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诚四十年未有之变局。
如果将芯片比作人的心脏,操作系统就是人的大脑,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鸿蒙的应用进度,市场分外关注。
去年,华为曾称2020年鸿蒙2.0应用于国产PC、手表/手环和车机,2021年鸿蒙OS3.0将用于音箱和耳机,2022年有望应用于VR设备上。
但在此次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2020年12月将发布手机版本,明年华为智能手机将全面升级支持鸿蒙2.0。
但搭载鸿蒙系统的华为手机仍未有明确的诞生时间。目前华为手机搭载的,仍是基于安卓系统的EMUI。此次华为对EMUI进行了更新,还发布了基于EMUI的多屏互动方案,最新版本也将在包括P40的10款机型中搭载。
根据余承东所说,鸿蒙2.0把华为的核心技术开放给生态合作伙伴,包括世界一流的通信传输能力、AR能力、隐私保护能力、AI能力、全球化 络。在这些能力加持之下,开发者可以使设备更加智能。
最新数据显示,鸿蒙生态已聚集180万开发者,集成9.6万个应用,拥有活跃用户4.9亿,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
华为鸿蒙之所以选择开源、开放能力,背后是手机操作系统的垄断格局,安卓生态难以撼动。
目前,在主流消费电子领域,不论是手机(安卓和IOS)、服务器(欧拉、win、lunix),还是电脑(win、macOS),操作系统都处于国外厂商垄断状态,与国产厂商差距巨大。只有在物联 还有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领域,华为、阿里、小米的操作系统才现出身影。
与芯片不同,操作系统作为全 会信息化的底层技术,在这个江湖上,并不是拼技术、拼资金、拼研发,而是拼生态和用户习惯。
操作系统的生态链非常长,对上是应用开发者,对下是各种芯片、驱动等外设。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并不难,难在建设生态和培育用户习惯。
历史上,微软的windowsphone、三星的Tizen和阿里的云OS,都曾尝试挑战安卓在操作系统的霸主,但无一成功。安卓在全球强大的应用生态让硬件厂商无法摆脱。
一旦成功培育生态,操作系统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基本上就是“躺赚”。比如通过贩卖许可证收费,售价数十美元甚至上百美元。谷歌虽然将安卓系统开源并免费,但依然可以通过附带的GMS收费,比如提供云服务和通过软件商店分成。
也就是说,鸿蒙系统一旦普及,将带动华为的云服务、企业 服务等其他业务。
但与此同时,操作系统特殊的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决定了,与海思芯片一研发成功便用于华为手机不同,鸿蒙系统的推广必须非常谨慎,其推进策略也成为市场的关注点之一。
为此,华为在推动鸿蒙系统时,对应用内购买减少提成比例,并给开发者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吸引开发者为其开发应用App。
同时,在小范围内试错,以“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推广:在物联 、工业应用等领域进行小范围推广,充分试错、测试、打磨,同时不直接与安卓对抗。
市场也有观点猜测,鸿蒙系统或许优先在低端手机和华为电脑使用,培养使用习惯和产业链。当然,华为曾明确表示,鸿蒙完全达到具备商用的程度了,随时都可以出鸿蒙系统的手机,但一个开放的安卓系统和生态依然是首选。
安卓作为全球第一大手机操作系统,当年也是用开源的方式花了三四年时间才渗透了塞班用户。因此,华为选择了其他智能设备作为突破的方向,5G时代万物互联给鸿蒙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承载弯道超车的目标
“每年都是它来了它来了,但每次都是一点点”,在提到物联 时,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调侃道。
早在2012年,华为推出了针对物联 市场的轻型操作系统:LiteOS;2017年,在其基础上,鸿蒙系统研发展开;2019年,鸿蒙OS1.0版本发布并落地于智慧屏。
华为曾说,鸿蒙系统是为物联 而生的。在二十多年发展后,物联 依然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最新的数据,在华为的智能家居平台“HiLink”上,“智能生活”APP已装机4亿;支持超过120个品类;APP每天请求次数超过10.8亿次。
但邵洋认为,这还不够好。物联 还存在着连接识别难度高、交互差、生态碎片化等问题——物联 设备不仅品类繁多、厂商繁多,操作系统也有数十种之多。
事实证明,造个灯泡很简单,难的是打造一个统一的、全场景的操作系统和生态。当前物联 领域的底层操作系统仍以安卓为主,但鸿蒙系统更加适合未来物联 场景。
因为物联 终端众多且要求快速响应,相对于IOS系统和安卓系统,鸿蒙系统的优势在于既能满足多终端对接又能在速度上优于安卓。
在有了现成的鸿蒙系统后,华为的物联 任务便是争取到更多的智能硬件厂商,吸引他们到鸿蒙生态来。
在此次发布会上,邵洋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iLink”的一些功能升级,还对生态合作伙伴——智能设备厂商抛出了多枚橄榄枝。
邵洋表示,只要产品符合华为的标准,便可纳入“HiLink”生态。华为将将一部分线下渠道改造为HiLink生态店,帮助厂商触达7亿华为用户。
此外,HiLink还将进入传统的细分渠道,比如家居领域的居然之家,医药领域的国大药房等等。
“做产业的赋能者,不做行业的掠夺者”,邵洋表示。
对于家电领域,王成录表示,美的和九阳将很快发布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设备,如果你想按照菜谱做一道菜,可以将菜谱种的参数自动导入烤箱;邵洋也表示,已与海尔、格力等存量设备进行合作。
可以看出,鸿蒙系统和物联 互相促进:鸿蒙系统的多连接、跨设备特点一定程度解决物联 的痛点;而物联 规模的扩大也将助推鸿蒙系统的前进。
对智能硬件厂商来说,华为的优势在于通信能力、生态能力等,更在于其国产的特点。
随着物联 的普及,当用户和数据达到一定规模,从模组连接的阶段升级至数据分析阶段,由简单的智能水表转向智慧城市、智慧楼宇等发杂应用。当物联 数据成为 会运作的基础底层数据,鸿蒙就体现出了国产优势。
但在物联 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竞争难以避免。面对现有的多种标准和生态,智能设备厂商又会如何应对生战队的情况吗雄争霸还是大统一时间会给出答案。

后记:衷心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科学家和企业家攻克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产业化。
相关资源:诗词鉴赏大全软件-教育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