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各大技术沙龙和论坛上,积极倡导的一个理念:“大数据驱动的技术管理”,我相信这是技术管理的未来:通过汇集“软件生命周期大数据”,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数据、BUG率、考勤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构建“员工画像”、“团队画像”,基于画像信息,在开发过程和项目管理中,进行预警和预测,从而提升团队成熟度,更精确的指导技术管理工作。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真实发生在我团队里的故事,来了解“大数据驱动的技术管理”,能够给技术团队管理带来什么价值。
第二步:建立“团队画像”和“员工画像”
使用“软件生命周期大数据”,建立算法模型,进行数据挖掘,构建“团队画像”。可分为:技术攻坚型、成熟创业型、创新创意型、成长磨合型。
技术攻坚型,是技术高手组成的团队,擅长解决复杂技术难题,这类团队可承担技术架构类、技术调研类工作。
成熟创业型,指的是团队核心成员配合默契,有很强的执行力和高产出,这类团队可承担公司最重要和最战略的项目,确保公司战略的落实。
创新创意型,这类团队具备很好的创新和创意能力,可承担创新型产品的研发,孵化出足以超越对手的产品。
成长磨合型,指的是处于磨合期的成立不久的团队,可通过一些一般项目来磨练他们,给他们成长空间,这类团队的特点还没有形成,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黄哲铿
※ 海尔电器,互联 技术总监。目前负责集团大数据平台整体规划和建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