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动态模型
-
- (1)概念
- (2)建模
- 二:功能模型
-
- (1)概念
-
- A:定义
- B:组成
- (2)用例图
-
- A:定义
- B:表示
-
- ①:系统
- ②:用例
- ③:行为者
- ④:用例间关系
- 三:三种模型比较(了解)
一:动态模型
(1)概念
动态模型表示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的控制性质,它规定了对象模型中的对象的合法变化序列
(2)建模
用UML提供的状态图来描绘对象的状态、触发状态转换的事件以及对象的行为。每个类的动态行为用一张状态图来描绘,各个类的状态图通过共享事件合并起来,从而构成系统的动态模型,即动态模型是基于事件共享而互相关联的一组状态图的集合
二:功能模型
(1)概念
A:定义
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它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因此更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
B:组成
功能模型由一组数据流图组成
(2)用例图
UML提供的用例图也是进行需求分析和建立功能模型的强有力工具。在UML中把用用例图建立起来的系统模型称为用例模型
A:定义
用例模型描述的是外部行为者所理解的系统功能。用例模型的建立是系统开发者和用户反复讨论的结果,它描述了开发者和用户对需求规格所达成的共识。
B:表示
两种关系的异同
- 都是从几个用例中抽取那些公共的行为并放入一个单独的用例中,而这个用例被其他用例使用或扩展
- 使用和扩展的目的是不同的。在描述一般行为的变化时采用扩展关系
- 在两个或多个用例中出现重复描述又想避免这种重复时,采用使用关系
三:三种模型比较(了解)
- 针对每个类建立的动态模型,描述了类实例的生命周期或运行周期
- 状态转换驱使行为发生,这些行为在数据流图中被映射成处理,在用例图中被映射成用例,它们同时与类图中的服务相对应
- 功能模型中的处理对应于对象模型中的类所提供的服务
- 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以及数据的源点/终点,通常是对象模型中的对象
- 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往往是对象模型中对象的属性值,也可能是整个对象
- 用例图中的行为者,可能是对象模型中的对象
- 功能模型中的处理可能产生动态模型中的事件
- 对象模型描述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以及数据源点/终点的结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