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备领域耕耘了多年的英方软件,于2015年祭出“云灾备”的杀手锏,为更多人所知。他最初推出云灾备服务时,灾备行业一些公认的领导者还在按兵不动。正是凭借概念、技术或商业模式上的“一招鲜”,许多创业公司才能在传统市场的夹缝中开辟出一条新路。当时的英方软件就是这样一家典型的“小而美”的创业企业。
2016年,笔者第二次参加了英方的媒体沟通会,会上他们发布了一本灾备行业白皮书。英方软件当时给笔者最突出的印象是:他和阿里云等一些快速发展的云平台有非常好的合作,这让他的云灾备有的放矢;除了软件,英方软件还有外观漂亮、精巧便携的“硬件”,方便本地用户灾备上云;最让英方软件感到自豪的是,他拥有可以媲美国际大厂的数据复制技术,这也是英方软件的立足之本。
核心是数据复制,技术落地的“一招鲜”就是云灾备。这既能凸显英方软件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又符合云计算发展的大势。英方软件乘云而来。大量实践证明,很多创业公司难逃“跟风”的命运,当“风口”在的时候,还能一帆风顺,但在“风口”过去后,由于能够保证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技术、专注力和扩展性缺失,使得某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创业公司最终从先驱变成了先烈。
不可否认,云灾备成就了小而美的英方软件。不过,灾备只是数据复制技术的一种应用和体现。《三命通会》中有云:飞龙离天,随云入渊;潜龙在渊,随云上天。从灾备到数据安全,再到数据复制,英方软件更加专注于软件本身,专注于软核心、硬科技,也希望未来有更大可以施展的空间。
如果从2009年6月公司北京研发团队成立算起,英方软件已经在行业立足十年。都说“十年磨一剑”,十年后的今天,英方软件这柄宝剑不仅更加锋利了,而且变得更加厚重。
生态即渠道
理念、技术与市场,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缺一不可,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企业就更为关键。在“小而美”的阶段,英方软件得益于云计算的快速兴起,不断夯实以数据复制为代表的技术基础,在今天走向更广阔的数据管理领域的时候,市场和销售能力则成为一个严峻的考验。
如何实现增长企业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建立完善的渠道体系,拓展市场覆盖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云计算时代对厂商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生态。云计算本身就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没有一个厂商能够仅凭单打独斗就可以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所以必须找准自己在生态中的地位,然后最大程度地联合生态中的各类合作伙伴,才能为客户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
建立生态并不是那些所谓的大厂商的专利,所有厂商,无论规模大小,也无论处于生态链中的什么位置,都在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态圈的同时,也融入到其他大大小小的生态中。
作为一家软件厂商,英方软件首先就要抱着开放的心态,主动“被集成”,融入到各类相关的解决方案中;在渠道层面,无论是像华为这样的IT厂商,还是像AWS、阿里云这样的云服务商,都是英方软件最好的渠道通路;英方软件还与像Infortrend这样的硬件厂商合作,基于产品的互补性,打造新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另外,英方软件自己的渠道体系也在不断打磨之中,依托于全国9个大区,在进行区域深耕的同时,还将区域与行业结合,以用户为导向,不断完善代理商体系。
9月18-20日,2019年华为全联接大会将在上海举行。作为华为生态圈中的一员,英方软件今年将连续第四次参会,将展示AI时代下的数据可能,以及基于数据复制与管理技术的数据安全、灾备、业务连续性和数据治理四大板块。
这一次,你可以清楚地看见英方软件的变与不变。
编后记
无论是小而美,还是大而全,只要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就能保证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作为旁观者,笔者可以说见证了英方软件最重要的成长阶段。说实在的,英方软件的成长速度有些超出了笔者当初的预期。英方软件不仅抓住了“灾备”这一刚性需求,而且善于求变,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与“数据”这一智能时代的核心无缝结合,实现了可持续增长。
都说得数据者得天下。今天,无论是后端的IT基础架构,还是前端的各类应用,特别是AI应用,无不以数据为基础。说到底,灾备的核心也是数据。从灾备到数据管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英方软件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是看得最清、走得最坚定的其中一个。
围绕数据做文章,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但是能不能做得到能做得好实践来检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云 云 小编微信:Taogebj 联系邮箱:15327768@qq.com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