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配置管理(二)配置管理角色与过程

文章目录

  • 一、配置管理角色及职责
    • 项目经理(PM)
    • 配置控制委员会(CCB)
    • 配置管理员(CMO)
    • 系统集成员(SIO)
    • 开发人员(DEV)
  • 二、配置管理基本流程
    • 计划阶段
    • 开发和维护阶段
  • 三、软件配置管理七项基本活动
    • 1.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 2.识别和标志配置项
    • 3.搭建配置管理环境
    • 4.配置项的版本控制
    • 5.基线变更管理
    • 7.配置状态统计

一、配置管理角色及职责

项目经理(PM)

项目经理是整个软件研发活动的负责人,根据CCB的建议批准配置管理的各项活动并控制活动进程。

配置控制委员会(CCB)

负责指导和控制配置管理的各项具体活动的进行,为PM的决策提供建议。

配置管理员(CMO)

根据配置管理计划执行各项管理任务,定期向CCB提交 告。

系统集成员(SIO)

负责生成管理项目的内部和外部发布版本。

开发人员(DEV)

根据软件配置管理计划,使用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来完成项目的开发任务。

二、配置管理基本流程

从软件配置管理角度来看,一个软件研发项目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计划阶段、开发和维护阶段。

计划阶段

在项目设立之初,指定整个项目的计划,是项目研发活动的基础。在有了总体研发计划后,软件配置管理的活动就可以展开了。
流程:

  1. PM和CCB确定里程碑和开发策略。

开发和维护阶段

是项目研发的主要阶段。在此阶段中,软件配置管理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彼此独立又有机联系的层面:

  1. 由CMO完成管理和维护工作。
  2. 有SIO和DEV具体执行软件配置管理策略。
  3. 1.制定配置管理计划

    2.识别和标志配置项

    将软件项目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工作产品定义为配置项(SCI);
    为每一个配置项分配唯一的标志;
    建立配置项间的对应关系。
    两类配置项

    • 基本配置项
      软件开发者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所创建的基本工作单元。
    • 集成配置项
      基本配置项或其他集成配置项的集合。
      如,集成配置项“设计规格说明”中包含“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基本配置项。

    3.搭建配置管理环境

    配置管理环境是用于进行软件配置管理的系统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配置管理库
    配置库储存SCI、修改请求、变化记录等信息,并提供版本控制;
    不同开发人员会被分配不同的权限;
    一般使用配置管理工具建立配置库,配置库中,文件的更改是受控的。

    4.配置项的版本控制

    配置库的检入检出版本控制机制解决了软件开发中的访问控制并行控制问题。

    • 访问控制:保证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修改配置项。
    • 并行控制:保证不同人员同时对某配置项的修改不会互相覆盖。

    5.基线变更管理

    7.配置状态统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