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问题又争执的时候,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忽视掉一个问题,我们大家对于所谈论的“实体”的理解是不是一致的。
哲学概念中,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 “实体”。
而我们讨论实体时,其实我们内心是默认了以下三个前提的:
1、这个客观的实体是存在的。@jonah_king
2、这个实体是有规律的,并且可以被我们认识。
3、我们不但可以认识这个实体,我们还可以接着语言准确的描述他。
如果脱离了这三个前提,那么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争执,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们第一要确认的是我们对于所谈论问题的本身的理解是一致的。
那么我们如何去探讨一个实体呢/p>
1、第一要素,就是我们讨论的“实体”要有清晰明确的定义,通俗来讲,就是实体要有清晰的边界。
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把一个头发正常的人的头发一根一根的拔掉,从那个时刻开始,他变成了一个秃子问题我们能否达成一致意见你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我们很有可能达不成一致意见。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因为 秃子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对于这个概念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义,我们也没有清晰的边界来区分谁是秃子,谁不是秃子。
所以我们以后关于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不妨先思考一下,这是否是个实体,我们了解这个实体的边界。
2、第二要素 这个实体本身,是否又规律
所有做科学研究的人,内心都有一个假设,他们所研究的内容,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为如果他们所研究的内容,没有规律可循,那么他们就会放弃这样的研究,因为研究不出来东西。所以我们对于实体
的第二个要素把握,就是我们是否掌握了他内部的规律,他和外界联系的规律。
3、第三要素 我们如何去表达我们所发现的规律。@jonah_king
既然前两个前提,我们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第三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准确的描述这个实体,如何准确的描述
这样一个客观规律。
列举一个通俗一点的例子:
我见过有人用文字来描述IIC通讯协议的驱动,什么什么是起始信 ,什么什么是结束信 ,什么什么是读信 ……
然而,看到这个描述文档,你的内心,仍然是一片混沌,你很难知道IIC驱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而现在通用的做法,应该是话逻辑时许图,用timegen去绘制一个时序图形来阐述我们想要表达的规律。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了。 希望后续你们学习UML的九种视图的时候,能想起来,不同的视图,其实就是为了方便的从不同方面描述一个实体的规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