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体架构
单体架构比较初级,典型的三级架构,前端(Web/手机端)+中间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这是一种典型的Java Spring mvc应用。其架构图如下所示:
-
降低了耦合度:把模块拆分,使用接口通信,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
-
责任清晰:把项目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不同的团队负责不同的子项目。
-
扩展方便:增加功能时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子项目,调用其他系统的接口就可以。
-
部署方便:可以灵活的进行分布式部署。
-
提高代码的复用性:比如service层,如果不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架构就会在手机商城、微信商城、pc、android、ios每个端都要写一个service层逻辑,开发量大,难以维护,一起升级,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分布式rest服务方式,公用一个service层。
缺点 : 系统之间的交互要使用远程通信,接口开发增大工作量,但是利大于弊。
三、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主要是中间层分解,将系统拆分成很多小应用(微服务),微服务可以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在相同的服务器不同的容器上。当应用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单应用的负载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应用,其代表框架有Spring cloud、Dubbo等。 其架构图如下所示:

特点:
- 易于开发和维护: 一个微服务只会关注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所以它业务清晰、代码量较少。 开发和维护单个微服务相对简单。而整个应用是由若干个微服务构建而成的,所以整个应用也会被维持在一个可控状态。
- 单个微服务启动较快: 单个微服务代码量较少, 所以启动会比较快。
- 局部修改容易部署: 单体应用只要有修改,就得重新部署整个应用,微服务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一般来说,对某个微服务进行修改,只需要重新部署这个服务即可。
- 技术栈不受限:在微服务架构中,可以结合项目业务及团队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技术栈。例如某些服务可使用关系型数据库MySQL;某些微服务有图形计算的需求,可以使用Neo4j;甚至可根据需要,部分微服务使用Java开发,部分微服务使用Node.js开发。
微服务虽然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但它并不是免费的午餐,使用它是有代价的。使用微服务架构面临的挑战。
- 运维要求较高:更多的服务意味着更多的运维投入。在单体架构中,只需要保证一个应用的正常运行。而在微服务中,需要保证几十甚至几百个服务服务的正常运行与协作,这给运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 分布式固有的复杂性:使用微服务构建的是分布式系统。对于一个分布式系统,系统容错、 络延迟、分布式事务等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 接口调整成本高:微服务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如果修改某一个微服务的API,可能所有使用了该接口的微服务都需要做调整。
- 重复劳动:很多服务可能都会使用到相同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并没有达到分解为一个微服务的程度,这个时候,可能各个服务都会开发这一功能,从而导致代码重复。尽管可以使用共享库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将这个功能封装成公共组件,需要该功能的微服务引用该组件),但共享库在多语言环境下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364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