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西医结合高峰高地,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在新发展格局下,面向人民健康需求,构建中西医融合高质量发展新体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省内行业“龙头”承担的时代使命。

在刚刚发布的《2021届中医医院100强》名单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位列其中。同时,早在去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已与名单内稳居榜首的广东省中医院签署共建协议,开展紧密合作。

“西医做强大、中医做特色、中西融合求创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借梯登高做强做大西医。与同济医院建立战略协作,以马丁院士工作室为龙头,“科对科”精准帮扶、双向转诊,探索“部省属医院共建”湖北样板。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等一批全国中医名家在此建立工作室。汇集国内顶级资源,站在高位,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迅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锚定“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目标”,医院坚持守正创新,顺时而变,闯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稳健发展之路,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综合性医院。院党委书记邱海芳坚定地表示:医院处于最好也是最关键的发展时期,院党委将继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布局“一院五区”建设,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西医融合高质量发展新体系。

菱角湖畔的主院区中西医融合为病人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方案。

■ 九大名医工作室赋能

高水平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样板

1、石学敏院士名医工作室

2、张伯礼院士名医工作室

3、马丁院士名医工作室

4、岐黄学者长江学者楚天学者方邦江名医工作室

5、全国名老中医黄光英传承工作室

6、海涌名医工作室

7、叶永安名医工作室

8、张继先名医工作室

9、夏文广名医工作室

7月8日,“全国名老中医黄光英传承工作室”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这是该院继石学敏院士、张伯礼院士、马丁院士、“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等知名专家入驻以来的第九个名医工作室。

我国知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早期“西学中”的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黄光英教授欣然应允设立工作室。“我们共同搭建了一个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质量控制、学科建设和科研协作的共享平台。将共同探索中西医结合生殖疾病的区域协作和分级诊疗模式,也将共同推广中西医结合生殖专科疾病诊疗规范。”黄光英对本次合作满怀信心。

在此之前,“马丁院士名医工作室”已率先落户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马丁院士带来的,既有有形的团队和技术指导,更有无形的精神和文化力量。

时间回溯到2019年11月,“石学敏院士国医大师工作室”落户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石学敏教授是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石学敏院士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中心、神经外科等科室,现场教授他独创的“醒脑开窍针法”。

2020年武汉战疫中,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第一批定点医院,在张伯礼院士指导下,积极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中医药使用率达到96.39%;中医药参与治疗患者中,97%的患者治愈出院。医院随后还承担了由张伯礼院士团队领衔的国家科技部重大中医药课题项目。随后,“张伯礼院士名医工作室”也顺理成章地在医院成立。

2021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上,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宣布成立3个名医工作室,分别是:首届“岐黄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教授,长江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叶永安教授,脊柱外科知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成立仪式现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现场行拜师礼、奉拜师帖、立拜师志。

人民英雄张定宇授旗,“张继先健康到家工作队”成立。

此外,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己培养出来的以两位专家命名的“张继先名医工作室”“夏文广名医工作室”也纷纷赢得广大病患的好口碑。

截至2021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名医工作室为依托,开展“新华杏林”青年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安排1000万元设立人才专项基金,选拔优秀人才开展师承学习。

院党委书记邱海芳表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省内承担着引领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先行责任、融合创新培养新型人才的教育责任。在新发展格局中快速进入全国前列,是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达目标。

■ “一体两翼”强大支撑

高起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

与同济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两大国内顶尖综合医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插上”起飞、发展的“双翼”,促进医院在更高起点向建设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的目标加速迈进。

2021年7月30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启动“部省属医院共建战略协作试点”。双方将实行“科对科”精准帮扶。同济医院选派教授到医院担任科室技术主任,医院成熟专科加入同济医院各专科/专病医联体,进一步提升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双方还将建设转诊就医平台,畅通急危重症和康复患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济医院院长刘继红表示,同济医院将在科研、教学、临床、人才等方面,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深化全方位合作。以同济医院为依托双方联合积极申 和建设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项目。同时,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将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建设,在同济医院引领下,开展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康复等方面研究合作。

这是一次高效的合作。今年6月22日,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基地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6月29日,两家医院的肾病内科战略协作试点项目揭牌。

2021年12月23日,广东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员重返武汉,回访曾并肩作战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4日,两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揭牌。两院从人才管理、培养中医特色优势、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

广东省中医院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中医医院之一,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介绍,双方将积极探索技术协作医院服务模式、区域医疗合作、医疗资源共享、医疗技术输出、医院管理优化,共同致力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振兴中医药事业。

■ 向人民奔赴

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最快速度服务于民

党旗领航、党委掌舵,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发展格局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担着面向人民健康、探索中西医结合“中国方案”的时代责任。

20年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的“海虹服务中心”成为全省卫生系统品牌,向 会有偿诚聘 会监督员的“啄木鸟”工程引起行业不小的振动,“512人才工程”夯实了队伍。技术创新成为医院发展的源头活水。

作为省属医院,医院积极为省内群众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 。自2017年医联体成立至今,医院与鄂州、安陆、广水等40余家成员单位建立了紧密型技术协作体,与10家成员单位完成远程会诊平台对接;先后安排100余名专家,驻地任职院长、副院长、科主任,开展医联体帮扶工作,通过义诊、会诊、手术指导、继续教育,服务基层群众30余万人。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近年来,医院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主动发挥临床各科室职业所长,下沉 区送医送药,开展10个实事项目,惠及群众逾50万人。2021年在院党委积极发动组织下,由全院各科党员代表自发组成的“张继先健康到家工作队”走进 区、融入 格,将居民健康一管到家。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最难的就是“最后一公里”。党员医生不仅要解决病人的病痛,还要解决病人就医路上的障碍,要主动向人民奔赴。院党委书记邱海芳表示:“融入 格,为居民群众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全周期诊疗。将党员医生的党支部建在 区的 格里,建在人民群众的家门口,建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党员医生在院党委的组织、部署下,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专家 ”,实现从“群众跑”到“党员医生跑”再到“公立医院跑”。

据了解,院党委正在积极联动全省构建“党建联盟”,与武汉市周边、湖北省内二级甲等医院、基层医院打通,坚持每月专家下沉指导,开展面对面教专技、手把手带专科、心连心救病人,携手提升发展。

从小型职工医院到省内中西医结合领军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不懈的“自我革命”,不遗余力地积极创新,始终保持高速发展,以“向人民奔赴”的姿态,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将中西医高效融合,创建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是医院在院党委坚强领导下高质量发展的必达目标。

夯实省级三甲综合实力

高效建强中西医并重临床专科群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3年,最早是一家职工医院,1987年搬到菱角湖边。2000年12月管理体制变更,由原湖北省卫生厅直管,次年正式更名为湖北省新华医院。

2003年,当时的湖北省新华医院启动系列改革,大胆进行人事制度、管理模式、分配制度改革,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提出以脑科为龙头,实行“培养专家、发展专科、引进专技、探索专方、治疗专病”的兴院战略,打造湖北省脑科中心、湖北省体检中心、国家急性中毒化学湖北救治基地,这些专科品牌的打造探索出的新模式、新实践,为医院后续打造名医名科品牌阵容,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战略特色,起到了“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

2014年,湖北省新华医院正式更名为“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明确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医院通过引培中医药高端人才、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推动中医建设。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在积极完善“一院五区”功能布局。在本部建立院级、省级及国家级重点专(学)科群,打造中西医结合特色医疗救治和学科建设中心。江北院区打造职业病特色服务品牌,中山院区打造中西医结合康复服务品牌,汉兴二 区打造三甲医院直办 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品牌,梁子湖院区打造区域基本医疗和公卫体系品牌,在南湖院区打造残疾人医疗服务品牌。

医院现有国家重点专科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国家中部医疗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20个,初步形成了以脑病科、神经外科、骨伤科、康复科等学科为轴线的脑病学科群,和以职业病、化学中毒救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体检中心(治未病中心)等为轴线的公共卫生学科群,完善了急诊重症病房(EICU)、重症医学科(ICU)、神经重症病房(NICU)的急诊重症救治格局,学科影响力辐射中部5省。

■ 危重症与中毒急救

拥有全省唯一临床毒物检测实验室

危重症急救,是医院综合医疗实力的根本体现。急诊科与本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联合组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畅通绿色救治通道。据急诊医学科主任肖敏介绍,这里年急诊工作量突破3万人次,其中重症监护年均2000余人次,抢救4000余人次,年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

医生在现代化手术室完成各类复杂手术。

医院不断提升重症救治能力,急诊重症病房、重症医学科、神经重症病房、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形成强大的急诊重症救治阵容。

中毒救治是急诊医学科的重要特色,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湖北分基地,这里已经建成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ICU—毒物检验实验室体系,拥有湖北省唯一一家面对临床的毒物检测实验室,可在第一时间内对百余种毒物进行鉴定,迅速确诊。

急诊医学科以攻克疑难中毒和多器官功能损害为特色。急诊ICU目前已成功救治重症中毒患者超过百例,“科室执行国际先进的ICU早期康复理念,患者48小时内即可展开康复训练,早日回归 会。”

“强基层、补短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正积极打造一支由省市县三级医院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医师为主体的、以平战结合为理念的中毒救治队伍。

■ 胸外科

快速康复理念大大缩短住院时间

外科手术技术是评价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核心标准。医院胸外科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湖北省较早开展胸腔手术的老牌单位。该科胸腔镜微创手术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可开展各期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外科复杂微创手术。

2021年底,一位23岁的小伙发现胸前区肿瘤,3个月“疯长”13厘米,大部分胸骨被包绕,如不及时手术,胸腔内多器官将被累及。科主任朱冰通过三维重建软件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完整切除肿瘤,使用定制钛合金人工材料完美重建胸廓。

朱冰介绍,胸外科在省内较早开展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保留自主呼吸(Tubeless)胸腔镜手术、术前肺小结节软件三维重建,CT引导下Hook-wire肺小结节定位,胸腔镜解剖性肺段(亚肺段)切除手术,肺小结节微波消融术等手术。在这里,高龄不再成为手术障碍,今年6月,科室收治一位81岁食管癌患者,老人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病缠身、手术风险高。朱冰团队敢于挑战,实施了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经过积极治疗,术后患者顺利闯过感染关、心肺功能衰竭关、营养关……痊愈出院。

术后快速康复治疗(ERAS)是国际认同的围手术期管理全新理念。朱冰说,胸外科与康复科合作,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全面开展ERAS治疗,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热敷、八段锦等手段,术前帮助患者做好心肺储备确保手术安全,术后镇痛、排痰、提高心肺功能,将患者术后出院时间平均提前3—5天。

肾病内科

中西医一体化推迟患者透析时间

今年3月,一位28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脑病女性患者前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内科求治。患者合并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泌尿系统严重损伤,病情危重。肾病内科进行激素冲击、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内服外治”,一周后病情好转,从ICU病房转出,患者病程明显缩短,顺利出院。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10.8%,人数近1.32亿,其中约1.5%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肾病内科主任邹荣介绍,慢性肾脏病患者从初次就诊到终末期肾脏病的中位病程为5.8年,糖尿病肾病约4.0年,保守估计国内有超过300万人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入透析治疗或行肾移植。邹荣带领团队克难攻坚,研究中医辨证施治、内外治结合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方案。

慢性肾病患者往往合并免疫功能紊乱,犹如一个“功能失序的城市”,根据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中医治疗可发挥扶正固本、减毒增效的作用,双向调节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各种疾病导致的慢性肾损伤,通过补肾排毒,内外治结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患者各种毒素蓄积症状。肾病内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进展,每年肾功能下降速率减慢10%左右,推迟患者进入透析时间5—10年。

■ 肿瘤科

中西医结合显著提高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可显著提高疗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许树才这样说。该院肿瘤科是湖北省重点专科,引进全功能精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全数字智能放疗加速器平台——美国VARIAN直线加速器,可全面开展精准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同时中医也参与到肿瘤治疗全程。

肿瘤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精准放疗直线加速器。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肿瘤治疗“三板斧”。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挂牌“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基地”后,将与同济医院共建成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基地,同济医院安排专家每月定期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坐诊、疑难病例会诊、教学查房等,进一步提高诊疗基地的接诊能力。

肿瘤科广泛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许树才提出“养肝调肝、综合疗法贯穿于肿瘤治疗全过程”的理论,强调了中医对肿瘤康复发挥的作用。肿瘤科运用癌症三期辨证治疗肿瘤:早期解毒散结,中期扶正托毒,晚期是养肝补虚。

73岁的徐爷爷(化姓)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对化疗药物不耐受,在肿瘤科接受化疗的同时服用中药,身体状态恢复良好。一位46岁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降到极低升不上来,经中药干预,血小板恢复正常。许树才针对不同病情“一人一方”,主打药是黄芪、六味地黄丸等,是地道的平价方。

许树才介绍,肿瘤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改善症状、减毒增效、延长生存等方面疗效可喜;中医肿瘤康复工程满足了肿瘤患者对康复和养生的迫切需求。

■ 心内科

24小时绿色通道守护我们的心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急性心梗是其中的重要死因。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时间就是心肌”之说,如何敏锐抓取疾病信 准确施救,考验着一家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救治能力。

近日,一名53岁男性在聊天中胸部不适,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除血压偏高外,心电图、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未见明显异常,当患者打算回家时,心内科主任鲁锦国留住了他。住院当晚,患者突发心跳骤停,造影提示前降支闭塞。心内科介入团队迅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转危为安。

神经内科在病房中为耄耋之年的夫妻庆生。

作为湖北省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可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起搏器植入、大血管支架植入、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特别是24小时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绿色通道的开通,极大提高了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心内科长期坚持中西医联合查房,西医师都曾前往省中医药大学参与长期培训。”中西医结合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疗效。鲁锦国介绍说,将中药汤剂、中药定向透药、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运用到冠心病、心衰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的联合治疗中,弥补了西医的不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康复医学中心

“冬病夏治”特色受市民长年追捧

今年7月16日入伏,一年一度、广受群众欢迎的“冬病夏治”节即将开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独具特色的三伏贴,长年聚集着“一老一小”大批“粉丝”,且队伍年年壮大。近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作为领衔科室,携呼吸内科、骨科、儿科、妇科、老年病科、耳鼻喉科、肾病内科等多学科同步开展个性化精准敷贴诊疗活动。团队精准配方、精心炮制,将为市民奉上一场“冬病夏治”的“大餐”。

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广受欢迎。

“三伏贴+扶阳灸”是其中一大特色,康复医学中心张阳普主任介绍:三伏贴间隔期间,可予以艾灸疗法,增强阳气生发,增强三伏贴之效,达到祛湿通络、行气止痛、扶正固本之效。

“敷贴不能千人一方。”不少市民前来咨询自己该敷什么贴?张阳普解答:中医师将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辨证论治,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配伍,选穴及三伏贴药方因人而异,达到个体化治疗。

据了解,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自2007年开展冬病夏治疗法以来,截至今年连续举办第十五届冬病夏治活动,每年服务患者万余人次。针对咳嗽、哮喘、鼻炎、冻疮、风湿疼痛等疾病和广泛的亚健康人群均有很好效果。

回应市民呼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增加敷贴点,将在本院区(菱角湖路11 电话:85611027)、中山院区(中山大道755 电话:82816787)、南湖院区(文治街65 省残联康复医院15327330628)同步展开敷贴。

(文:罗兰 应述辉 王越 图:苗剑 应述辉 统筹:姚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7日

相关推荐

","name":"企业软件","url":"/author/jinwe2022"} }