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研发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几年前,随着粗放式增长的红利见顶,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内的高频词汇;近两年在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更是成为不得不重视的议题。美团亦将系统性的降本增效作为 2022 年度的三个关键命题之一。
软件研发团队作为许多科技企业的成本中心,同样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来降本增效。过去高速成长期用不着关注、来不及关注的低效点,如今都已是不能承受之重。
研发团队如何在精打细算的同时,依然高效率、高质量、可靠且可持续地交付价值,支持业务侧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效能这一概念由此开始进入许多先进组织的视野。
而效能度量,是获取认知、明确提效方向的第一步。
02 研发效能度量的底层逻辑
从 2019 年推出研发效能分析平台以来,思码逸帮助众多研发团队构建起效能度量体系,服务于科学的研发管理与工程改进,也与客户、行业专家们一同沉淀了许多效能实践经验和思考。(??点击查看往期 DevData Talks)
目标阐述了组织对研发效能的信息需要,包含四个要素:
- 对象:研发的过程(Process)、产物(Product)和资源(Resource)中的一种;每种对象都可能存在层级结构
- 维度:目标聚焦的角度或对象的属性。参考《软件研发效能度量规范》对认知域的划分,速度、质量、价值、成本、能力都是维度
- 目的:了解(Understanding)、评价(Evaluation)、改进(Improvement)、控制(Control)和预测(Prediction)中的一种或多种
- 如何定义人力负载的合理区间li>
- 如何定义关键事务li>
- 项目划分为哪几个阶段阶段人力投入的典型特征是li>
- 项目划分为哪几个类型li>
指标
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多个指标共同回答,这里可以采用技巧:先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假设,然后思考要充分可靠地证实或证伪这个假设,最关键的是哪些指标,还需要哪些指标做支撑,哪些指标作为制衡。
接着前面项目人力成本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但不限于)几个指标:
总结
GQM 方法解决了从需求到度量体系的问题,然后呢了数据和分析结论,研发效能就能自动提升吗不是。
接下来,我们会推出另一篇内容,介绍影响图在研发效能中的应用。影响图是用于支持决策的概率模型(扩展的贝叶斯 络),可连接指标与决策,解决度量后如何分析根因、如何做出最优的改进决策的问题。

——结束——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关于研发效能的内容,可查看思码逸 站获取;
思码逸 Merico 研发效能分析平台,致力于帮助研发团队解决研发效率、研发质量和人才发展三大痛点,提升研发效率与软件工程质量;
如果您想要与思码逸团队交流,欢迎留言交流,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