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享
最近在 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比喻,将编码比喻成中秋节月饼。
注意这里的用途是:最小细粒度的持久储存
{0,1} {葡萄糖、水、氨基酸}
现在组合一下,二进制可以转化为X进制(例如常用的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那这些可以类比月饼制作过程中的什么东西呢p>
注意这里的用途是:中间产物
{{八进制},{十进制},{十六机制}}
{{面粉,油,鸡蛋,盐…}
,{加盐面团,熟油,打发的蛋清,煮好的蛋黄…}
,{揉入鸡蛋的面团,熟油,煮好加盐的蛋黄…}
,{揉入鸡蛋的面团,熟油,煮好腌制的蛋黄…}
…}
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还就是原材料而已,只不过是二进制的变形加工,远不到可以食用的地步!哈哈哈哈!
这时候还要接着加工,不同的糕点师拿来了模具,将面团包起了材料,放入模具,月饼成型了,最后烘焙烤制,每个人做的月饼还都不一样!给他们都提供一样的材料,A做出了酥皮的,B做出了黄皮的,C做出了冰皮的。是不是很稀奇p>
注意这里的用途是:观看
{ASCII,utf-8,Unicode,gbk}{不同色香味的月饼}
可是做了一冰箱月饼之后,发现还剩一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想着怎么去临时存储而且下一步该如何再使用工具加工、或者交给下一位做月饼的加工啊!
注意这里的用途是:临时存储、中间加工、传递
{BASE64,URLCODE,Unicode,摩斯编码…}{一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
我做月饼不是为了观看啊,我是为了吃啊!月饼入肚我们发现它被消化了,消化成原始的葡萄糖、水、氨基酸。
注意这里的用途是:使用
绝大多数人烦恼编码,是因为中间编码。
以python为例,python内部使用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其他编码要通过Unicode作为中间编码进行转换。
中间编码令人烦恼的原因就是中间编码实在太多了,除了计算机可以记着、认出,人根本完成不了辨识。
二、吐槽
对于程序员来说,加班是常态。程序员的中秋有月饼,也有代码要敲,有bug要改。当你回着微信信息、浏览朋友圈、刷新微博热搜榜、听着音乐软件的歌曲、和小伙伴们集体开黑时,背后可能有一群程序员在加班加点,用代码守候着你的小确幸。
在程序员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懂程序的,另一种是不懂的。
?? 无时无刻在敲代码
?? 买一件格子衬衫送给自己当中秋礼物
?? 头顶比八月十五的月亮还亮
其实都错了,程序员哪能这么简单的过中秋呢,作为一个挣得了高薪,吃得了泡面的程序员,不但能行云流水的写代码
还可以低头写代码之余吟诗一首:
运行结果:
明月几时有,把饼问青天。
不知饼中何馅,今日是榴莲。
祝大家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双节快乐!
三、祝福
程序员的节日真的不简单,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故事。希望你的故事里永远不会有Bu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