕竟C#也不是他对软件开发方式重大变革的首次。现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埋头苦干,C#已成为微软反击Java语言的最有力武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