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设计运用RUP4+1视图方法进行设计。
4+1架构视图模型是1995年Philippe kruch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的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文。
主要包括的架构视图如下:
场景视图:也叫用例视图,描述用户的业务场景,从用户的角度识别出业务需求,它是架构设计的起点和终点。
或者
开发视图:描述系统并发和同步方面的设计,主要保证了开发期软件质量的属性(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易理解性、易测试性),开发视图关注程序包,不仅包括开发的源代码,还包括第三方的SDK和现成的架构、类库以及开发的系统运行在其上的系统软件或中间件,开发视图和逻辑视图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比如,逻辑层一般会映射到多个程序包。
开发视图如何画p>
答:开发视图结合逻辑视图,更进一步的从分层的层面到层中程序包与程序包的交互调用关系来体现,例如:控制层为stucts,逻辑层使用Spring,数据层使用Hibernate
物理视图:描述软件如何映射到硬件,反应系统如何分布方面的设计,主要是关注目标程序及依赖的运行库和系统软件如何的安装和部署到物理机器,以及如何部署机器和 络来配合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等要求。
物理视图如何画p>
答:物理视图从物理机器所承载的目标系统软件表现为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访问关系。如下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