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流程,停止标准

觉得我对测试还是挺感兴趣的,还是来学习学习测试吧,希望可以成为一个测试方面的专家,好吧。菜鸟的第一篇测试博客,先来看看测试流程,测试方法吧,先有一个总的概念,然后再对里面的知识细细学习,循序渐进~

一、测试流程

1、需求分析:很多东西都是针对需求的,有需求,才有市场,把握住需求,一个软件才能有活力。所以第一步是要与开发人员、架构布局的同事多多沟通,深入理解需求。

2、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需求估算测试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软硬件等,根据软件的功能合理分配资源。

3、测试样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以及软件的功能模块,测试计划等,设计出合理的测试样例,我觉得测试样例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比如什么边界值的测试样例,等价类的测试样例。

4、执行测试:根据测试样例来执行测试,这个就不多说了。

5、记录测试结果以及bug追踪:执行完测试之后要记录结果,对吧,不然时间一久就忘记了,对结果进行分析,追踪其中的bug。

6、对修正的bug进行返测:等到开发组人员修正了bug之后,肯定要对bug返测,并且还要执行之前的测试样例,看看修改了bug之后是否会引入新的bug。

7、测试达标以及编写测试 告:通过不断的bug追踪,返测,直到软件测试达到标准,这时候可以编写测试 告,没有什么事情的话就等待软件的发布吧。

上面我们说到标准,那么怎么样才算是达到标准呢我们来分析分析测试达停止标准。

二、软件停止标准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不同公司,不同软件有不同的停止标准,我们这里说到的只是一种参考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拿来参考。

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系统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成、系统测试停止标准,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对于覆盖率的原则来说,语句覆盖率最低不能小于80%,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应达到100%,测试需求覆盖率应达到100%。

对于功能原则来说,软件缺陷在测试生命周期中我们分成几个严重等级,它们分别是:严重错误、主要错误、次要错误、一般错误、较小错误和测试建议6种。那我们在确定测试结束点时,严重错误和主要错误的缺陷修复率必须达到100%,不允许存在功能性的错误;次要错误和一般错误的缺陷修复率必须达到85%以上,允许存在少量功能缺陷,后面版本解决;对于较小错误的缺陷修复率最好达到60%~70%以上。

对于验收原则来说,测试到一定阶段,达到或接近测试部门指定的标准后,就递交用户做验收测试。如果通过用户的测试验收,就可以立即终止测试部门的测试;如果客户验收测试时,发现了部分缺陷,就可以针对性的修改缺陷后,验证通过后递交客户,相应测试也可以结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9月4日
下一篇 2016年9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