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小学计算机课程,聋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

原标题:聋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 会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普及了大中小学,聋校适应 会的发展,也开设了计算机课。我校于2003年开设了计算机课,主要任务是:让聋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一年时间的教学,大多数聋生已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在克服自卑、挑战困难,增强自信心与创造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收获。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聋生由于听觉器官受损,手势语言又比较抽象,表义不够明确清晰,因此,他们的视觉器官便成为获取信息、认识宏观世界的主要渠道。而计算机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动态地提供图文影像等多媒体的综合信息,让学生在图、文、动画等多维刺激下,产生学习的多层兴趣。

根据聋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这一心理特征,首先开始的时候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把教材第二单元《如何在计算机中画图》的内容提到第一章,新授之余结合“扫雷”“纸牌”等益智教学游戏,激发和调动聋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聋生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面板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他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移动,学会了画《圣诞卡》、《乡间小路》、《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呢我顺势讲第一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了。

二、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在黑板上写”5 + 3 =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问”5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我又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讨论后,我回答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就相当于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而且边讲的时候边指着这些部件,同时他们也一一认识了这些电脑部件。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三、针对实情合理选择

在给作品取名字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问题,聋生由于听不到,汉语拼音掌握不尽如意,用音码和音形码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难也是不合实际的。比较适合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它只和汉字的结构有关,只要能正确的把汉字书写出来,就能把这个字输入到计算机中,虽然学起来比较困难,但切合聋生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学了将近三个月的五笔输入法,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及自信、努力的结果,绝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五笔输入法。

四、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聋生由于听不到,他们形象思维、模仿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手势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他们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完全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为了进一步让学生能在迅速、准确的浏览”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跟着练习,直到熟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资源:RhemaSTH:免费的开放语音和听力障碍的开源软件-开源-其它代码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6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6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