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国家统计局为反映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购买商品和服务所发生的价格变动,由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服务项目价格指数(CIPI)和食品价格指数(HFI)组成。以货币供给和货币价格变化为基础,综合考虑不同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并将全年 CPI平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相比较,计算得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物价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对 会经济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国家统计局通过编制发布 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监测市场物价变动情况。在中国 CPI调查中,对城市居民家庭与农村居民家庭的 CPI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有不同;对农村居民家庭的 CPI调查方法只对农村居民家庭进行调查。
一、计算公式
物价变动(即消费者价格变动)是由商品或服务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价格变动的方向和程度等因素综合计算得来的。从历史数据来看,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在物价总水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 CPI指数作为衡量物价变动状况或价格变动趋势的最常用指标在国际上也被广泛采用。统计上采用分类指数作为计算公式。分类指数有:综合(按自然月)分类指数、按人群分类指数。综合(按自然月)分类指数是用统计方法计算而成的一种分类指数。按季节分类指数可以用夏期价格指数、秋期价格指数两种方法加以计算;按人群分类指数可以用年度指数;按照人群分类指数可以用年指数和平均价格指数两种方法加以计算;还有按照人群分类指数可以用年指数与全国平均价格比等等方式计算;从时间上分季度分类指数、半年(月)分类指数和年度(月)分类指数三种。
1、分类指数计算公式
分类指数=商品价格指数+农业产品价格指数+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指数+医疗保健、教育和文化服务价格指数-居住、交通和通信价格指数-其他商品价格指数-食品和能源相关价格指数-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娱乐、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市场价格指数-交通和通信平均每月环比上涨0.1%。当 CPI综合、半年、年度指数分别大于或等于30、0和0的时候,就说明一个时期内整体物价变动趋势趋于平稳但有周期性变化;当 CPI综合、年度指数小于或等于30、0的时候,就说明一段时期内总体物价变动趋势趋于平稳但有周期性变化。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a是商品价格; b是服务价格; c是食品价格; d是教育文化和娱乐服务价格; f是居住市场价格; g是交通和通信平均费用指数……。由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分类指数等于全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水平除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全国城镇住户平均消费价格水平与全国农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水平两者之比—— X=100%;其中 X为物价总水平变动方向值, i (1)——物价总供给变动倾向值, i (2)——通货膨胀率或通胀方向图变量。
2、分类指数计算的原理见图8
其计算原理为:1):以调查样本为例,某一月份调查样本的平均价格为(1+季节性因素),当调查样本数量相同时(2),则该月份的综合指数为:其中:2):当调查样本数量相同时,则本季度的夏期分类指数、年度分类指数分别取第 K个和第 N个月份的第 N个数值之数:3):当该月份的综合分类指数为:其中: K值越小表示价格变动越大。
3、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权重)
采用国际通用权重,即各权重相加后所占比重来反映价格变动程度,是目前国内外物价统计中普遍使用的方法。首先计算综合指数及各指标权重。用表1所示公式计算的分类指数所占权重值越大,表明价格变动程度越高。其中 A为各类指数系数, B为各分类变量、权重, C为指标各项合计系数, D为各因素比重。因此,采用国际通用权重对各种商品和服务项目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出 CPI指标(即 A)和 CPI指数(即 B);再采用两个以上权重对物价增长速度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到 CPI总指数(即 B)和 CPI指数(即 C)等等。由于每个国家的市场上存在着商品及服务数量、种类、价格等众多的变量和众多的标准差,使得对各类变量进行加权处理具有一定的困难。
二、不同时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1.对 CPI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 CPI平均水平的影响程度,另一个是影响程度与货币供应量(包括银行存款)的变化情况。2.不同时期对于物价产生的影响程度:从一定时期来看, CPI有明显的季节变动特征。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 CPI季节变动明显,全年累计同比涨幅为-0.1%;从2011年1月至2011年4月, CPI季节变动持续不定,全年累计同比涨幅为-1.3%。3.不同时期同比变动情况:即在 CPI同比两次上涨及两次下降时期, CPI涨幅较大。在统计上需要剔除猪肉、食品、旅游价格以及部分服务项目价格等其他季节性因素而造成今年 CPI涨幅同比上升3%左右。但自2011年1月起, CPI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中。
1、CPI总体水平变动趋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一种价格指数,它以一定时期内消费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为基础,按照一定标准剔除掉食品和能源价格等非价格因素的价格指数。它是一种很重要的宏观经济预测器、预测变量及经济决策数据。国家统计局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一个主要指标将其纳入国家统计局的宏观调控体系之中;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主要指标将其纳入中央银行调控体系之中;在实施宏观调控中还将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与就业、教育、医疗、食品药品、住房、居住等民生重点领域价格的涨跌联系起来分析,是一个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衡量物价水平的一种指标,可以反映居民经济生活的总需求变化趋势。因此对于宏观调控来说,它是宏观调控政策执行的重要依据;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来说,它是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来说,它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支出之间关系的重要参考指标和依据;对于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来说,它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运行状况并研究经济运行政策工具等。
2、不同时期对 CPI平均水平有影响程度
不同时期 CPI对其平均水平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 CPI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不同的。如在2010年1月,两次 CPI均出现上涨但涨幅均小于2%,原因在于两次 CPI涨幅均在2%左右,均属于通胀初期,当时物价处于低位,但由于2010年12月底爆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食品、居住、教育文化娱乐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后,2010年12月 CPI分别上涨4.1%和4.2%)以及2010年12月间存在一定的翘尾因素影响而在2011年1月达到顶峰,从而导致 CPI由负转正。另一方面,由于2009年11月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的阶段性回升中的 CPI走势与2010年12月份的 CPI走势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关系,因而在2010年12月之后开始的 CPI季节性上涨也与当时翘尾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一致性。例如在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美国 CPI仅上涨0.6%,但其中猪肉、其他食品价格均有上涨;在2010年12月—2011年1月期间美国 CPI上涨3.8%,其中猪肉上涨超过20%;在2011年1月起美国 CPI进入季节性上涨通道,预计今年全年 CPI上涨3%左右,将明显高于2010年同期。
三、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随着经济 会发展,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而其他经济指标对 CPI的影响逐渐减弱。中国经济增速虽然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处于前列,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依然是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它对宏观经济增长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在当前世界复杂多变、各国纷纷出台新政策以刺激汽车等大宗商品出口的背景下。如果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不能有效控制,则将对当前宏观调控带来较大难度。
(一) CPI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中 CPI的变动趋势是反映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指标。从国内来看, CPI作为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走势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从国际上看, CPI变动通常伴随着全球的经济活动,且与宏观经济周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国家的 CPI虽然在 GDP中占比不大,但其 GDP是宏观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波动对于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速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的大幅上涨,更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较大冲击。
(二) CPI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CPI会受其他经济指标的影响而波动,但是当其他经济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 CPI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食品和能源价格方面,食品价格是影响 CPI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能源价格变动在短期内则会对 CPI形成一定控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在不断上涨。从长期来看, CP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会受到 CPI总量变动的影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4年间,我国 GDP年均增速从6.9%左右下滑至5.4%左右,这与居民消费价格的不断上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2008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而随着居民消费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者例如食品、能源等价格却在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火爆以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在当前阶段有所放松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有所上升,而房价在经历了连续几年高位后也出现了一定下滑态势,导致 GDP同比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三) CPI涨幅受多种因素制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差异很大
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角度看,影响 CPI的因素很多。CPI作为一个与宏观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指标,也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我国政府调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 CPI处于上涨通道,受食品和能源等价格影响, CPI涨势有所放缓,但是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继续保持上涨态势,不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在“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存在,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过大,将可能给这些行业带来较大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大局,并影响宏观调控效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