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m汇编实现贪吃蛇


title: nasm汇编实现贪吃蛇
date: 2019-12-20 18:43:10


文章目录

    • 0. 前言
    • 1. 需求分析
    • 2. 数据结构设计
    • 3. 程序流程架构
    • 4. 难点分析
    • 5. 具体实现
    • 6. 心得

0. 前言

出于汇编语言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由nasm汇编语言编写的贪吃蛇程序,可在“裸机”上运行。

详细代码见github。

1. 需求分析

  • 一个正常的贪吃蛇程序
  • 由nasm汇编语言编写
  • 在“裸机”上单独运行,或由自创加载器加载运行

2. 数据结构设计

需要设定的全局变量如下:

  • : 蛇身,由N个结点组成(由于纯汇编只有静态数组,所以必须固定蛇身长度的上限进行内存分配)。每个结点4字节,包含的数据如下:

    • 结点位置:
      • 行 ,1字节
      • 列 ,1字节
    • 方向,1字节
    • 图案,1字节
  • : 蛇长度,4字节

  • : 方向,1字节

  • : 蛇前进速度,1字节

  • : 果子位置,2字节:

    • 行 ,1字节
    • 列 ,1字节
  • : 分数,4字节

  • : 各类提示信息,字符串形式

  • : 游戏是否结束,1字节

全局常量如下:

  • : 蛇身最大长度
  • : 蛇头图案
  • : 蛇身结点图案

3. 程序流程架构

在贪吃蛇程序中,应该包含两个“线程”,线程A负责等待用户按键,线程B负责 snake 的前进、检查、更新等操作。

两个线程不受另一方影响,比如线程A在等待用户按键而停滞时,线程B会让 snake 不断前进。

那么问题来了,汇编怎么实现多线程呢p>

其实,我们平时遇见的多线程(多进程),本质上是快速交替运行的程序。而在某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程序在CPU运行,但由于快速(毫秒级)交替运行,所以我们看起来像是同时运行的。究其本质,是由操作系统根据一个定时器中断,每过一会儿(毫秒)就帮我们切换运行程序,从而营造出来的假象。(不考虑多CPU)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定时器中断。首先,它并不是由操作系统提供,而是由硬件产生,所以在没有操作系统的“裸机”上,也能实现多线程/进程。

综上所述,我们只需要将线程B交给定时器中断调用,而线程A由自己运行,那么就可以实现两者同时运行、互不影响。

在下述流程中,即线程A,即线程B。

自顶向下设计,不考虑子函数的实现细节。

4. 难点分析

  • 定时器,定时移动snake
  • 生成随机数

解决方案:

  • 定时器中断,每过55ms就会被触发一次。在中断程序中,会调用中断,而原本的程序只包含一条返回语句。所以,只需重写中断程序,即可实现定时器功能。

  • 获取随机数:

5. 具体实现

代码见github。

由于生成的贪吃蛇二进制程序超过512字节,不能单独做为程序,所以需要由加载器加载,方能运行。

加载器代码见dou-loader。

运行截图如下:

键开始:

6. 心得

项目总结:

  • 贪吃蛇程序的分析——2小时
  • 编写贪吃蛇程序——8小时
  • 代码行数——580

此次项目的完成进度超出预算,其原因如下:

  • 前期基础准备,加载器、时钟中断、键盘中断、IO中断等程序的编写,充分锻炼了汇编代码编写能力。
  • 编码前的项目程序分析十分关键,这使得编码有目的、有依据,而不是凭空想象。其实,这就是软件工程的作用之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难点解决等。
  • 相对完善、便于理解的注释,一手编码一手注释,很关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