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制造问题的微软答案

                                                      ——《微软的秘密》读后感

        

 

 

 

        年前就看完了《微软的秘密》,总想着该写些东西。我给自己立了条规矩:每看一本书,一定要写篇读后感。我发觉这样做挺好好处的:一是促使自己慎重地选择要看的书;二是真正让自己认识从书中收获了什么。可能你要问:读后感要写些什么:什么都可以写啊!比如书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对你的工作生活有启发意义,书中哪些观点是你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等等。

 

 

        作为一个研发人员,我最感兴趣的是微软是如何组织和开展研发流程。书中的第5章内容就很好揭示微软的开发流程,其精髓在于是:所有的工作都平行开展,并经常进行同步。这样做我觉得的最大的好处在于人尽其用。这样合理的开发流程使我想起北宋的丁谓的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和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确实,微软在设计其开发流程上有一个全局统筹的思想。国内多数企业或许没有微软规划齐全的部门,但其统筹安排的思想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看了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发现微软的把项目划分为多个里程碑的做法已经得到了本土化改造。

 

        微软的产品是不是从一开始就质量很高呢不然,坊间有个笑话:微软的产品,只有到第三版才能使用。那么有一个问题是:微软的产品是如何完善起来的给出的答案是:微软的支持哲学强调,每一次客户支持的接触活动都是改进产品设计的一个机会——相应地,他们会用更易用、更少需要求助于产品支持组织的产品来回 客户。毫无疑问,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产品质量越高客户群越多,客户越多获得反馈越多,反馈越多反过来越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这也是国内企业值得学习的一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2月8日
下一篇 2015年2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