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文章认为,OA只有信息化的皮,没有信息化的实质。区别在于,让决策者面对纸面拍脑袋还是面对屏幕拍脑袋。OA只是把纸上的信息放到了电脑上。但信息化的要求绝不在此,或者说将来竞争激烈了,用户要求高了,表面化的信息管理软件就落伍了。就像当年的进销存、纯财务软件一样会慢慢消失。
知道了表面上的信息化带来的局限,那么我们就需要提出一种实质性、智能化的企业管理软件的概念。
什么叫智能。人的智能是什么。
认识是什么,就是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形成概念。当有新的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会用旧有的概念去套,如果发现哪个概念接近,那么我们就做出判断——我认识这个东西。
如果我认识这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的其他未表现出来的属性或行为(方法)就是可预测的。
比如有一种苍蝇,长的很像蜜蜂。我们看到它时,通过对它的样子进行观察,发现与曾经我们见过的蜜蜂的概念中的一些属性相同。如颜色、大小、飞行方式。
于是我们就认为它是蜜蜂。如果它是蜜蜂的话,那么它未表现出来的属性,比如蛰人,就可以被预测。那么我就断然不敢去惹它,怕被它蛰。
这种对事物未表现出的属性的预测能力,就是我们在观察,获取一定信息的前提下的智能表现。而我们之所以有这种判断力,在于我们以前了解有蜜蜂这种生物,并将其在头脑中形成了概念。
同样的,认识新事物也是一种智能表现,这也有赖于新事物总结出来的新概念。当你有新概念的形成能力,那么你的智能化程度就比较高了。
我们在用c++编程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对象可以创建无数个,可以随程序运行的情况来变化,但类就不行了,一旦程序开始运行,类的数量和内容就相对固定了。也就是说,程序不能出现新概念了,也就无法认识和归纳新的概念。
这种情况在javascript这种新式语言得到了改善,它能形成新的类,也就是说,它一边运行,一边在形成新的概念,总结经验。显然新式语言更具有智能化的表现。
回到那个像蜜蜂的苍蝇的例子。如果我们判断那小昆虫是只蜜蜂,那么如果我们要赶走它的话,就要装备防蛰服。这样,我们就做出了一个决策。然后我们就会去执行。可当我们最后发现这小东西没有蛰人的尾刺时,我们就感到悲剧了。我们会认为这是蜜蜂中的一个特例,如果我们更聪明点,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概念,一种不会蛰人的“蜜蜂”。再如果,我们具有生物学家的潜质的话,我们就会观察这小东西。一会儿之后,我们可能就会发现,这家伙是一只山寨蜜蜂,除了样子像之外,不仅不蛰人,也不采蜜,好吃懒做的像苍蝇一样。转而,我们发现它的觅食、交配、幼虫什么的和苍蝇一模一样,它符合更多的苍蝇的特点,而且是实质特点,是一只披着蜂皮的苍蝇。
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世界上有一种像蜜蜂的苍蝇,而不是一种像苍蝇的蜜蜂。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判断,我们对自己的智能水平有了肯定性的认识。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就是在说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样的,这应该也是软件处理问题的过程。
因此,一种智能化的软件,应该是随时根据新的情况判断出新的概念的软件,也就是能实时产生新类和调整旧类的软件。然后对象也会根据类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这对于处理企业信息的软件特别重要,因为企业是随时在变化的。任何精妙的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都只是针对当时当地,以及可预测的未来。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MySQL入门技能树数据库组成表32065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