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类型与类型检验
编程语言中的数据类型
- 变量:用特定数据类型定义,可存储满足类型约束的值
- 类型:类型是一组值,以及可以对这些值执行的操作。其中分为基本数据类型与对象数据类型
Primitives | Object Reference Types |
---|---|
int, long, byte, short, char, float, double, boolean | Classes, interfaces, arrays, enums, annotations |
只有值,没有ID (与其他值无法区分) | 既有ID,也有值 |
不可变的 | 可变/不可变 |
在栈中分配内存 | 在堆中分配内存 |
无法实现表达的统一 | 表达式与泛型的统一 |
代价低 | 代价昂贵 |
静态与动态数据类型检查
- Java中的类型转换与C语言类似,此处不过多赘述
- Java是一种静态类型的语言。 静态类型语言在所有变量的类型在编译时(程序运行之前)是已知的,因此编译器也可以推导出所有表达式的类型。
- 如果将a和b声明为int,则编译器得出的结论是a + b也是int。(实际上,Eclipse环境是在编写代码时执行此操作的,在键入时就能发现许多错误。)
静态检查:
在程序运行之前会自动发现该错误
比如:语法错误、类名/函数名错误、参数数目错误、参数类型错误、返回值类型错误
静态类型检查:可在编译阶段发现错误,避免了将错误带入到运行阶段,可提高程序正确性/健壮性
静态检查:关于“类型”的检查,不考虑值
动态检查:
执行代码后会自动发现错误
比如:非法的参数值、非法的返回值、 越界、空指针
动态检查:关于“值”的检查
注意: 静态类型检查 >> 动态 >> 无检查
可变性和不变性
改变一个变量:将该变量指向另一个值的存储空间
改变一个变量的值:将 该变量当前指向的值的存储空间中写入一个新的值。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变化是“罪恶”,但程序不能没有变化 ;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变化,以避免副作用
不变性
不变性:重要设计原则 ?
不变数据类型:一旦被创建,其值不能改变 ? 如果是引用类型,也可以是不 变的:一旦确定其指向的对象,不能再被改变
在Java中,要使引用不可变,可以使用关键字final进行声明。但是如果编译器无法确定final变量不会改变,就提示错误,这也是静态类型检查的一部分。所以,尽量使用 final变量作为方法的输入参数、作为局部变量,这表明了程序员的一种“设计决策”
注意:
- final类无法派生 子类
- final变量无法改变值/引用
- final方法 无法被子类重写
- 不变对象:一旦被创建,始终指向同一个值/引用
可变对象:拥有方法可以修改自己的值/引用
String是一个典型的不可变类
String对象始终表示相同的字符串。 ?
由于String是不可变的,因此一旦创建,String对象始终具有相同的值。
比如要在String的末尾添加一些内容,必须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concat)
但是与之相对的StringBuilder却是可变的
二者的区别
不可变类型更“安全”, 在其他质量指标上表现更好 但是使用不可变类型,对其频繁修改会产生大量的临时拷贝(需要垃圾回收) ;并且可变类型最少化拷贝以提高效率 ,获得更好的性能 ,也适合于在多个模块之间共享数据
复杂的数据类型:数组和集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迭代器的问题:
例如需要遍历来删除list、set或map中元素的时候,如果不适用Iterator,很容易出现在删除漏掉元素或者越界的问题
实用的不可变类型
- 基本类型及其封装对象类型都是不可变的
- Java集合类型的常规实现(列表,集合,映射)都是可变的:ArrayList,HashMap等。
- Java集合类提供了一个折衷方案:不可变的包装器。这种包装器得到的结果是不可变的:只能看,但是这种“不可变”是在运行阶段获得的,编译阶段 无法据此进行静态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