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伊始
生物模拟程序,这是我之前一直想做的一个东西,也就是利用软件这块来模仿生物的行为,从而研究生物行为,终极目的是建立一个更为泛用的学习型人工智能(最终开发迭代的结果)
上次走了整整十公里和朋友一起讨论,对方也表示很大的兴趣,不过因为行业不一样,所以大家还是多以哲学,逻辑,以及原理这块进行讨论,生物一般分为相对意识来说隐藏的部分(例如体内维生素变化,皮肤电解质浓度变化等等,意识是不能了解到的),还有可以感知的部分(比如说体表温度),后者是可以产生反应并控制的,例如捕食行为,睡眠的行为等。
开始入门开发这一块内容,我应该先是做草履虫,也就是最为基本的原生生物,接下来是鱼,因为鱼在有限大小环境中的行为模式是比较单一的,但是也具有了大部分中型动物的特点,可以以此为基础,向上进行延伸,迭代出更高级的逻辑生物。当然初期的效果我是希望能做到进食,了解自身情况和自动移动,对于模拟来说,时间是必要的,有这些后,感觉就是个简单的草履虫了。目前还是做单一的一个个体,算是由缸中大脑假设的一个延伸。
然后,在完成基本理论后,接下来是一个开发的步骤,开发过程需要遵循的还是最小的原则,也就是包含基本的本能,移动,物质交换能力即可,之所以不想太复杂,一方面是。
第一步上手,也是最开始,我需要构建的有:
1.身体
草履虫基本结构简单,是有两个核,周围有一圈纤毛用于移动,具有进食,有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有氧生物特点。
2.本能
涵盖有进食的本能,草履虫24小时左右,能吃40000个细菌。因为外界刺激逃避/趋向的本能,远离高浓度的盐水,趋向肉汁(这是什么原因本能。
3.模拟环境
模拟环境包括了坐标系和干涉,因为物体不存在二维,所以一维坐标就可以,干涉是人工布置的场景,人工提供的食物,还有氧气与二氧化碳等。
一般操作场景,是设置环境中氧气有限的情况下,随机分布食物,自动进食,直到个体死亡(不可感知部分参数低于阈值)。
补充思考
其实从一定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不一定要去模仿真实生物的所有信息,比如说葡萄糖消耗这种
不一定要从单细胞生物,原生生物来开发。一开始以猴子,亦或者更低等级的人型的生物作为模仿的对象,感觉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要用人型,因为人最了解的人类的日常生活,使用人类也能匹配各种反应,猴子和人的区别上,我感觉并没有那么大(从基因,群体行为,欲望和情感这些来说)。
总的来说,仅仅是第一步的实现,就有很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所延伸出的可能性则是成倍的增加
下篇:我的生物模拟程序笔记(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