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黑眼中,苹果一直都是特殊的存在。苹果的硬件产品与软件系统,在性能与体验上总是那样与众不同。然而小黑万万没想到,苹果的产品有一天也会被大家弃如敝履。
去年 WWDC 苹果开发者大会,库克公布了全新的 iOS14 系统细节,除了改变巨大的隐私保护功能,最为人关注的就是苹果版小程序——“App clips”。
▲ “App clips”
在随后半年里,“App clips”吸引了无数数码爱好者的目光,大家都在挖掘它的各项功能,试图感受一下全新产品的魅力。大家伙等呀等,终于在半年后等到“App clips”正式发布,也等到了它全新的中文官方名称“轻 App”。
▲ 新名字“轻 App”
顶着无数数码极客的期待,苹果“轻 App”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正式发布大半年,市场没有掀起半点水花。小伙伴们可以回想一下,有多少人最近半年使用苹果“轻 App” 超过五次?
“轻 App”遇冷,线上线下一码难求
苹果“轻 App”属于轻应用的一种,从设计风格上与微信小程序类似。用过小程序的小伙伴都知道,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用完即走,不占用手机存储空间。
“轻 App”的设计理念与小程序类似,它是App 的轻巧版,可以让我们不用下载 App 就可以快速使用功能。在“轻 App”刚刚推出的时候,苹果曾经晒出大量使用场景,比如租借共享单车、付停车费、快速点餐等等。
在使用便捷度上,“轻 App”在小程序的基础上还做了升级。小程序大家都知道,需要使用微信扫码或者直接在微信上搜索使用。“轻 App”则不同,它除了与小程序类似的扫码使用,还增加了 NFC 标签、 Safari 浏览器、“地图”和“信息”等渠道。
“轻 App”集成了 NFC 功能,只要将 iPhone 手机靠在NFC 标签上,就能立马获取一款“轻 App”。至于 Safari 浏览器、“地图”和“信息”,它们的使用逻辑如出一辙,都是通过轻 App 链接传播。日常使用中,我们可以像分享 页链接与淘宝链接一样,向小伙伴们分享好用的“轻 App”。
从设计者角度,“轻 App”考虑到线上线下传播途径,扫码、NFC 标签、链接等渠道全部支持。按理说,“轻 App”即使做不到火爆全球,也可以在轻应用市场中分一杯羹,成为市场搅局者。
可惜,现实比理想残酷多了。在推出大半年之后,“轻 App”在国内的推广状况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惨不忍睹”。在生活中,找不到“轻 App” 存在痕迹,不要说“轻 App”NFC 标签,就连“轻 App”码也难寻踪迹。苹果畅想的扫码使用共享单车场景完全成为幻想,小黑在线下多个城市体验了哈罗单车、美团单车与青桔单车,并没有一家支持苹果“轻 App”。
线下遇冷也就罢了,在线上“轻 App”也是一码难求。小黑想要体验一下“轻 App”,结果找了好几天,除了发布之初的严选轻 App、Moon FM 轻 App,再也找不到新的“轻 App”。整个中文互联 世界,“轻 App”好似从未出现过。
体验对比,“轻 App”被完爆
小黑相信,凡是有因必有果。“轻 App”遇冷,原因肯定不简单。为了找出“轻 App”无人问津的原因,小黑决定亲自试一试。试验的对象,自然是苹果亲密的合作伙伴 易严选。
作为“轻 App”最早一批开发者, 易严选团队在去年 7 月便开始功能调研,9 月 7 日就向苹果官方提交 Testflight 资源包及演示素材、确认版权、商品页等申请推荐材料。在国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款“轻 App”可以与严选媲美。
易严选在国内知名度不低,可小黑为了找到严选“轻 App”还是颇费苦心。在严选官 、App 等处,根本就没有严选“轻 App”二维码,小黑还是从某科技 站文章中才找到入口。
打开苹果原相机,识别严选“轻 App”二维码,手机上方自动弹出窗口,点击即可进入严选“轻 App”。轻、快、简单,在拥有二维码的前提下,“轻 App”确实可以做到以上几点。
进入严选“轻 App”之后,小黑并没有看到设想中的首页栏,显示在屏幕上的直接是一款新疆棉四件套。用户评价、详情、更多推荐,体验上严选“轻 App”与原生App 几乎没有区别。正如“轻 App”本名 App clips 的含义剪切一样,严选“轻 App”就是将原生 App 的一部分剪切下来,以二维码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选择型 、寻找尺码,体验上严选“轻 App”确实很棒。可没过多久,小黑就发现了产品的局限性,这款“轻 App”无法回到首页。小黑翻遍了整个页面,也找不到首页按钮。这意味着小黑始终只能查看一款产品,跳转页面也有更多推荐一种渠道。
▲ 功能单一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小黑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逛 上商城的思维都一样,搜索产品、仔细比对。可严选“轻 App”功能太少,除了四件套这一类产品,根本无法在该平台找到其他产品。某种程度上,严选“轻 App”甚至不能说是一款轻应用,它只是将一个 页进行包装,再以二维码、NFC 标签的形式分享出去。
打开 易严选微信小程序,对比严选“轻 App”,可以轻易发现两者的差别。严选小程序可以说是一款迷你版商城,搜索栏、分类、优惠活动应有尽有。相比之下,严选“轻 App”功能简直少得可怜。
此外,“轻 App”属于苹果官方推出的产品,目前只支持 Apple Pay,在严选“轻 App”上购物无法通过支付宝、微信付款。像小黑这种,并没有开通 Apple Pay 服务的用户来说,严选“轻 App”显然有些鸡肋。
安卓的方案:快应用
对比小程序,“轻 App”输得一败涂地。那么“轻 App”该如何改动呢?安卓手机选择的方案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在安卓阵营,有一个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组建的快应用联盟,包括华为、小米、vivo、oppo等公司,几乎所有的国产手机厂商都参与其中。
快应用是什么?它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通俗的说,它可以理解为手机厂商版小程序。小程序的开发工具、接口标准由腾讯制定,快应用的开发工具、接口标准由快应用联盟制定。
与小程序、“轻 App”类似,快应用也不用安装,直接打开就能使用。不过安卓厂商并没有限制快应用露出场景,反而大肆宣传。以华为应用商店为例,在首页设有单独的“快应用”栏目。点开之后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种快应用。比如菜鸟、科学计算器、微博、顺丰速运等等,将其添加到屏幕首页,使用起来与原生App 没什么区别。
▲ 快应用
从快应用上可以看出,其定位为免下载版应用,保留主要功能,呈现在应用商城中,虽然免不了抢占一些原生App 市场份额,但是给用户带来的体验非常棒。反观“轻 App”,功能简陋单一、无法添加到屏幕首页、找不到入口,基本上算是“三无产品”,难怪推出大半年毫无声响。
苹果推出“轻 App”,其核心为提供部分功能,继而为原生App 引流。而小程序与快应用,推出初衷为提供更加简便的应用。从出发点考量,苹果就落了下风,“轻 App”无人问津也情有可原。小黑觉得,“轻 App”若是继续维持现状,必然会像今天一样,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苹果如果想要在轻应用时代有所作为,“轻 App”必须做出改变。
再过一个多月,苹果 WWDC 2021 就要召开,小黑期盼苹果能对“轻 App”大幅修改,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功能更全、入口更多、种类更多的“轻 App”!
图源:苹果、谷歌、pixabay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