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赏

继续看书,目前看到创建套接字了,套接字没有什么意思,,,,,,,,,,,老是写的东西,,,,,0-0 ,秃头少女要快点看完书……

 

  • 准确地说,IP 地址不是分配给每一台设备的,而是分配给设备中安装的
    络硬件的。因此,如果一台设备中安装了多个 络硬件,那么就会有多个
    IP 地址。(0-0)
  •  

关于这个 连接操作3次,,,,我还是觉得 没有什么意义啊,差不多就是 客户端发一个消息给服务端,然后服务端回一个消息给它表示我造了,然后客户端又给服务端发“我造你造了” 然后它们就开始玩耍了,当然按照这个书里写法,它们发的消息不是随便什么内容而是表示确认 还有和发送内容有关的东西, 络也很复杂啊0-0,一点都不想造tcp ip具体细节了……再也不敢说自己好奇心强了,突然发现这种书比那种一开始就不想看的书更讨厌,开始简单骗人看,后来难了不想看了,发现看了一半了放弃太可惜了……

总算觉得学的那个什么路由选择里计算下一跳算法有点用了,,,

首先,包是由头部和数据两部分构成的(图 2.14(a))。头部包含目的
地址等控制信息,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快递包裹的面单;头部后面就是委
托方要发送给对方的数据,也就相当于快递包裹里的货物。一个包发往目
的地的过程如图 2.15 所示。
首先,发送方的 络设备会负责创建包,创建包的过程就是生成含有
正确控制信息的头部,然后再附加上要发送的数据。接下来,包会被发往最近的 络转发设备。当到达最近的转发设备之后,转发设备会根据头部中的信息判断接下来应该发往哪里。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一张表,这张表里
面记录了每一个地址对应的发送方向,也就是按照头部里记录的目的地址
在表里进行查询,并根据查到的信息判断接下来应该发往哪个方向。比如,
如果查表的结果是“目标地址为 ×××× 的包应该发到 ×××× 线
路”,那么转发设备就会把这个包发到 ×××× 线路去。接下来,包在
向目的地移动的过程中,又会到达下一个转发设备,然后又会按照同样的
方式被发往下一个转发设备。就这样,经过多个转发设备的接力之后,包
最终就会到达接收方的 络设备。当然,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包,接
收方可能也会向发送方返回一个包,此时的发送方到了接下来的某个时刻
就会变成接收方。因此,我们不需要把发送方和接收方明确区分开来,在
这里我们把发送方和接收方统称为终端节点A。
前面介绍的这些基本知识,对于各种通信方式都是适用的,当然也适
用于 TCP/IP 络。不过,TCP/IP 包的结构是在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扩
展出来的,因此更加复杂。在第 1 章 1.2.1 节,我们讲过子 的概念,还讲
过 络中有路由器和集线器两种不同的转发设备,它们在传输 络包时有
着各自的分工。
(1)路由器根据目标地址判断下一个路由器的位置
(2)集线器在子 中将 络包传输到下一个路由
实际上,集线器是按照以太 规则传输包的设备,而路由器是按照 IP
规则传输包的设备,因此我们也可以作如下理解。
(1)IP 协议根据目标地址判断下一个 IP 转发设备的位置
(2)子 中的以太 协议将包传输到下一个转发设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9月22日
下一篇 2018年9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